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钊锋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指出:“有效的教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探究性学习是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必经之路。“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老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为此,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应该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改变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中去。
当前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有活动,但无激情;有思维,但无智慧;有探索,但无创新;有回答,但无质疑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是教师对探究性学习的认识不够到位,没有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学生对探究缺乏兴趣。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对探究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轻松愉悦的良好学习氛围中,自主探索,发现规律,学会知识,使其在探究中体验和享受学习的快乐。
一、要让学生当探索者,满足学生心理需求
小学生天生就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学过长方形面积后,我出了一道练习题,用一根40米长的绳子在草地上围出一个长方形,怎样围占地面积最大?让学生运用假设方法,通过填表观察,展开讨论、交流,从表中发现规律:长与宽的米数越接近,所围成的图形面积越大。
学生总结规律后,我再帮助学生总结: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周长相同的长方形面积的变化吗?今天这种学习和研究的方法,基本上和科学家们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相同。这就是:提出问题——建立猜想——操作验证——探索规律。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当成探索过程,当成研究活动,不再是课堂学习的重复和机械训练。使学生明白,任何知识都是通过人们的艰苦努力发现和探索得到的。未来的科学家就在你们中间: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了心理满足,并能感到自己是个研究者、发现者、探险者,体会到探究发现规律的无比快乐。
二、要为学生当设计者,提供学习探究机会
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不是凭空设想、搞单干,是受老师指示的被动学习。老师要敢于当学生探索的设计者,提供有“结构的探究材料”,让教师的作用完全潜化在为学生自主探索的材料准备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法创设种种数学问题情境,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之中,从而产生认知冲突,形成悬念,引发学生迫不及待探究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促进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调动自己的思维,形成跃跃欲试的态势,促进自主探索意识的形成,逐步树立起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确立学习是一个快乐的过程。这样学生才会肯思维、才会敢思维。
例如,在学完“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后,我请几位学生计算39×125×4×2这道题,学生出现了这几种不同解法:
⑴ 39×125×4×2 ⑵39×125×4×2
=39×(125×4)×2 =39×125×(4×2)
=39×500×2 =39×(125×8)
=19500×2 =39×1000
=39000 =39000
⑶ 39×125×4×2
=(39×2)×(125×4)
=78×500
=39000
师问:这三种方法,你们认为哪一种更好?你能说明理由吗?
生答:第二种方法好,因为125X4X2=1000,再乘以39就等于39000,这样的计算最简便,所以这样做更好。
师说:另两种方法也对,但不如第一种解法好。
这是一种常见的练习讲评方法,让学生自己在比较中发现问题,领悟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仅使学生正确地解答了问题,而且使学生获得了解决问题时所需要的态度和方法。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起主导作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要使学生当成功者,促进学生体验快乐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体验创造过程就是让学生在自己观察、实验、猜想、归纳、分析和整理的探究活动过程中,感受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数学概念一是如何形成的,一个数学结论是怎样获得的,以及结论和规律是如何应用的。因此,课堂教学过程应是以学生自主探究为核心的过程。小学生在其学习过程中有表现自己的欲望,也有得到老师和同学赞扬的心理愿望。教师应以赞扬、欣赏的态度来对待学生的学习成果,这是对学生的一种鞭策和促进,让学生成为一名快乐的成功者。
例如:教学“比例应用”时,学生多用一种解法多加5分;在“分数应用题”教学中,对创新解法,以小朋友的名字来命名此解法,这些解法是学生自己发现和创造的,是学生探索的成果,给予赞赏和肯定,给学生以积极的鼓励,使学生获得学好数学的成功体验和自信心,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保持自主探索的热情。
总之,探究学习,学生应是充满乐趣、勇于探究、敢于实践,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会学习,同时使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快乐。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第三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