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余秋雨《文化苦旅》在中国近代文化散文中的作用

2015-05-30 17:02:54吕清慧
东方教育 2015年10期

吕清慧

【摘要】用古时的话来说,这是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行为,他充满了入世的精神,余秋雨对它们的探讨和追求以及相关的思考和启悟,完全充满了当代知识分子入世的精神,敢想敢为的作风。

【关键词】有思想;有力量;有艺术

余秋雨的文化散文,起源于他的《文化苦旅》,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它拓宽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散文的走向,帮助散文走出困境,给当时的散文注入生氣与活力。他以学者的心灵,学者的目光来审视山水风物,品评历史精魂,以潜扬的思想和开阔的格局而取胜,充分反映了中国社会急剧转型时期,知识大众和青年学子寻觅和重新打造中国山水风物和历史文化的心理向度及精神需求。因此,一个散文有壮气、神气、乃至当仁不让的余秋雨,便鲜明的矗立在当代中国文坛和读者面前。

余秋雨文化散文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面对历史、面对文化、面对山水、面对文明时内心真切而痛楚的声音。这种声音和思考不是空泛的,而是带着实质性内容的;不是粗浅的,而是深入的;不是虚假的,而是诚实的;即使他不可能超越古人今人的智慧高度,他也尽量要在这里挖掘出属于自己的独特认识和理性的剖析来,并赋予它新的价值,他把自己一个人置于当下,且把目光穿透历史,从历史中寻找现实的对应,从而找出自己的支点。

第二、艺术的价值和个性的价值。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带有相当高的艺术含金量,短的文章不说,长的文章他能够善于在这种较长的篇幅里面,通过一二三四几个章节,阐发他的思考,而且在这些篇章中,有时善于制造戏剧性的场面和对话,通过这些场面和对话来具体化、艺术化,冲淡理性的枯燥,增强感染力,加以布局得当,安排合理,遂成浓墨重彩之华章。这就使得他的文化散文不同于一般人的纤弱无力的、苍白空洞的散文。

第三、余秋雨的文化散文适应了一个时代转型的需要、社会转型的需要。在此之前中国文化一度失落到了必须重建的程度,重建便意味着重构和变革,他的文化散文出现,恰好有助于破除这种困境,使人目光为之一亮,也因此领风气之先,开创了一条新路。

第四、余秋雨文化散文也为这个时代留下了它的声音,留下了一个知识分子传承和构建文化的榜样。无论他被攻击文革的不“忏悔”,还是被指斥为文化明星,还是伪行走文学,这些无一例外都为他的散文做了宣传和造势,攻击有时候反而是替人做宣传的最好武器,是免费宣传和广告。余秋雨的散文就是在这些是是非非当中,更加体现了他的独立思考,他的自由精神,在清浊交错中呈现了自身的立场,彰显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声音、尊严,人格思考的力量和向度。无论怎样说,余秋雨总是一个有思考的、有良心的、有建树的中国知识分子,他把自己提高到了这样一个地位,即使他自身努力所致,也是社会环境所造成的,更是被他的对面力量所逼成的。因为越逼他,他越往上走,这也就是余秋雨不断超越自身,不断地突破自己所取得的艺术成果。

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在社会上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现象。它跟别的文化随笔不一样,别的文化随笔可以骂社会,批判社会;可以骂专制,批判丑恶;可以骂腐败,批判罪恶;可以毫不留情地抨击和批判社会的弊病,甚至很偏激,可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即使是批判的,也是一种正面的、温文的、而不是声色俱历的、锋芒毕露的批判,更是一种娓娓到来侃侃而谈的批判,一种不露声色的批判,一种商量性的批判,而不是那种端起架子来,攻势凌厉的、不容置疑的批判,他是一种构建更多于破坏的高层次的批判,所以这一点,特别赢得了社会大众的认可。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对社会和文化的反思及批判,实在是比一些人对之凌厉偏激的批判来的更高明和更巧妙。

余秋雨能将自己的散文写到此种程度,实在也是一个奇迹,靠的是他多年的心血、多年的思考、多年的积累和对文化艺术的热爱及探求,这不能说跟他毕生的行走,思考有关,他已经到了随便写点什么就能写点什么的程度,他通过散文把自己塑造成了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我们由此可以看出,他在这样的过程中,也是自己把自己的才力逼发出来了,所以他的散文风行天下,并不是不可理解的。

《文化苦旅》是作者的一部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类文学评奖中获得首奖,其中《道士塔》选入人教版中学教材,此外《白发苏州》、《江南小镇》、《风雨天一阁》、《青云谱随想》、《上海人》、《笔墨祭》、《牌坊》、《庙宇》等,作者依仗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下的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余秋雨走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这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用心思细腻的笔触,为这趟巡视华夏文化的“苦旅”写本书!它不甘甜,因为里头有太多不忍与亲身体验的辛酸.苦苦的味道,为这本纪录中国千年文化的书,多写了一道滋味.未看过《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会想到,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在它们的背后会有如此深层的涵义;而作者运其妙笔,以干净漂亮的散文组合,使它们成了一篇篇让炎黄子孙惊醒的文章。

走进书中的情境与思考,我们不禁严肃起来。像一群被流放的士子,流放到一块不甚熟悉的土地,迫使我们不得不因那历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终于我们眼前出现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石像、壁画依然不言,我们静静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来的变迁。千年前第一刀划下,就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一串钥匙把守了这千年的敦煌,却任其流落到外人手里,而中华子孙却也将之弃而不顾,那一马车一马车的文物输往外国。而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满意义的洞窟,它并非炫丽的外表引起大家的注目,而是因为它已成为一种仪式的、人性的、深层的蕴藏。我们在这儿看到美,看到宗教的天地,尤其看见它是中国文化千年的标本。

“浅渚波光云彩,小桥流水江村”这副楹联道尽了江南小镇的魅力。江南小镇它不是经由大自然雕琢出的自然山水,而是属于华夏古老文化的人文山水。我们不曾到过此处,但书中的江南小镇却给予我们一种回到家中那般自在,难怪历年来,许多文人遇到政治不清明或人生不得志时,便会到此隐居起来,虽在荒山结庐有着生活上的麻烦,但“大隐隐于市”便成了文人来江南隐居的最好推力。因为古代中国给文人发展的空间实在太狭隘了,逼得他们除了隐或许只有一死,与其这样让自己的雄心壮志陨落,他们会选择沉潜,待有朝一日能东山再起。

总之,余秋雨文化散文的出现,完全可以说是一种时代的必然,是一种文化的必然

参考文献:

[1]《山居笔记》余秋雨著,文汇出版社。

[2]《文化苦旅》余秋雨著,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3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