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涵
【摘要】《老爷车》是伊斯特伍德导演并主演的美国影片。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分析该影片中美国文化与苗族文化在当代社会的碰撞与融合,指出影片“白人救世主”情结背后的种族主义思想,力求在跨文化交流中,对发现、摒弃错误的文化观念提供指导与参考。
【关键词】《老爷车》;文化碰撞与融合“白人救世主”情结
一、引言
影片《老爷车》的发生地密歇根州底特律市除了是个老牌的汽车城之外,也是个拥有不少来自亚洲苗族移民的城市。影片中的社区曾聚集着白人工薪阶层,但白人渐渐搬走,社区逐渐成为低收入的亚洲移民区,治安较差。影片讲述了共同居住在这个社区的美国白人沃特和邻居苗族人涛一家之间的故事。
主人公沃特是个独居老人,经历过朝鲜战争,心里有挥之不去的战争阴影。他还曾是福特汽车厂的工人,有一辆视为珍宝的1972年的福特老爷车。沃特的邻居是一个迁徙到美国的苗族家庭,其中,一对姐弟与沃特结下了不解之缘。姐姐苏性格开朗,幽默健谈,交往中,逐渐使得性格固执保守又有点种族主义的沃特打开了心房。弟弟涛则沉默寡言,性格懦弱。一次,涛被自己的远房表兄威胁强迫加入当地的苗族黑帮,并被指使去偷邻居沃特的老爷车,但被沃特发现,偷车失败。为了给赎罪,涛给沃尔特打工,却与沃尔特建立了意外的友谊。然而,苗族黑帮不肯善罢甘休,矛盾冲突下,涛家的房子被枪扫击,涛的姐姐苏被强奸。沃特深深自责,为了保护苏、涛并结束这一切,沃特牺牲生命将苗族黑帮绳之以法,并在遗嘱中,将珍爱的老爷车送给了涛。
二、美国文化与苗族文化的碰撞
不同民族间迥异的认识和习惯使得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同文化间的碰撞和摩擦在所难免。影片中,美国文化与苗族文化的冲突有很多体现。
1.生活方式
美国人通常以小家庭生活,子女成年后独立,不再与父母共同生活。影片里沃特是个独居老人,妻子刚刚过世,儿孙不与他生活在一起,只是偶尔前来探望。苗族人通常是一个大家庭生活在一起,人数众多,生活空间拥挤。如,涛一家多代同堂,大家庭共同生活。沃特曾对涛家众多人口挤在一个房子里的生活方式嗤之以鼻。
2.语言
影片中英语和苗语的冲突也十分明显。如,沃特对苗族文化和语言不了解,总是有意无意地将苗族人的英文“Hmong”说错成“Humong”,将涛的名字“Thao”说错成“Toad”,将涛的朋友苗族女生的名字“Youa”说错成“Yuam”。这显示出沃特对苗语的不尊重,也反映了他的种族主义思想。同时,苗族人对英语也存在着排斥。如,涛一家人中只有苏、涛姐弟会讲英文,他们的妈妈、奶奶等长辈都不懂英文。再者,因为同社区的苗族老人不懂英文,当他请求沃特让涛帮他清理蜂窝时,只能通过自己的小孙女讲英文跟沃特沟通。
3.财产观念
美国人的财产观念非常强。一方面,侵犯财产就是侵犯本人,另一方面,财产象征着人格和地位,所以他们非常重视财产的维护、修理、保养等。例如,影片中,沃特的房子外墙粉刷很好,门前的草坪修理十分整齐;当黑帮来骚扰涛并且无意中闯进了沃特的草坪时,他拿起了枪捍卫自己的草坪,虽然此举顺带救了涛一家,但是沃特本意只是捍卫自己的私有财产。对苗族人来说,财产观念就没有这么重。如,涛家的房子外墙掉漆嚴重,草坪杂草丛生,沃特对此嗤之以鼻,但涛一家对此却不甚在乎。
4.宗教信仰
美国人大多信仰基督教或者天主教等西方教派。基督教元素在影片中有很多体现。例如,电影开头和结尾的两个葬礼都在教堂举行,沃特赴死前找神父忏悔等。苗族的主要信仰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形式,苗族传统社会迷信鬼神、盛行巫术。例如,影片中苗族巫医为沃特看相。
