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海燕
为办好一所孩子们喜欢、家长们满意、社会上认可的好学校,上海市闵行区平阳小学开门办学,邀请家长担任辅导员,参与和监督办学全过程。
第一重角色:主题活动中的“孩子王”
新学期开学,平阳小学举行了一场特别的授聘仪式。新上任的“家长辅导员”是学校暑假“walking上海”活动的指导者、见证者、共同策划者和参与者。“Walking上海”是学校“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的内容,在活动中,家长们是孩子旅行中的玩伴,学习时的伙伴。“家长辅导员”是如何参与学校主题活动策划的呢?马梓恒的妈妈在“家长辅导员”工作室成立仪式上做了介绍:
我们班建立了“星空谷”微信群,为了更好地实施学校开展的“walking上海”的活动,家长们在群里出谋划策,最后决定去大观园和上海影视城,组成了10大10小的亲子游。我们成立了领导班子,我负责策划,发起召集帖,出一份亲子游的详细行程和费用等,另外还有管账的、负责宣传的、负责后勤的。
第二重角色:特色课程中的新老师
“家长辅导员”不仅是学校“walking上海”活动的主力军,还成为校自主拓展型课程特色科的指导老师。学校的自主拓展型课程日益呈现多姿多彩,开放互动的态势,指导老师有的是孩子自主聘请的学校青年教师,有的是身怀一技之长的社区居民,还有的甚至是老艺人或者来自专业团队的专业人士。 “小燕烘焙坊”的家长辅导员贺璟沨的妈妈在“家长辅导员”论坛上发表感言:
我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自从孩子进入平阳小学读书后,一切发生改变,我的烘焙爱好被大家认同和喜欢在老师们的鼓励和各位妈妈们的支持下,学校的烘焙班开课了!当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叫我金老师时,当我满怀热情地投入到烘焙的课程中时,我的心中充满了幸福感,一个全新的我开始了。
第三重角色:家庭教育中的后援团
“家长辅导员”和老师一起家访,对家庭有困难的学生进行物质上的帮助,对教育中遇到问题的家长适时点拨,传递着集体的力量和温暖。孟老师是“家长辅导员”工作室中的校内辅导员,她的班里有个家境困难的学生小海。孟老师约上家长辅导员马妈、许妈和萱妈,一起到小海家家访。看着小海和自己孩子截然不同的生活环境,三位妈妈坐不住了,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更多的家长通过担当“家长辅导员”而逐步实现着角色的转变,许家萍的妈妈就在“家长辅导员”工作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我喜欢拍照,每次活动,照片拍得最多的就是我了,家长和老师们经常鼓励我,开玩笑地说聘我做专职摄影师。渐渐的,我在学校活动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明白了自己对孩子成长的作用 每次活动如果有我参加,女儿都会高兴好几天,对学习也更加的积极。
第四、第五……还可能的角色
“家长辅导员”来了,为学校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更为广阔的教育空间。“家长辅导员”有着自己的工作职责主动与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思想变化,据此对学校教学和活动提出建议和意见;配合学校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并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培训能力,主动向家庭和社会各界进行宣传:家长辅导员工作时间每月一次…
学校也正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发挥“家长辅导员”的优势和专长,吸引更多的家长由以前的旁观者、评论者,转变成学校工作的“同盟者”、建设者。学校也将继续通过不断壮大“家长辅导员”队伍,让孩子们在更为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收获成长,使学校工作向民主化、公开化、特色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