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文素养是培养地矿类院校应用创新型人才不可或缺的因素,而科学、合理设置人文课程体系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关键,要遵循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阐述了高等地矿类院校人文课程体系构建策略,在教学实践中,划分了地矿类人文课程体系的模块,提出了如何实施人文课程体系,旨在增强地矿类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人文课程体系;策略;模块;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1-006-02
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与地矿类专业教育相互结合是地矿类院校素质教育的关键,因此,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体现人文关怀,构建高校和谐校园,地矿类院校必须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遵循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将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构建人文社会科学自身的课程体系。
一、地矿类院校人文课程体系构建策略
根据地矿类院校及学生的特点,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的构建应采取如下策略:
(一)显隐结合策略
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设置不能仅仅局限于单一的显性课程模式,还应充分挖掘隐性课程的作用。因为人的素质包含多个方面,有认知的,也有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任何单一的教育都不可能达到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因此,应当在改革显性课程的同时,重视隐性课程的开发,融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于校园文化环境之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中,得到全面、协调、持续的发展。
(二)主辅相承策略
在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实践中,可以根据各门课程在内容、功能等方面的逻辑关系,将其分为不同的“课程模块”,每一模块内含有若干门相互联系的学科理论知识体系,标明在每一模块内哪些为必修课程,哪些为限选课程、哪些为任选课程。实践证明:地矿类院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造就一批高素质的人文社会科学专业人才,而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素质,因此必修课程不宜太多,应充分扩大学生选课的自由度,以便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设置应遵循“以选修课为主,辅以必修课”的原则。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最大限度地自主选课,独立安排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三)突出重点策略
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的构建,应根据地矿类教育的总体目标及不同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功能和作用,结合企业模式的转变和学生的现实需要,确定若干门主干课程。主干课程的选择,应体现重点性、综合性、全面性的要求,在不同类别的课程中分清主次。如思想政治教育课、能力素质提高课,都是由若干课而构成的体系,应该突出能力素质,重点开设那些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造的课程,如开设社会学、心理学、社交礼仪学、公共关系学,既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又能增强学生对该课程实用性的认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接受教育,自觉地把人文知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四)循序渐进策略
人文社会科学课程需要按照不同门类、不同课程的内容和特点进行设置。不能简单地认为开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就是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不需要考虑开设顺序等问题。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安排要形成系列,按照不断深化、不断扩展的原则构成前后顺序关系,并根据地矿类学生心身发展和不同阶段的教育目标,确定不同阶段的教学内容,纵向连贯,贯穿于高等地矿类教育的全过程。
二、地矿类院校人文课程体系的教学模块
地矿类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体系在教學实践中应由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大模块组成。显性课程模块又可分为不同的子模块,每一子模块承担不同的功能,经过组合后产生整体的预定功能,以实现教学目标。在显性课程的各个子模块中可根据课程的不同作用和地位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规定不同专业及专业方向的学生在每一模块中应当选修多少学分,明确不同模块、不同课程的具体要求等内容。
(一)显性课程模块
教学实践中,显性课程模块需要在教学计划安排中明确课程名称、性质(必修或选修)、时间进度、学时、考核方式等内容。该模块可分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模块(以教育部2005课程方案为例)、人文基础知识课程模块、人文基本技能课程模块、人文社会知识课程模块等四个子模块。依据人文课程体系构建策略,我们对教师的教学实践进行了调查,对不同年级、不同专7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回收问卷678份,回收率为97%。调查结果显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模块最感兴趣的有40人,占5.7%,对人文基础知识课程模块最感兴趣的有431人,占61.2%,对人文基本技能课程模块感兴趣的有120人,占17.1%,对人文社会知识课程模块最感兴趣的有109人,占15.6%。由此可以看出,在四个模块中,学生最感兴趣的是人文基础知识课程模块,其次是人文基本技能课程模块,而最不感兴趣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模块。这一结果,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深思。一方面,我们不能因为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不太感兴趣就放弃该类课程,课程的设置不能仅仅以学生的兴趣为标准。但是,教育者也必须正视现实,必须弄清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不太感兴趣的原因,以便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另一方面,在确保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前提下,应合理地增加学生感兴趣的课程,压缩可有可无的课程,提高教学实效。
(二)隐性课程模块
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但培养人的方式并非仅仅局限
作者简介:肖辉赞(1969.07-),男,汉,研究生,副教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矿业学院党委书记,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党建。
基金项目: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度党建课题(13-1047)。
于显性课程,隐性教育也是人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而隐性教育的作用就是通过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实现的。它包括校园文化、社团活动、学术讲座等形式。其中,校园文化在地矿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是提高地矿类学生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的重要渠道,是完善地矿类学生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地矿类学生适应能力和交往技能、发展地矿类学生人格的有效途径。
三、地矿类院校人文课程体系实施建议
完善的课程体系是确保地矿类院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除了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合理的课程定位和优良的师资队伍外,还需做好以下工作:
(一)组织保障
地矿类院校人文教育的顺利开展必须得到政府、高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进行,高等院校的人文教育問题日益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尤其是地矿类院校的合并与重组,更进一步推进了该项工作的实施。但是,在部分高校尚存在认识不够到位的现象,还有部分院校的领导没有充分地认识到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重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实践表明,加强组织和领导是确保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为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专门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党委书记任组长,成员包括党委副书记及其“两课”教师,设立思想政治理论教研室,不断培训师资,加强力量。为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提供组织保障。
(二)教材建设
在人文社会科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中,必须将教材建设纳入整体规划中,以教材内容改革为突破口,推进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建设。近年来,地矿类院校在人文课程体系建设中之所以能够取得可喜成绩,关键之一就是狠抓教材建设。通过教材的编写,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最新的学科进展及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加切合学生实际,提高教学效果;而且,可以培养一批师资队伍,巩固教学内容。
(三)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教学是人文社会科学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高等地矿类院校要组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通过实践使学生认识自我、体验人生,更深刻地领会人文素质的具体内涵,强化教学效果。在教学中,为了巩固学生所学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学以致用,我们与多家地矿类企业建立了固定的联系。通过调查实践,不少学生写出了具有一定质量的调研论文,目前已有20多篇论文在公开刊物上发表。
(四)改革考核形式
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素养,增强其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因此,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考核不应局限于闭卷考核,要变知识考核为能力考核,将闭卷考核与开卷考核有机地结合起来,适当增加开卷考核的比重。将试卷考核与论文写作、调查报告、案例分析、问题解决等形式结合起来,加强平时成绩考核。更好地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水平。
综上所述,地矿类院校的人文课程体系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与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师资队伍、组织管理等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不能就课程改革谈课程改革,必须将人文课程体系改革置于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之中。否则,就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