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奈《麦草垛》的审美意象分析

2015-05-30 10:27:40丁云平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想象色彩情感

摘 要:印象派画家莫奈致力于大自然中光线与色彩的研究,运用色彩与瞬间抒发自我情感,唤起人们的视觉感受和情感共鸣。在组画《麦草垛》审美意象,实际就是艺术家在审美活动中由心、物交融所形成的带有明显个体特征的主观映象,是一个完整的、充满意蕴、充满情趣的感性世界。莫奈借助麦草垛的“象”表达自己心中的“意”,在构思的过程中将麦草垛的形象和意趣与画家情感融合起来,渗透了自己的心意,融入了他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看似画家描绘了一组组不同光线下的麦草垛,事实上是描绘了一个情景交融的意象世界,一个充满意蕴的感性世界。

关键词:麦草垛 审美意象 色彩 情感 想象

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1926)典型的外光派画家,印象派绘画的核心人物,被称为“印象派之父”。他是捕捉外光与色彩瞬间的大师,其作品突破了传统的理想美,把绘画推向表现自然美的高度,并将毕生的精力投入到印象派的绘画创作之中。

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莫奈创作了若干组作品,即“组画”,这是他晚年绘画的一大特色。其中《夕阳下的麦草垛》是他在屋后山坡上所作,开始画了15分钟后,光线变了,他非常懊恼,就让女儿回家再多取些画布来,随着光线的不断变化,他画了一幅又一幅。那段日子,莫奈从清晨到傍晚都画这些麦草垛,出门带着十几块画布,随着光线或天气的改变麦草垛呈现出不同的色彩,而交替着换着画,以保持光线和色彩的一致性,长此积累,著名的《麦草垛》组画就形成了。

然而当麦草垛被堆放在田地里时,或农民不经意地堆起它们时,或麦草垛被风吹日晒时,它们都未存在于感性世界里,而只是一个个客观的物理实在,而当它们进入莫奈的审美活动中以后,它们就具有了艺术气息。莫奈看到了属于麦草垛的充满意蕴的感性世界,以麦草垛的形象作为审美意象的建构基础,用灵动的笔触、缤纷的色彩和感性的线条来表现麦草垛的瞬间色彩与印象,从而传达出自我情感和意志,最后给观者以独具特色的审美意象和艺术情怀。

审美意象的营造必须实现“情”与“景”的统一。审美意象,实际就是艺术家在审美活动中由心、物交融所形成的带有明显个体特征的主观映象,是一个完整的、充满意蕴、充满情趣的感性世界。

一、物象是审美意象的“外壳”

物象来源于自然和生活,是艺术家创作的源头,是作品审美意象的物质外壳,表达艺术家的情绪情感和意志,简言之,就是情随物赋形,物随情流转。审美意象中的“象”已不是纯粹的物象,而是体现了主观情感的心里表象,必须具有传神的特点。莫奈突破室内作画的传统,走出了画室,发现了色彩、发现了感情、发现了大自然的千变万化,同样也发现了大自然的乐趣, 找到了艺术表现的独特空间。

莫奈的《麦草垛》组画,描绘的是离他在吉维尼的家不远处的田里的谷物堆,一个旁人并不在意的物象。他在画麦草垛时,描绘的并不是眼前的物象——麦草垛、杨树林、远山等具体的景物,而是描绘了他看到物象第一眼时,最真实、最无先入之见的印象,即感知印象。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要记录“某一特定自然景色的真实印象,而不是去描绘一幅笼统的风景画”。

莫奈的《麦草垛》组画,并非只是单纯地对麦草垛进行写生,而是有场景有意境,有空间有时间,有色彩有光线,并有麦草垛的多形态组合,前后一共画了24幅,表现不同时间和不同光线变化下的草垛形象。其中,《吉维尼夕阳下的麦草垛》是组画中对物象较纯粹描绘的作品,表明莫奈在专心致志地钻研作为光色表现媒介的最简单的形象。在较早几幅描绘麦草垛的作品中,把麦草垛画在白杨树的背景上或有其他远景做衬托,还有人物作为点缀,来描绘乡村淳朴自然的生活面貌。

二、造型是审美意象的框架

莫奈画有多幅麦草堆题材的作品,有正午的、夕阳的、落日的、夏末的、雪景的,有单个的、半个的,也有成组的,其富有光线与色彩生命力的造型与表现,取代了以往作品中热衷于表现上流社会生活的艳俗题材和不敢有丝毫创新的传统主义。

在光照下麦草垛的轮廓被冲淡了,随着光的变化引起色彩的改变,形态也随之而变,其焦点转移到了纯粹的视觉感受形式上。他并未描绘过麦草垛本身的细节,而是画出麦草垛及其周围物象所构成的整体气氛。莫奈指出“艺术家必须对思想感情有所传达,掌握外形并非目的,而要代之以符合内涵精神的形象”。為了使画面的色彩和光线成为表现主体,有意削弱物体本身的轮廓和体积,使画面给人的印象性更明确,莫奈非常注意捕捉每一瞬间表面色彩与长久不变的形体结构的对比关系。

画家以自身对麦草垛的感知为“意”,结合麦草垛实体的“象”传达审美意象,“意”“象”二者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服务于画面最终的意境和效果,形成了一幅幅舒适而恬静的乡村田园画卷。

