小心,针孔伤口可致命

2015-05-30 10:48王淼
家庭百事通 2015年1期
关键词:伤口细菌消毒

王淼

在家庭生活中,小孩子调皮或丈夫修理家具时难免受伤,身为家庭主妇,你知道怎么正确处理伤口吗?要知道,曾有人因被海产刺伤而受到感染,有的要截肢,有的甚至不幸离世。一个小小的伤口,处理不当确实会带来严重后果。其实,不是打开的伤口才算是“伤口”,只要皮肤的完整性受到破坏,不能维持保持身体的正常功能,已算是伤口!

不要忽视小创口

在医学上,伤口的分类方法

甚多,例如从急救角度来看,会按创伤原因来分类,如割伤、撕裂伤(即撞击后皮肤不规则的破裂)、刺伤等;也有按最基本的定义分类,包括:“开放式”即打开见血肉的伤口,如擦伤、割伤;“关闭式”即皮肤没有破开,但皮下创伤出血,如撞伤、撞淤等。另一种分类与感染有关。皮肤是身体最外层的器官,担起保护身体的重任,皮肤被“打开”了,犹如身体大开中门,让外界的细菌病毒入侵。可导致感染的伤口,按程度来分类,例如,“清洁性伤口”在无菌状态下发生,例如外科手术时,所以,医生会在完成消毒程序后手术刀才落到患者的皮肤上;“污染性伤口”则是皮肤经损伤后破开,让细菌进入身体,亦类似上述的“开放式”伤口。但所谓“开放式”,不是血淋淋的在身体剖开才算,只要皮肤最外层的表皮,有一针孔般的穿破(针筒或钉书机等),已经足够让细菌进入。而造成感染的机会,与伤口的大小并没差别。

伤口愈合四步骤

身体有伤口自愈的功能。有关伤口复元的过程,医学界有不同的说法,但基本有四个必经步骤:第一步,止血物质如血小板分泌增加,帮助伤口止血;第二步,增加制造白细胞,抵抗细菌病毒的入侵,也协助带走污染物;第三步,血管增生,帮助伤口血液循环,加快复元;第四步,长出新皮肤组织,最后结痂,伤口愈合。

这只是理论上的最理想情况。更多时候,伤口未必能够正常愈合,尤其创伤原因复杂:如被生锈的金属割伤,可能导致破伤风;被狗咬伤可能引发狂犬病;被海产刺伤带来的噬肉菌感染,又甚至伤口本身也有感染。

伤口感染症状  一般伤口感染的症状可用四个字总括:红、肿、热、痛。若伤口发炎,伤口会渗水、有脓疱,更严重的,患者会感到浑身不舒服,如果受伤后感到发热、发冷,疲累不堪,就更要加倍留意,这可能是伤口感染的症状。这些症状,最快可在受伤后24小时内出现,有些感染可能在数天至数周后才出现,或持续性被感染。也有个别例子,例如噬肉菌感染,感染过程迅速,不少患者在出现症状后24小时内已快速恶化,甚至最终致命。从病例报告看来,患者被海产刺伤后,伤口不太红,但持续疼痛、肿胀及长出如烫伤般的水泡,未必立即发烧,但有患者表示感到疲累、“觉得自己里面很不舒服”、发冷颤抖的感觉,不到一天,伤口已迅速转红、变紫,最后甚至变黑,显示伤口附近的组织已经坏死。

不宜多用红蓝药水

要避免伤口感染,适时、适当的伤口护理十分重要。伤口是要靠患者去消毒的。但是,不太建议使用过去普遍使用的红药水、蓝药水。

因为过往许多人认为伤口愈干爽愈好,但近年来的新理论都认为:伤口过干,细胞增生能力会减低,令愈合时间延长,所以建议伤口要保持一定程度的湿润,而红、蓝药水这类产品,会令伤口皮肤变干,所以不建议使用——即使没有其他选择,而必需使用,亦只适宜在小而浅的伤口上,轻涂一层便可。

