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薇薇
大学生“中国梦”系列微电影拍摄暨征集活动,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共青团北京市委指导,大学生杂志社和首都互联网协会主办。此活动从2013年12月12月启动,历时1年半,分为示范单元和竞赛单元两部分。示范单元由主办方组织北京四所高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组成八个大学生团队制作出《晶莹》《路灯下》等8部微电影。8部剧中的主人公原型选自历届的入围“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他们或刻苦钻研、创新创业,或热心公益,或身残志坚、自强不息,或孝老爱亲、见义勇为,是当下青年的楷模。比如《工科天团》取裁复旦大学的5023宿舍,2010年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集体),他们开设5023大讲堂宣传科技知识,开发“单词随意背”等软件,制作寝室智能监控系统;比如《找北记》中的季阳培,原型是北京大学的裴济洋,2011年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他在春运高峰时用哲学的智慧研究并破解一票难求的问题,被誉为“春运活雷锋”和“北大售票帝”;比如《晶莹》中捐献眼角膜的佳莹,来自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特别奖,把爱和光明留给人间的李莹。
为了拍摄出好看的微电影,讲出当代大学生最真实生动的追梦故事,8个示范团队里的大学生们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为出精品而苦战。在5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反复开会讨论剧本细节、拍摄方案,数次实地走访,挖掘人物背后更鲜活的故事,让剧情更加完善。同时,他们也收获了感动,对“青春勇担当”的中国梦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对于这8个大学生制作团队,120多位剧组人员,近500名角色扮演者和群众演员来说,此次微电影的拍摄制作也是他们“接力梦想”的过程。
清华大学的《侧耳倾听》团队,为了达到最好的置景效果几乎跑遍了北京城,为了找到合适的演员,短时间里几乎动用了身边所有关系,比如剧中的小男孩是学妹的高中老师的儿子,集中拍摄时工作人员每天只睡三四小时。中国传媒大学的《工科天团》团队用快节奏的剪辑带情绪,在微电影里呈现的5023寝室,轻松有趣又青春励志,然而拍摄却并不轻松,因为夜戏多,熬大夜干通宵成了家常便饭。夜戏中爬楼梯追车的戏,摄影老师跟着上下跑了不知道多少遍。在一场需要光脚跑的戏里,演员踩到玻璃受伤了,也坚持演完才停。最早提交作品的北京电影学院《造梦方程式》团队,拍摄的故事以荣获2012年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的“湖南大学赛车创新团队”为原型,15个北电学生为此放弃了各种假期,从寒假找演员、研究剧本,到利用清明小长假坐火车1500多公里去长沙采访,与赛车队吃在一起住在一起,最终利用五一假期一气呵成完成所有制作。
学生导演范向南这样写道:“我们在湖南大学与他们一起住一起吃,亲身体验他们的生活方式,并深刻挖掘他们创作赛车的动机,以及他们的人生梦想和目标,在这基础上,我觉得有必要重新去修改剧本。”而这些修改,并不只是戏剧冲突这类专业技术效果上的调整,更融入了他们对人物角色、对社会的深刻思考:“现在的大学生很多都没有梦想,他们很迷茫,有的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选择了出国、考研这些手段来逃避社会。”“队长不仅是梦想坚定的人,他还帮助舍友找到了梦想,这是很伟大的事情。”“在和指导老师沟通后,他也希望反映当下车队学生的状态,而不是总提起过去的成就。”这些背后的种种努力让8部示范影片有了更加真实的生活气息和青春活力,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就像学生们在“中国梦”微电影座谈会上所说:希望这些故事能让大家体会“中国梦”的思想内核,大家一同努力,共同构建我们的共同的梦想。
竞赛单元共征集到15个省(市、自治区)36所高校的304部微电影作品。经过两轮评审,专家评委从参赛影片中评选出20部入围优秀作品,在大学生杂志社官网(www.chinacampus.org)进行了为期20天的网络投票,最终根据终审委员会的评审和参照网络投票情况评选出《星空日记》、《青春牧歌》、《毕业生》、《粉笔印》等10部影片为“十佳作品”。这些作品内容积极向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以“接力梦想 青春勇担当”为创作主线,内容涉及求学、求职、支教、服务三农、基层建设、友情、爱情、亲情等,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不同角度展示了青年人们对国家梦、民族梦、个人梦的执着追求和憧憬,展示了他们在追梦过程中的蓬勃朝气和活力,是大学生自己拍自己的中国梦的真实写照。
这其中有的作品作者是专业院校的学生,比如北京电影学院的《信任危机》,是该校第一部动画参与混合叙事的微电影作品。讲述了一个酷爱演戏却不会演戏的大学生混入剧组,却不幸掉入戏头老巢,故事荒诞搞笑,却不乏真实和感动。还有北京大学的《时间贷款》《园梦》、中国传媒大学的《青春牧歌》、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希望有个如你一般的人》等,在专业手法上都可圈可点,很多幽默的对白带着浓厚的青春气息。
有的是非专业院校的学生,用并不太好的设备和不算完善的技术制作完成,内容却非常贴近大学生活,也不乏一些亮点,感人之处。比如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印刷学院等工科院校的作品,像《别忘了,我们的梦想》,讲述的是好友之间的追梦故事:高中共同许下实现机器人梦想的承诺,上大学后,其中一个好友因沉迷网络游戏忘记了他们的梦想,直到一次冲突重新唤起。还有很多技术和经验有限的参赛学生,采用了纪录片这类更容易上手的写实手法来展现他们对中国梦的理解。《金磊的星期舞》记录的是北师大的舞蹈社团,《粉笔印》记录的是北京科技大学乡村教师中国梦实践团。尽管某些作品难免稚嫩,但对于一些非专业院校的非专业学生来说,微电影作品收获了难能可贵的经验和成长。在报名表里,有参赛选手这样注明:他们的梦想是“让更多的人看到大学生眼中和心中的中国梦”。
还有的是高校集中组织学生参赛的作品,比如中国政法大学的官方组织拍摄的《法大学子的追梦故事》。为了参加此次活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还专门举办了“中国梦”系列微电影创作大赛培训会,利用暑期为22份来自全校14个院系不同年级的报名团队做指导,将90后大学生对梦想与青春的感悟通过微电影或短片的形式展现出来,最终提交了《毕业生》、《大记者》等八部影片。
另外,此次活动还吸引到一些社会专业人士参赛,比如贵州电视台李元导演工作室的《再见之约》、《两人餐桌》,云南某影视文化传媒公司的《少校村官》,独立电影人的《我所理想的生活》等较为成熟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