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孩子,当心五个误区

2015-05-30 23:37
家庭百事通 2015年10期
关键词:小淘气小宇惩罚

巧用奖惩可以肯定孩子正确的行为,纠正孩子不良的习惯。然而并不是孩子犯的所有错误都需要惩罚,我的原则是“五不罚”。惩罚的目的是教育孩子,帮助孩子明辨是非,约束自己的行为。因此,家长在惩罚孩子前要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孩子的情绪、心理,想清楚什么样的处理措施对修正孩子行为最有效,再决定罚还是不罚,罚到什么程度,用何种方式罚。

看过程,重态度,不以结果论惩处

惩罚的目的是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避免以后再犯。所以,在惩罚孩子之前,我们要了解导致错误行为的原因,重点看事件发展的过程、孩子的态度,而不是一味盯着结果。然后,家长再决定罚与不罚以及罚的程度。

某次单元考试后的第二天,我看到小宇眼圈红红地上学。我一问才知道,因为考试成绩下降,他妈妈生气了,不但批评他,还罚他一个星期不许出去玩。其实,这孩子平时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只要发现作业有题做错,下课会自觉改正才出去玩。他这次考试成绩不理想,纯属发挥不好。

我认为小宇不但不应该惩罚,还需要得到妈妈的宽慰和鼓劲。惩罚不仅不能提高他的学习成绩,还会让他对学习心生恐惧,影响学习兴趣和信心。相反,如果孩子失分的原因是写字潦草,就应该加罚练字。如果是计算马虎、抄写遗漏,则应该加练计算,甚至减少大运动量的游戏让孩子静静心。

在多年教学的生活中,我体会到家长必须坚持一个原则,只批评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孩子;对于付出努力没有成功的孩子,则应该多鼓励、多帮助,不苛责。

首犯不罚,罚屡犯

年龄小的孩子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勇于探索,因缺乏某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总是犯下无心之过。

如果孩子首次犯错,家长就惩罚他,那孩子会担心犯错误以及犯错后遭到惩罚,会变得胆小、懦弱、无主见,凡事不敢尝试,凡事要征求家长的意见才敢行动,这对孩子的发展是一个大障碍。因此,老师和家长应该表现得更宽容一些,对于首次犯错的孩子重点是讲清道理,提醒警告。而对于屡教不改,多次犯同样错误的孩子必须给予适当惩罚,以便让他们明确是非观念。

悔改不罚,罚满不在乎

惩罚孩子的目的是要让孩子知错改错。如果孩子已经意识到自己做了傻事并后悔时,我们大可先不惩罚他们,而是观察他们后续的行为,是否痛改前非。如果孩子只是表面悔恨或者满不在乎,抑或只是一时后悔,事后行为照旧,就应该让他长长记性。

例如,我们班有一个小淘气,下课时他从一个正在写作业的同学身边走过时,猛地按人家的头。看着同学吓了一大跳,他觉得非常好玩。这种行为非常危险,那位同学很可能被手持的铅笔扎伤。我批评小淘气时,他却满不在乎,觉得哪有那么碰巧的事。为了有力地说服他,我上网找了几个这样的案例,还有视频、图片。他看到血淋淋的事实惊呆了,真正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好心做坏事不能惩罚

惩罚孩子要考虑动机,不能仅看结果。受能力和经验的限制,孩子常会好心办坏事。一次,一个学生帮我擦讲桌时,把鼠标碰掉摔坏了。一群孩子大惊小怪,赶着向我报告。我走到教室时,闯祸的孩子怯怯地看着我。我不但没有批评他,还安慰他,表扬他爱劳动,并向同学们解释他不是故意弄坏教学设备的,他才放松下来。这种情况下,我如果批评孩子,只会适得其反,挫伤孩子做事的积极性。

自然教训已足够,专门惩罚可减免

有时候,孩子闯祸,带来的结果已经使他受到足够的惩罚和教训,那么老师和家长就可以“心软”一次。例如,孩子不顾父母不许翻墙的禁令,结果掉下来摔破膝盖,这时父母的搀扶比责骂更有效。

(选自《陪宝贝上小学,走好每一步》,出版:九州出版社,定价:26.00元)

猜你喜欢
小淘气小宇惩罚
神的惩罚
趣味成语故事
Jokes笑话
愉快的暑假
趣味成语故事
一包花生
猜猜我是谁
惩罚
我家的小淘气
真正的惩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