5.固有偏见
跨文化交际中,固有的偏见会对交往产生消极影响。影片中,沃特有种族主义思想,对苗族文化知之甚少,而且存在大量偏见。例如,他认为苗族人是生活在丛林的原始民族,认为苗族人是会杀活鸡祭祀,吃狗肉的野蛮人。
三、美国文化与苗族文化的融合
文化有碰撞就有融合,在碰撞的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了解,一定程度上相互妥协,相互接受,相互融合,达到文化冲突的部分和解。
1.沃特与苏、涛的交往
一开始沃特对苗族人并不看好,也不愿与他们有所牵扯。但是当他开车路过看到苏被黑人混混欺负时,他挺身而出,不仅救了苏,而且还与苏交谈,从而对了解苗族人有了一定了解,消除了一些固有偏见,这是影片中两种文化融合的开始。
文化融合的进一步发展是在沃特生日那天。苏邀请沃特参加苗族人的聚会,借此契机,沃特对苗族人有了更加深入了解。他理解了苗族人吃狗肉的习惯;喜欢吃美味的苗族食物;知道了与苗人交往不能摸头,不能直视对方眼睛;知道了苗人傻笑的含义不是嘲笑而是表达一种不安、尴尬和紧张;对上帝信仰都并不虔诚的他,还接受了苗族巫医对他的看相;而且,他还非常享受苗族大家庭成员之间和睦融融的氛围和互相关怀的深厚亲情。从这些可以看出,在与苏的交往中,沃特所代表的美国文化进一步的向苗族文化敞开心扉。
两种文化真正地握手言和发生在沃特与涛的交往过程中。虽然两人的初遇并不愉快,但后来的相处就变得温情许多。在涛为沃特工作赎罪的过程中,两人开始相互了解,建立友谊。沃特为涛树立榜样,成为涛人生的楷模,教会他如何得体地与人交谈,帮助他找份工作用双手养活自己和家人,鼓励他去追求自己喜欢的女孩,教导他并与黑帮划清界限,把握自己的人生,成为一个真正的美国人。
沃特之所以愿意帮助涛去适应美国社会,是因为沃特在心里承认了苗族人在美国社会的存在和地位,愿意使美国文化与苗族文化和谐地共同发展。同时,这一点也表面,两种文化在影片中实现了真正的和解,相互融合。
2.两个葬礼
影片最开头无疑是两种文化间对立冲突最鲜明的部分。在影片最开始沃特妻子的葬礼上,参加葬礼的亲朋好友清一色都是美国白人,没有其他种族的人出现。沃特夫妇虽然生活在亚洲移民社区,但却没有与他们的亚裔邻居有任何往来。不仅如此,葬礼进行的过程中,涛来向邻居沃特借电缆,不但被拒之门外,还遭到了沃特言辞上的侮辱,这些都体现了严重的种族隔离和文化隔离。
然而,到了影片的最后,沃特的葬礼上不仅有他的儿孙亲人,白人朋友,还出现了除白人以外的苗族人——涛、苏一家。从两个葬礼情况的鲜明对比之中,不难看出美国文化与苗族文化之间拉近的距离和谐的共处。
四、“白人救世主”情结背后的种族主义
1.“白人救世主”电影
“白人救世主”题材的电影讲述的故事情节一般是白人对有色人种的拯救。有色人种通常被描绘为低收入人群,备受其他白人的压迫,或者因为自身原因而深陷生活的困境。当“白人救世主”走进他们的困苦生活后,会迅速对他们产生同情,并且想尽一切办法来解决他们的困难,并最终成为他们生命中至关重要的救星和英雄。其中,“白人救世主”通常是男性,常常無法很好地适应自己本身所处的社会环境,直到遇到需要帮助的有色人种之后,通过一定的努力,既完成了对处于困境的有色人种的拯救,也实现了自身的救赎和人生的升华。
