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亚楠
一部纪录片《五大道》让天津收获了很多关注的目光。五大道作为天津的一张城市名片,概念延展至这座拥有九国租界的城市,串起了一部天津的近代史,让“近代中国看天津”拥有了具体的着眼点。
自《北京条约》签订后,天津开埠,外国的传教士、探险家纷至沓来。天津这座城市令他们感到新奇,随着一片片租界的建立,一座座充满异国风情的建筑也建立起来,至1895年前后,这些“探险者”用刚刚普及的照相技术记录了这座城市的建筑、风土人情,用另一种新奇之物——明信片——作为影像的载体,并传播回自己的国家,不经意间记录了这座城市的“童年照”。
明信片中的建筑很多已经湮灭,只能成为追忆;有些依旧屹立着,作为历史的见证者,静静地诉说。
明信片中的人,用或新奇或麻木或不甘的目光,见证着城市的改变,早已化为一抔黄土。
我们无法评价一座建筑的是与非,因为它只是一种载体,我们会评价建筑的美与不美,历史会评价建筑的拥有者的功与过。近代的天津,因为它特殊的地理位置,而产生了激烈的文化碰撞,成为近代中国有代表性的一个缩影。外国用坚船利炮轰开了国门,在我国的领土上修建自己的租界,留给城市,留给国家很多屈辱,也正是这些屈辱,让国人觉醒,开眼看世界,学习先进的技术,寻找适合中国自己的复兴之路。
回看那一张张明信片,在这座城市中寻找那些明信片中出现过的建筑的身影,它们在提醒我们莫忘历史,莫忘那段在屈辱中孕育希望的历史,提醒我们要觉醒,去迎接更伟大的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