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言
1、自然环境状况
尚志市地处北纬44°28′—45°35′,东经127°17′—129°12′之间。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张广才岭西麓。境内地质构造复杂,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俱全,以火成岩为主。境内总面积8910km2,其中山地丘陵、平原、水域分别占总面积的80%、15%和5%,大体呈八山、半分、分半田结构。高度在海拔176—1 639.6m之间,由东南至西北形成环形高格局。全部地貌为低山、沟谷、中山、中山相间的山地丘陵地。年均日照4 444h,实照2 450—2 700h,占可照时数58%,全年日均实照7h。年均蒸发1 084mm。年均降水量6 66.1mm。境内有蚂蜒河、忙牛河、阿什河三大水系,有河流120余条。地表水总量24.63亿m3,人均占有4 056m3,是全省平均量的2.3倍。境内有暗棕壤、白浆土、草甸土、沼泽土、泥炭土、泛滥土、水稻土7个土壤种类。其中暗棕壤占土壤总面积69.73%。市境内自然资源丰富,有耕地99737.46hm2,其中林地、耕地、牧地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71.78%、13.87%和4.2%。
2、土壤存在问题
尚志市土壤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土壤潜在肥力不高,地力减退明显;低洼土壤面积大,湿涝威胁严重;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现象开始发生。分述如下:
2.1、土壤潜在肥力不高,地力减退明显。
过去许多人认为尚志市是北大荒,开发晚,山地多,土质肥。我们对所采取的农化样和剖面样分析归纳,对荒地和耕地土壤肥力及不同开垦年限耕有机质含量加以比较,结果证明,尚志市土壤在肥力不高,地力减退明显。一是因为尚志市各类土壤有机质平均减少17.31g/kg,说明整个土体有机质含量较少。二是因为尚志市土壤黑土层普遍不厚,有机质主要存在于黑土层,黑土层薄,说明有机质总量不多。
地力明显减退,一是耕地比荒地有机质明显减少,平均耕地比荒地土壤有机质减少37.5%,全氮减少39.2%。二是不同开垦年限耕地有机质下降速度大,典型调查统计,开垦15年的耕土壤有机质平均每年下降3.1%,开垦30年的耕土壤有机质平均每年下降18%。由此可以说明尚志市耕地土壤有机质每年以2—3%的速度在减少。
2.2、低洼土面积大,湿涝威胁严重
尚志市平原和低平原及山间沟谷发育的土壤有很大一部分是泥炭土,沼泽土和沼泽化草甸土,泛滥地草甸土,这些土壤,由于它们所处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且外水常常浸淹,使土体经常过湿,湿涝威胁经常发生。
2.3、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现象开始发生
水土流失和土沙化现象在尚志市虽然没有大面积毁地减产,但小面积流失养分,影响产量却一年比一年严重。另外,水土流失造成大量泥沙下泄,淤积塘坝、水库,降低了这些水利设施的蓄水功能。水土流失的原因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但主要是人为因素。毁林开荒和粗放耕作是造成森林覆盖率降低和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3. 土壤的改良利用
针对土壤存在的问题,尚志市土壤改良利用主要应当认真加强用地和养地结合,积极治理湿涝,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
3.1 认真加强用地养地结合
土壤潜在肥力不高,地力明显减退是尚志市土壤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针对这一问题,必须认真加强用地和养地结合。培肥地力,防止地力减退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是广开肥源,建立土地补偿制度,通过积攒各处牲畜粪和沤制各种土粪,秸杆还田,种植绿肥等,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二是科学施用化肥,测土施肥,根据不同土壤,不同作物,不同生长季节,有针对性地合理搭配施用化肥,满足作物生长需要,保持土壤肥力。三是改革耕作制度,建立合理轮作制度避免重茬迎茬。积极实行深松浅翻,促进土壤熟化,改善土壤性状。四是加强田间工程和田间管理,修建排灌工程,营造防护林,改善土壤性状。五是改善土壤环境条件,合理铲趟,精耕细作,消灭杂草,保存土壤养分。
3.2 治理湿涝
低湿土壤多,湿涝威胁是尚志市土壤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尚志市农业生产最主要自然灾害。针对这一问题,应当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治理湿涝。
湿涝产生的原因有地形、土壤、气象等多方面因素。治理湿涝的方法:一、应当根据湿涝产生在原因和类型分别采取筑堤防洪,挖沟截流,修渠排水,高垅台作等措施加以防治。二、应当掺砂改良土壤粘性,增加土壤渗透力,积极施入有机肥,合理深松浅翻,改变土壤结构,提高渗出水能。三、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旱路不通走水路。利用土壤渗透性弱,地势平,水源充足等特点,大力发展水田,有的可以养草放牧或育苇养鱼。
3.3 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
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也是土壤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也应该引起我们充分注意。
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产生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原因,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主要是地形较陡,集水面积大,水流急,雨水集中,常有大雨和暴雨,土壤表层松散,底层粘重,抗蚀性弱,透水性差,植被稀疏,地表裸露。人为因素主要是自然植被破坏严重,管理不善,开发利用不合理。土壤沙化的自然因素主要是地势高,土层薄,土质松散,植被稀疏,地表外露。人为因素是破坏自然植被盲目垦荒,耕作粗放,措施不当。
防止水土流失的方法,一是坡度大的耕地退耕还林,杜绝乱垦伐,保护自然植被,封山育林,提高森林植被率。二是合理耕作,增施有机肥,采取深松浅翻等耕作措施,改善土壤性状,提高抗蚀能力。三是根据坡度,侵蚀度修造地埂,台坊、水簸箕、截流沟等工程,分割水势,挖土蓄水。
(作者单位 :150601 黑龙江省尚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