影片《老爷车》正是一部典型的“白人救世主”电影,沃特便是“白人救世主”。影片中,沃特处于暮年,妻子去世,他独自居住,性格古板固执,与儿孙们关系并不融洽,情感十分孤独,似乎是一个生活上的失意者,直到他遇到涛一家。涛是个苗族少年,性格懦弱,一事无成。沃特出现,帮助涛找到人生方向,找到体面地工作,教他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美国人。并且,影片最后,为了给涛一家复仇,并避免涛的手上沾上鲜血,沃特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将黑帮绳之以法,不仅保护了涛一家人,也给予了涛一个光明的未来。“救世主”沃特用生命拯救了无助的有色人种苗族少年涛,同时也达到了自己人生高度的巅峰,实现了人生价值的最大化。
2.“白人救世主”电影的问题
许多人在看《老爷车》这部影片的时候,都被沃特死去的场面深深震撼,感动不以,甚至落下眼泪。作为2008年度的最佳电影之一,影片本身无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伊斯特伍德本人也收获了各方赞誉。然而,在影片光环的背后,也存在让人无法忽视的阴影,因为,作为一部典型的“白人救世主”电影,影片本身是存在问题的。
普遍来讲,此类电影存在的问题是将有色人种的形象刻画地过于无助、软弱、可怜、被偏见和环境所禁锢而无法仅凭自己的能力来解决问题、走出困顿,必须要有一个人——“白人救世主”来帮助他们。这个“救星”会鼓舞他们,会教导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而这一切,都是仅凭有色人种自己的努力无法实现的。本质上,些电影虽然利用了有色人种的故事,但是并没有从他们的角度出发来讲故事,而是讲述了拯救他们的“白人救星”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有色人种的功能只相当于催化剂,被用来促进“白人救星”学习人生经验,完成人生旅途,达到人生巅峰。
尽管如此,不仅有很多白人喜欢“白人救世主”题材的电影,连好莱坞、奥斯卡也对这种类型的电影十分钟情。因为这些电影为白人编织了“白人救世主”的神话,实现了白人的“救世主情结”。一方面,这些电影将白人刻画成仁慈、万能、神圣、有牺牲精神、勇敢无畏的救世主,把白人变成拯救有色人种于水深火热的英雄;另一方面,“白人救世主”电影可以减轻白人内心的愧疚感,把白人描绘地不再是压迫者、剥削者,而是救星,是来解救有色人种脱离白人过去对他们所造成的压迫的英雄,使白人产生良好的自我感觉。
《老爷车》的问题也正是在于此。影片仅从白人沃特角度出发看待世界、思考问题,选择性忽略苗族人涛一家的视角与观点,过分弱化其他种族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发展能力,这种视角本身就是种族主义的体现,是十分错误的。
五、结语
文化的差异虽是导致文化冲突的重要因素,但是在美国社会,种族主义才是跨种族、跨文化交流的根本障碍。虽然影片《老爷车》看上去像是在揭露美国种族歧视的社会问题,批判种族不平等的社会现实,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影片实际上是白人为自己编织的“白人救世主”神话,蕴含着荒谬的“白人救世主情结”,而影片所采用的这种视角本身就是错误的,是种族主义思想的体现。因此,只有消除种族偏见,摒弃种族主义思想,才能真正实现美国白人文化和其他种族文化间的和解与融合。
参考文献:
[1]李廷贵等主编.苗族历史与文化[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
[2] 张璐.文化冲突与文化和解——美国电影《老爷车》的跨文化分析[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2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