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露茜 徐永利 申青
传统民居是历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和辛勤劳动的结晶,江南古村古镇不仅记录了江南居民的生活场景,还集江南精美的建筑、精致的雕刻、生动的彩绘和精巧的家具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发展,以前的居住空间也必然需要不断地改造和创新才能顺应现代社会生活。有鉴于此,我们决定去三山岛考察一下江南古村的传统居住生活空间。
一、三山岛简介及区位特征
三山岛位于苏州城南50公里处吴县区洞庭东山镇烟波浩渺的太湖之中,与东山镇陆巷码头隔河相望。三山岛北宽南窄,四面环水,总面积约1.6公里。
三山岛历史悠久,一说因春秋末期吴妃姐妹三人各居一峰而得名,另一说因北山、行山和小姑山三峰联缀而得名。北山为三峰之首,海拔83.3米。唐咸通十三年(872年)三山岛便建有三峰寺,后毁于清朝咸丰十年(1860年),现今的三峰寺为2004年重建。
三山岛(包括厥山和泽山等)湖光山色,动静并存,景致别具一格,虽无高峻巍峨之态,却有层峦叠嶂之姿,堪称是太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饱览吴中山水、太湖景色的胜境,也是人间天堂苏杭美景中唯一的群岛风光游览区。太湖三山岛的五个自然村在整体村落布局上都选址在沿河或山脚之下,依山而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台风带来的破坏。
作为江南的一个湖岛,三山岛交通原先极其落后,这曾给岛上居民的出行带来诸多不便;虽然地处富庶的江南,但三山岛却是江苏省最后一个通电的村庄。然而,这样情况也成就了三山岛。正因为如此,三山岛才得以较好地保留了江南传统空间的特色;正因为此,三山岛才得以于1983年6月15日被列为国家级一级景区;也正因为此,三山岛才得以于2004年1月19日被批准为第三批国家级地质公园。
二、三山岛业态、生活方式及风俗文化
据实地考查,我们发现三山岛现有居民300余户。岛上丘陵较多、地势高低不平。为了有效地利用这种地貌,岛上居民一般在山上种植果树和茶叶等经济作物,令整个三山岛呈现出满山果林的生态环境。为了追求更好地生活条件,近百分之三十的岛上居民选择了到岛外打工。外出人员大部分布在周围的木渎、东山等地。
由于房屋密度不大,居民务农之余还在自家房屋附近喂养一些家禽。由于三山岛四面环水,这里的居民大多也因地制宜地从事渔业。渔民们常常以渔船作为自己的住所;禁渔期间大大小小的渔船会井然有序地停靠在码头岸边,形成一条别具特色的景观带。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三山岛的传统农业经济和渔业经济已经不能适应其发展。三山岛在经济转型中大力发展旅游业,种植果园、家禽喂养、旅游采摘、农家乐等既保证了岛上的传统,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岛上的人口外流,维持了岛上的淳朴民风,从而增加了对外界的吸引力。
历经千余年的积淀,三山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习俗文化。三山岛原有一系列民俗风情文化,如猛将会、关帝会等。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传统聚居重要公共建筑,祠堂曾在三山岛的民俗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三山岛空间结构
江南传统建筑选址时往往十分重视建筑的朝向及周围的环境。好的朝向和好的环境可以获得好的采光效果和好的心境。同时,建筑设计时也通过不同功能对空间尺度的不同需求来组织高低错落的室内空间环境,如通过院落、天井等设计,来满足建筑内部的采光需求。三山岛民居也不例外。
在村落的街巷布局上,三山岛依照两山之间的山体走势以及自然河流的流向大体呈现东北-西南的横向道路,加之西北-东南的道路形成了村落的主要交通构架。村落内部的两条呈“丁”字形的河流也沿着这两个方向。这样,村落的房屋排列都能获得更好的采光和有利的通风。原先的道路设计似乎并没有经过严格的规划、房屋的建设也大多是自发进行的,所以街巷都曲折多变。不过,这种曲折的小巷也为村落增添不少情调和乐趣。徜徉其中,人们不由自主地感觉到不时就会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景象呈现在自己的面前,这样让人们一直对下一个景象的充满着期待。
