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娟
语文教学是由浅入深,慢慢通过有趣的一些生活现象引导学生进入语文学习的情境,待进生不是指某些遗传或生理的因素造成的智力落后,反应迟钝、主要是指在教育的主导影响形成的特殊学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地说:“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异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另具特色的、与众不同的“待进生”。”也就是说对于“待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的群体,我教师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如何提高待进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根据教学经验,我采用如下做法:
一、树立自信、关爱待进生
我在施教过程中,尽量给后进生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因材施教、全面分析、善于发现挖掘差生优点,帮助其树立适合自力能力的明确目标;让他能够很快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对自己能力做出合理的评价,得到愉快的心理体验,产生成就感,获取奋发向上的力量,树立自信,
二、发展优点、赏识后进生
每个学生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我们面对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的一面。待进生也有自己优秀的一面,只是由于学习困难,毛病较多,使其“闪光点”被掩盖,一旦他们的“闪光点”得到承认和发展,就能焕发出更大的学习动力,例如“我们班的伊力扎提同学,他是维吾尔族,汉语基础差、底子薄、汉语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汉字书写、认读对他来说都是难上加难的事。于是我诚恳地对他说:“你跑步在班里是最快的,谁都超不过你,只要你把跑步的尽头用在学习上,坚持跑到终点,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在学习上超过他们。经过他一学期的不懈努力,他的学习成绩果然有了质的飞跃。期末考测竟考出了班级前十名的好成绩,这一不争的事实告诉我们要善于挖掘“待进生”的优点,并且放大待进生的优点。针对优点及时予以鼓励,肯定和强调,并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让“待进生”从内心深处真正产生进步,向上的信心和勇气。只有抓住教育时机运用教育机智,才能让“待进生”感受到成功的欢乐,获得成功的体验,并且适时的提出新的要求和期望,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为实现预定的目标而努力拼搏。
三、面向全体,偏差待进生
新课标准指出:“教育要面向全体,面向每个孩子,使不同的个体在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要关心,每一个孩子,不能丢下每一个孩子。马卡连柯巴曾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学生是发展的个体,我们一切的教育工作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我们要所有的学生进步,但偏爱“待进生”尤为重要。俗话说得好:“育苗要有爱心苗,三类苗更应爱得深。”对待进生我们一定要尊重、理解、信任他们。要经常以诚恳的态度找待进生谈心、交流思想,为他们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例如,可以有意让待进生帮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并没有忽视他们的存在,他们在老师心目中同样重要,使他们受到鼓舞,得到心灵满足,萌发向上的动力,只要我们对他们倾注诚挚的爱,就能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增强他们努力学习,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使他们不断进步。
四、持之以恒、帮助后进生
转化后进生应采取“持久战”,转化待进生并非一两句话或几次谈心就能立竿见影,需要日积月累,欲速则不达,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这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的、小心翼翼地触及幼小的心灵,在这里谁有细致和耐心,谁就能获得成功。”只要给后进生深情关注,贴心爱抚,就一定能点燃其心中的火花、焕发他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五、热情鼓励,激发后进生的上进心
小学生是处在儿童向少年过度的阶段,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待进生不过是缺乏肥水的禾苗,他们同优秀生、中等生一样也渴望进步。作为施教育人的教育工作者,要善于从待进生身上捕捉他们的闪光点。使其成为转化他们的突破口和推动其前进的动因。事实证明,待进生并不是一无长处、各方面都差的“坏孩子”,更不是智商低下、不可教育的“低能儿”;相反,在一定意义上、“淘气、调皮的孩子聪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下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对待进生有所 “偏爱”:课堂上能够举手发言就加以鼓励;学习上有所进步就给与赞许。为了及时了解、掌握待进生的内心世界和行为表现,激发其上进心和积极性,在家教育工作中,我努力做到“五多”:多个别谈话、多沟通家长、多表扬鼓励、多正面疏导、多指明方向。在赢得了待进生的信任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之后,转化工作就容易多了。
六、集体帮助、树立待进生的自信心
待进生学习、生活在集体环境里,他们必须融进班集体之中,同班集体一起前进。班主任在教育和转化待进生中其主导作用,但一个人的能量总是有限的,必须树立良好的班风、发挥集体的力量、使待进生身处一个团结友爱、融洽和谐的环境和氛围之中。我向全班提出“不让一个伙伴掉队是全班同学的共同责任。”
玉璞需要雕琢、铁杆可磨针;转化待进生,全靠献爱心。转化待进生需要一个过程,作为班主任:首先,要抱着满腔热忱,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反复、耐心地教育;其次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共同形成一体化的教育网络,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多给待进生奉献爱心,让爱的阳光温暖待进生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待进生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