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艳
【摘要】在幼儿活动过程中,教师的行为对幼儿的成长至关重要,教师的行为应当符合幼儿的成长需求,幼儿教师在幼儿活动中要学会关注、理解、接纳、欣赏、鼓励、支持、尊重每位幼儿;同时要允许、学会等待、合理期望每位幼儿、细心、认真的照顾每位幼儿。以促进幼儿健康的快乐的成长。
【关键词】幼儿活动 教师 教育行为
在幼儿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当如何作为,对幼儿的成长至关重要。根据幼儿到园后一日生活的内容及时间安排,在幼儿活动中教师的行为包括:
一、晨间接待活动中教师的行为
晨间接待幼儿来园是幼儿教师每天都要进行的首要活动。它看起来很平常,但却是幼儿们一天愉快生活的开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晨间接待的环节上对幼儿表现出的情感与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幼儿一天的活动情绪及家长的信任和支持。为了使晨间接待幼儿这项活动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起到积极、特殊的作用,教师在晨间接待时应以积极、愉快、喜爱、耐心的态度,从以下几点为幼儿来园后一天的生活和学习奠定良好的开端。
(一)迎接幼儿
教师在幼儿来园时,应该在一个适宜的位置,如:既可环视室内已到幼儿情况,又可以看到门口幼儿来园,面对幼儿和家长方向,面带亲切的笑容去迎接他们。看到刚来的幼儿和家长时,主动向幼儿和家长问好。亲切的笑容和礼貌的问候会像温暖的春风吹进幼儿及家长的心间,让孩子忘掉不安变得愉快,打消家长的顾虑也让家长变得放心。
(二)与幼儿沟通,认真进行晨检
幼儿在早晨来园时,常带有各不相同的情绪,如:有的焦虑、有的不安、有的愉悦、有的哭闹等等。此时,教师与幼儿的沟通极为重要,如:摸摸孩子的头、拉拉孩子的手、抱一抱孩子、与孩子进行身体的接触,这些行为会使孩子感到老师的亲切,拉近与孩子的距离,即稳定了孩子的情绪,又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了晨间检查,家长看到也会感到满意与放心。
(三)与家长沟通
幼儿入园时,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最好时机。教师应主动向家长询问孩子在家的情况,了解孩子早晨的情绪,耐心倾听家长的嘱托,仔细、认真的与家长交接孩子的衣物、药品。向家长肯定孩子的进步,让家长感受到教师的积极、认真、坦诚和对幼儿的喜爱,增强家长对教师的信任、支持,达到“家园共育”的最佳效果。
二、教育活动中教师的行为
教师是孩子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参与者、支持者和帮助者。教师在幼儿的学习活动中应用积极有效的指导方法确保幼儿获得发展、取得良好教育教学的效果。
(一)根据幼儿发展需求、兴趣及生活经验确定教育活动的内容
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以了解幼儿的需求和兴趣,同时要根据幼儿发展需求、兴趣及生活经验确定教育活动的内容,同时教师还要了解幼儿各个领域、各种类型学习的特点和教育学的途径与方法,有效支持幼儿学习。这样才能充分激发起幼儿学习的动力,在充满兴趣、自主自愿的情况下,进行教学活动,是幼儿接受教育,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基础,最终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准备环境材料
围绕教学内容,鼓励幼儿大胆提出设想,充分根据幼儿自己的兴趣、经验,共同收集、准备足够、适宜的材料与环境,满足每个幼儿的活动需求。
(三)鼓励幼儿参与活动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幼儿主动操作、创造、积极思考、大胆提问及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应参与到幼儿的提问之中,认真、耐心的倾听,采用不同方法激发幼儿的思维活跃性,让每个幼儿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根据幼儿的提问及回答,作出正确的引导。
(四)引导幼儿操作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以幼儿的兴趣、思维、观点来鼓励、引导幼儿自己探索出结果。鼓励幼儿积极动手操作,充分发挥主动性。对于没有兴趣,又不愿意参加操作的幼儿应采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孩子积极参与。对于遇到困难的孩子,应视不同情况给予指导和帮助,不能批评打消幼儿的积极性。不断引导操作活动向正确的、更高水平发展。
三、游戏活动中教师的行为
(一)让幼儿自由选择游戏
教师用支持的态度让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游戏;尊重幼儿的自主选择,给每个幼儿每天上午、下午至少一小时的自由游戏时间,满足幼儿游戏的愿望。教师不干涉幼儿游戏的内容,只创设幼儿自由游戏的空间,提供丰富的玩具材料,允许幼儿按自己的意愿游戏。
(二)让幼儿自主开展游戏
教师支持幼儿自己寻找伙伴,共同商定游戏规则,决定自己的游戏方式。潜移默化的让孩子自主遵守自己制定的游戏规则,达成了让幼儿自主开展游戏的目的。
(三)教师参与幼儿的游戏
教师参与到幼儿的游戏当中,带动其游戏,满足幼儿游戏的愿望,适时地做出正确的引导与帮助,让幼儿享受游戏的快乐,健康发展。
四、生活活动中教师的教育行为
(一)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幼儿
教师应用亲切的笑容面对幼儿,以愉快、稳定的情绪感染幼儿,用温和、生动的语言与幼儿讲话,让幼儿感到老师的热情和关心,消除幼儿紧张、不安的情绪。
在生活当中,教师面对幼儿出现的各种问题、要以宽容、耐心、细心的态度去对待,注意幼儿内心的想法,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而不应以主观、粗暴的态度伤害幼儿的心灵。
(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生活活动中,教师从洗手、进餐、睡眠和盥洗等方面对幼儿耐心的照顾、指导,让幼儿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在小事中善于抓住引导孩子的机会,培养孩子逐步自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公共卫生习惯,走出成人的呵护,学会自我保护,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逐步独立。
总之,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一是要学会关注、理解、接纳、欣赏、鼓励、支持、尊重每位幼儿;二是要允许、学会等待、合理期望每位幼儿;三是要细心、认真的照顾每位幼儿。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健康的成长,快乐学习。
【参考文献】
[1]朱小娟,幼儿教师适宜行为研究[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陈帼媚。学前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3]姜勇,庞丽娟,梁玉华.儿童发展指导[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流焱.学前教育新论[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