岛上的沿街巷建筑基本以一层为主,道路较窄一般2-3米,且沿街的两面并没有完全建有建筑,空余的场地有的被利用以喂养家禽、种植果树,还有的则作为村民们茶余饭后聚集休闲聊天的场所。窄窄的巷道上的屋檐下和拐角处也时常聚集着三两个人,孩子们也在此追逐嬉戏。门前有空地的人家也会在此支个架子晾晒衣物,形成了古色古香的传统江南小村落的街巷生活画面。
四、三山岛空间节点
作为小型聚居村落,三山岛并没有大型的活动场地,能够聚集较多人的只有码头、祠堂等地。当然,作为村民日常洗衣、吃水的场所,一些池塘和水井也会成为人们彼此交流的场所。
三山岛的自然村落虽然没有特意建造的大型广场,但是稀疏排列的建筑空余之地,在村民的自然行为下形成了自发聚集活动的场地,傍晚或闲暇之余村民们会自发聚集于此,或坐或蹲或站畅谈一番。村里的河道似乎也没有进行事先的规划,倒是池塘似乎被刻意地挖在一些房屋附近,河塘的挖掘不仅仅为了养鱼,其更多的意义是当地人出于对风水的考虑。池塘的现实生活意义也异常重要,村民们可以在此地进行着日常活动,如涮洗拖把、洗衣等。这样,久而久之河塘就成了村民自发聚集的场所,池塘周边洗衣洗菜的村民有意无意地在此谈天说地。同时,由于池塘的存在,村落的景观环境和地方微气候或多或少得到了改善。此外,作为村落的重要公共建筑,祠堂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族人在此供奉先祖,而且在此操办红白喜事、洽谈事物。如今的祠堂已年久失修、破旧不堪而被废弃,不禁令人扼腕。
五、三山岛民居居住空间特征
在周边环境的布局上,居民居住空间大都采用了前屋后塘、前屋后园以及在房屋的周边放养家禽等做法,是典型的古老的自给自足的生态模式。现如今,在城市规划领域提倡在工业生产的基地周边拟建工人的居住区,其目的是实现居住与生产、工作的一体化,这也是最原始的生产模式的现代化运用。岛上的房屋都体现着苏州传统的粉墙黛瓦风格,房屋的平面布局大多带有院子,而院子的大小依房屋规模大小而定。院子可以很好地解决深房间的采光效果问题,也可以供人们晒太阳、晾衣服。这种院落不仅利于采光、利于通风,而且也解决室外排水的问题。三山岛房屋的建造并不规则:对于小住宅,以大厅为主围绕大厅布置着厨房、卧室等房间,而对于较大规模的住宅则采用前堂后室形式,庭院的两侧还建有东、西两厢房。以前村里的水井是全村居民公用的,很不方便,如今房屋的内部或附近都有一口水井用以解决吃水问题,大部分家庭也都通上了自来水。房屋都是几代人共同居住的,有的小房屋里居然四代同堂,所以,一般居民的居住情况还是显得拥挤,因此,有的家庭会在原有的建筑上加建一些房间以缓解居住压力。
这里的建筑大都是砖墙木构架。采光方面,人们常常在屋顶上用一小块透明玻璃来代替小青瓦用以增加室内的亮度;通风方面,主要是利用庭院间的穿堂风;建造方式方面,为适应岛上的潮湿多雨、风大的条件,运用了基础抬高、外墙体加厚和降低烟囱高度等方式。墙体的砌筑时,人们还在空心的墙体内部加入当地的碎石沙土来保证墙体的保温。由于经常与安徽有商业往来,岛上居民的建筑风格上自然也受到了徽式建筑的影响,可以说三山岛的建筑风格见证了苏式风格和徽式风格的融合。此外,岛上居民所建的建筑大都并非方方正正,而往往会故意打破一边,使建筑存在残缺,这体现了他们并不追求十全十美的谦逊态度。
六、结语
由于历史悠久,三山岛上有着众多可供现代观赏的历史文物、自然风貌,加之岛上环境优美,气候宜人,三山岛在做到对传统农业的保护,大力发展种植果树、茶树等适应岛上土质、地形的传统特色经济作物的同时,较好地保护了三山岛的整体地貌,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为岛上的居民提供了工作和基本生活保障,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岛上的人口外流,维持了岛上的淳朴的民风,更加吸引了外来旅游人员,刺激了旅游业的发展。这让我们认识到:乡村的建设不应仅仅停留在物质的改善上,其传统民居风貌、习俗文化建设同等重要,因为惟其如此才能让旅游者更好地体验到传统的民风与韵味,而不是一味地商业化。此乃三山岛的成功之处,也是值得其他传统乡村建设学习的地方。
【作者简介:张露茜:苏州科技学院建筑和城规学院建筑学本科生
刘永利:苏州科技学院建筑和城规学院硕导,研究方向:建筑设计
申青:博士,苏州科技学院建筑和城规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