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与自然相融的活态写意

2015-05-30 10:52罗宗进
俪人·教师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琵琶

罗宗进

【摘要】广东汉乐曲调旋律古朴优美、朴实大方、曲意内容丰富、演奏形式多样。笔者身处广东梅州这片地方戏曲丰富多样的文化热土,多年来从事艺术教育工作和舞台艺术实践,对当地地方戏曲有一定的了解,其中对“广东汉乐”更是情有独钟,本文根据个人多年的艺术实践和对广东汉乐《翠子登潭》这首乐曲的理解,谈谈个人在琵琶演奏此首乐曲时的一点心得体会。

【关键词】广东汉乐  琵琶  空弦  轮音  吟猱

琵琶,亦名“批把”,是我国一件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民族弹拨乐器。东汉刘熙《释名》:“批把,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琵;引手却曰琶;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翠子登潭》是一首著名的广东汉乐丝弦乐曲。乐曲曲调轻巧纤细,时而深情,时而激昂,生动地表现了翠鸟凌空展翅盘翔于碧波潭上,伺机捕食的生趣自然景像。全曲分慢板、中板两大段,每段30小节共60小节。笔者认为:琵琶在本乐曲的演奏中,其手法应与乐曲所表现的意境相融合,不断地变化,才能显现自然活态的无尽写意。

一、“空弦”的运用

琵琶弹奏时,空弦的运用对于一首乐曲音色的丰富性,强弱的对比上将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翠子登潭》乐曲是采用“a角”调式。琵琶的四根空弦从低到高音名分别为“A、d、e、a”,即首调唱名的“mi、la、si、mi”简谱用“3、6、7、3”标记。乐曲的主音正好是琵琶第一和第四弦的音名“3”,而第三弦刚好是调式中的下属音“6”,所以整首乐曲在强音位上,可多用空弦音加以衬托润色。

在《翠子登潭》的慢板段中,琵琶演奏可以多用“挑轮”的指法。如:乐曲第6小节的“3(mi)” 这个音正是出现出现在强拍的强音音位上,可以运用“挑”四弦(A)“轮”一弦(a)的手法安排;又如第14小节第二拍的“6”,虽然这个音谱面上记写是在第二拍即弱拍位上,但因为它带有延音线,延续到下一小节的强拍中,形成了一个大切分音节奏,所以严格来说这个音也算是强拍音,我们也可以用类同的指法“挑”第三弦,轮第一弦的指法安排。

在乐曲的中板段落演奏中,采用的是1/4拍子,因为较第一段慢板,在速度上有了明显的提升,因而指法在运用中,就不能像弹奏慢板时用的“挑轮”指法了,这时更多的是运用相邻两根弦时的“双弹”,或隔开弦时的“分奏”指法。如:慢板段落的第3小节强音音位上的“6”可用左手食指按第二弦的“6”,右手“双弹”二、三弦的指法。又如:乐曲的最后两个小节,小节线内都只有一个四分音符节奏的主音“3”,这两个音都可以采用第一和第四弦“分奏”的指法去演奏。使其节奏更加清晰明了。

二、“轮音”的运用

“轮音”是琵琶的特色指法。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其著名的《琵琶行》一诗中,就有过对“轮音”的描绘:“大珠小珠落玉盘”。合理地运用轮音可令乐曲线条优美动听,如运用得不恰当便容易给人一种拖沓的感觉。琵琶在这首《翠子登潭》演奏中对于轮指的安排上是有讲究的。

“长轮”的音乐效果可使音乐旋律线条显得婉转柔美,“半轮”则给人以轻巧、灵动活泼的听觉感受。《翠子登潭》全曲主要突现的是一个“巧”字,一个“活”字,一个“动”字,曲风静中有动,动中带静,动静结合。所以在演奏这首乐曲时,在“轮音”的选择上应该是“半轮”为主,“长轮”为辅,长、半轮相结合的手法。

例如:乐曲慢板段落第6小节的“3 —”,这个二分音符在演奏时,因其是第一个乐句的结束音,所以可采用“长轮”的指法去演奏。而接下去的第14小节第二拍的“6”也是第二个乐句的结束音,还有慢板段的最后两小节即第29、30小节,也是半终止式最后一个音符,以上三处都可以用 “长轮”技法来演奏,使旋律清新、流畅。而从第7小节开始包括中板段落大量出现的弱起节奏,后半拍的音符,如第7小节强拍上的“0 5”等,还有附点八分音符节奏型,都可以采用“半轮”的技法演奏。同时在演奏“半轮”的时候,需要注意击弦时应以指力为主手腕为辅,过弦速度要快,以指甲中锋出弦追求颗粒性较强的音色,以清晰明了的四指半轮突显曲风的“巧”、“活”与“动”。(乐曲谱例引用)③

三、左手技法“吟猱”的运用

在对琵琶演奏的学习与研究中,除了注重右手各种演奏技法所引起音响大小、速度快慢等声震形态变化外,左手的各类技法如:“吟猱”、“打带”、“滑音”等左手技法对于控制和改变音响的共鸣状态,造成不同音色的对比,表现感情内涵等方面同样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

“吟猱”的类别有很多种,在《翠子登潭》乐曲的左手技法运用上,笔者认为应配合右手,以小、轻、快的“吟猱”为主,以描绘翠鸟轻盈、活泼、跳跃的音乐形象。在快板段落的演奏中,还要注意“吟猱”的节奏准确性,因为乐曲速度较快,所以左手各手指也要控制好节奏,不可因按音停留太久从而造成节奏的拖沓。

“路漫漫,其修远兮”。琵琶演奏是一门深奥的艺术,特别是传统的演奏风格,更需要演奏者长期的探索与积累。中央音乐学院著名琵琶演奏家、教育家和理论家陈泽民先生指出:“(琵琶)传统演奏风格,……中国乐谱记写简略,作品风格全凭师承传授流传至今,我们可以从这些活的演奏传统中体察传统乐曲的风格,考察技法特点,采用音律的倾向和节奏的特性,从中领悟传统演奏风格。”笔者在从艺术学校毕业后,几年来的艺术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对传统乐曲的演奏不能机械地照谱演奏,而是应该从活态的、发展的眼光来审视琵琶演奏技巧在乐曲中运用,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在总结中不断地完善,才能达到琵琶演奏的理想效果。在未来的艺术实践中,笔者将继续努力探究,力求使琵琶演奏技法在广东汉乐传播的应用中得以更高的升华。

【参考文献】

[1]袁静芳编著《民族器乐》之第四章“琵琶音乐”第238页,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年3月北京第1版。

[2]广东汉乐《翠子登潭》谱例引用:《广东汉乐曲库》第七卷。

猜你喜欢
琵琶
El instrumento predilecto de la música folclórica china La pipa es una combinación perfecta entre herencia e innovación
琵琶老店琵琶声
一两江湖之 琵琶误[连载七]
琵琶仙·寒窗
窈窕淑女琵琶妹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一曲琵琶泪如雨:论琵琶之表情艺术
“琵琶”和“枇杷”
我的“反弹琵琶”
Abstracts of Major Papers in Iss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