三、色彩是审美意象的表现

云彩的光线变幻,麦草垛层出不穷的色泽,强烈阳光下树叶色彩缤纷的反光,被一一映于画布上——莫奈是巧妙运用光和色的大师。他采用鲜明的色彩和跳跃的笔触,直接描绘阳光下麦草垛的一个个瞬间,超越了物象的表象,表现了物象微妙的色彩变化。他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光与色彩上,找到了最适于表达光与色彩的明度差别变化的形式,并把这种光色明度的差别变化从绘画的其他因素中抽象出来,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莫奈一次次地在不同时间画同一麦草垛,或选取清雾弥漫的日子,或日落时分,或晦明晦暗的雪天,或阳光明媚的正午……画面中,麦草垛本身已经变得平淡无奇,仅仅是一个承载着光的照射,表现色调、冷暖和明暗变化的载体,而瞬息万变的自然光色在物象上的反映才是绘画的主题。由此,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全新的审美意象,色彩冲击着观者的视觉与心灵,仿佛置身于美轮美奂的麦草垛旁边观赏早春时节的翠绿与粉嫩、秋天夕阳西下的温暖与安静,以及冰雪寒冬的严寒与惊奇……这是莫奈走出画室,突破传统的结果,他虽然描绘了平淡无奇的麦草垛,但带给观者的是不同时段与季节的色彩意象与审美冲击。

莫奈淡化了麦草垛的体积感和空间感,强化了色彩因素,不再依靠明暗和线条形成空间感,而是依据光反射原理,用色彩的冷暖形成空间,描绘生动鲜活的麦草垛。他用灵动的色彩表现了麦草垛不同时间和空间的审美意象,用创新的色彩观念唤起观者审美的共鸣,从而表现了《麦草垛》组图真正的艺术生命和审美价值。色彩是莫奈作品的生命和灵魂,同时色彩也带给他的作品一种特殊的审美意象和视觉感受。

四、情感是审美意象的根本

情感,即审美意象中的“意”,是情与理的统一,或者说,它是艺术家整个灵魂与人格的交融,是艺术家的自身独特的精神气质。审美意象是在审美活动中生成的,情感是审美意象真正的本体,但情感本身模糊缥缈,让人难以捉摸。在审美意象中并不存在纯粹的无法把握的主观情感,也不存在纯粹的不具有主观情感的客观事物,二者必然相互交融。因此,主体要在切身感受的基础上,借助具体化的形式(如绘画、雕塑、诗歌等)将情感加以表达和形象化,审美意象由此而来。

莫奈在对麦草堆注意之后,引发了感知觉的顿悟,运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不同时间和形态的麦草垛,表达自己对于外光和色彩的审美意象。但是,莫奈的《麦草垛》组画不只是注重表现光线变化本身、色彩与光影的瞬间以及时间所带来的流逝,还表现了莫奈面对无常的变化和变化的永恒时,所传达的某种不确定性的情感。总体来看,组画中满含着乡村祥和温馨的景象,表达了莫奈对质朴的田园风光的热爱之情。

莫奈作品的感染力不在于扎实的写实能力, 也不在于丰富的故事情节, 而是在于他的情感, 他的追求。当我们伫足于《麦草垛》前时,很快就能被画中的气氛所感染,并细细体味他的灵魂、他的艺术创作灵感及情感表达。在这里,麦草垛已经不再是客观实体,而是画家精神状态的表现。在其狂放不羁的笔触中,人们看到了莫奈在捕捉光的效果,随着光线的变化而调换画布进行绘画创作,形成了独特的色调表现。观者就从这色调中体验或感受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和情趣,从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所以色调在抒发感情方面是重要而有力的绘画语言,而情感成为表现作品审美意象的关键。

五、想象是审美意象的升华

想象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是艺术家创造力的表现,是对自我的超越,更是对物象实体性的超越,在艺术创作中还是创造审美意象的重要手段。黑格尔曾讽刺地说:“如果艺术的形式方面的目的只在单纯的模仿,它实际所给人的就不是真实生活情况,而是生活的冒充。”创造性想象的产物要比那种专注于模仿某一个别事物的作品更富审美情趣,更具审美价值。莫奈在描绘麦草垛时,不是刻板地临摹,而是又创造了一个与自己情感和意志相吻合的形象,运用构图、光影、对比、衬托等手法加强麦草垛在不同时刻的审美意象。如果仅仅是如实地临摹对象,就不是印象派大师莫奈创造性的作品了。

借助从实际生活出发的想象,用既符合生活本质又符合艺术家审美理想的物象形象来代替客观物象,这样创作出的作品才富有审美情境和艺术感。一幅幅《麦草垛》像一首首优美的诗,引人遐想。莫奈的《麦草垛》不是对大自然中某一实存物象的照搬,是他对自然的注意、认识和理解,根据创作目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的不同,形成的别具一格的审美意象。

综上所述,莫奈借助麦草垛的“象”表达自己心中的“意”,在构思的过程中将麦草垛的形象和意趣与画家情感融合起来,渗透了自己的心意,融入了他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看似画家描绘了一组组不同光线下的麦草垛,事实上是描绘了一个情景交融的意象世界,一个充满意蕴的感性世界。组画表现了他对色彩和空气感的迷恋,但透过对麦草垛描绘的表象,背后隐藏着他对自然光色的独特情感和审美意象。

注释:

[1] 邢建昌.美学[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2

[2] 黑格尔.美学(第1卷)[M].第53页

参考文献:

[1]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外国美术简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2] [英]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M].范景中译.天津:天津美术出版社,1988

[3] 杨身源.西方画论辑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

[4] 上海博物馆.三十二个展览:印象派全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5] 陳晓娟.作为“元审美判断”的意境[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6] 孔新苗. 中西美术比较[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丁云平,江苏师范大学13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学(油画)。

猜你喜欢
想象色彩情感
快乐的想象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失落的情感
北极光(2019年12期)2020-01-18 06:22:10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中国化妆品(2018年6期)2018-07-09 03:12:42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读者(2017年15期)2017-07-14 19:59:34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环球人物(2016年9期)2016-04-20 03: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