对一般家庭内的伤口护理,只要有简单的几种产品,配合适当的使用方法,已经相当有保障:

步骤1   止血

使用产品  纱布、棉花球,紧急时可用清洁的纸巾或衣服。

过程注意  大量出血除了会致命外,亦令伤口血淋淋,难以目测伤口的严重性与性质,无法判定处理方法。所以,伤口处理第一步定是止血。身体有凝血功能,一般在伤口加压数分钟已能止血,但若伤及动脉血管止血较难,流血不止便要尽快到附近医务所或医院求诊。

步骤2   清洗伤口

使用产品  生理盐水,必要时可用蒸馏水或白开水代替。

过程注意  清洗伤口除了可清楚观察伤势,也可避免黏附在伤口附近的污染物,造成重复、持续感染。现在药店有独立包装的生理盐水出售,颜色透明,含有0.9%的氯化钠,成分与人体酸碱值相同。使用时,可直接打开包装,轻轻冲洗伤口,直至表面污物冲走为止,但不宜用力冲刷,以免进一步加深伤势。

步骤3   消毒伤口

使用产品   消毒药水。

过程注意  可在药店买到独立包装的消毒药水,小心打开包装,避免手指触及药水造成污染,然后用棉花球轻沾消毒药水,由伤口的中间位置开始往外涂抹,只往一个方向,避免来回,减少将污染物或细菌由伤口外部带回伤口内。留意若伤口继续有血、水或脓性分泌物,需要抹至没有分泌为止。但若伤口已经开始凝血或有增生细胞,不要强行将它们除去,因这些都是伤口愈合的必需物质,抹走它们等于造成另一次创伤,愈合过程要从头再来。而伤口附近的皮肤,包括估计敷料会覆盖的范围,也最好涂上消毒药水,确保伤口卫生。

步骤4   敷药

使用产品  消毒纱布垫、消毒不黏伤口垫、消毒药膏等,视伤口性质而定。

过程注意  先观察伤口深度、评估伤势,决定使用什么敷料。一般消毒,若想保持伤口湿润,可轻涂一层消毒药膏,若伤口位置容易再弄伤,可盖上不黏伤口的纱布,再以低敏感度纸胶布固定。伤口分泌物较多的话,可选用吸收性较强的敷料。

步骤5   检查伤口

过程注意  究竟已包扎的伤口需否每天换药?有两种情况要考虑,一是伤口若继续渗出分泌物如脓液或血水,可能导致感染而良久未愈;另外,愈合过程需要空气,包扎得太紧,或贴胶布时间太长,可能反而减慢愈合,故定时更换敷料为佳。但最终仍要视乎伤口性质,严重的可能一天需要清洗伤口两三次,敷料已经见血有脓,也该清理更换。若伤口已稳定下来,两三天才更换敷料亦可。当然如果伤口有特别情况,最好征询医护人员的建议。

容易受伤的人群

身体虽然有天然愈合伤口的能力,也有防御细菌病毒入侵感染的机制,但对某些患者来说,伤口痊愈确是格外困难。糖尿病患者因血管功能受到破坏,而伤口愈合过程需要血管增生,所以他们受伤(尤其脚部损伤)后,不仅伤口更难愈合,更可能恶化至脚部溃疡甚至需要截肢。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除了要懂得伤口护理,更重要的是提早一步,避免损伤。有几点需要留意:一是切忌穿着凉鞋,必须穿鞋穿袜。因为糖尿病患者的神经病变,令他们的痛觉大为褪减,受伤而不知,小如踢到石头、被锐物割伤,都可能后患无穷。二是保持皮肤滋润,糖尿病患者皮肤较干燥,容易割伤,平日可多涂不含香料的润肤膏,减少受伤机会。

猜你喜欢
伤口细菌消毒
如何做好家庭消毒
为什么伤口愈合时会痒?
伟大而隐秘的细菌
伤口
专家建议这样消毒
细菌大作战
消毒攻略大派送
消毒,大头有话说
那只给我带来伤口的大橘
细菌大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