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课证融合、技能递进提升”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015-05-30 10:48:04张成武
职业·中旬 2015年10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改革

张成武

摘 要:会计专业以培养会计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以会计从业资格、初级会计师证书培训为专业教学的拓展内容,以会计模拟实训和顶岗实习为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形式,对接能力培养与资格证书培训,在课程设置上加大课证融合的深度,形成了“课证融合、技能递进提升”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重点论述了如何实施“1234工程”,推进会计专业“课证融合,技能递进提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关键词:会计专业 人才培养 改革

2013年4月,自笔者所在学校开展示范校建设以来,会计专业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主线,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以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改革为核心,通过实施“1234工程”,推进“课证融合、技能递进提升”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迫切需要“课证融合”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的自主扩招,会计及相关专业的人才大量涌入社会,给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带来了新的困难与挑战。主要表现为:一是学生对口实习难。财务会计岗位是单位的核心机密岗位,学生很难真正接触到企业的真实账务。二是毕业生对口就业难。学生毕业时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方能上岗,而从业资格考证难度大,通过率低。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所在学校根据会计从业人员职业岗位要求,经过深入调研和反复研究,积极探索和实践“1234工程”,构建了“课证融合、技能递进提升”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探索“1234工程”,培养合格会计从业人员

“1234工程”的“1”是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主线,贯穿教学全过程;“2”是课证融合,即将从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与教学内容两者有机融合;“3”是“三层循环”,即工学循环、教学循环、学练循环;“4”是“四个阶段”,即根据会计专业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将整个教学过程划分为认知训练阶段、技能训练阶段、考证训练阶段和跟岗训练阶段。通过实施“1234工程”(见下图),有力地推动了“课证融合、技能递进提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解决了从业资格考试过关率低的难题,提升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图 “课证融合,技能递进提升”人才培养模式示意图

三、校企深度合作,实施“1234工程”

1.编制开发“课证融合、技能递进提升”人才培养方案

笔者所在学校于2013年7月启动了《会计专业教学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编制工作。在行业企业调研、校内外专家研讨论证的基础上,通过全体专业教师的共同努力,完成了《标准》的开发编制工作。2014年3月,《标准》通过了安徽科技贸易学校会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的审定。

2.修订“课证融合、技能递进提升”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和课程大纲

按照《标准》总体要求,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考证课程融入课程体系,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12门项目化《课程标准》和《课程大纲》,构建了专业课程实训、专业综合实训、岗前岗位实训递进式实训教学体系,将实训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教中学、学中做、做中教,实现了理论课程实务化、实务课程实训化、实训课程岗位化。

3.做实“三层循环”,完善“四个阶段”

(1)“三层循环”:一是工学循环,即在第三、四学期利用双休日组织学生走进学校附近义乌大市场中的小微企业,了解企业实际需求,接触企业真实会计岗位,然后再回到学校进行教学;第五、六学期安排学生顶岗实习、跟岗训练,直至毕业,按照“工作—学习—工作”的流程,实现工学循环。二是教學循环,即通过对会计岗位群的调研分析,按照企业会计工作岗位流程,由教师与企业专家共同开发项目课程与教学资源,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专业课程体系。每年安排专业教师参加企业实践1个月以上,获取企业真实业务资料,将课程教学内容与会计岗位需求对接,教师按照“课程教学—企业学习—课程教学”的流程,实现教学循环。三是学练循环,即由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合作编写校本实训教材,将企业真实会计业务等融入学生的技能训练中,按照“学中练—练中教—练中学”的流程,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学练循环。

(2)“四个阶段”:将整个教学过程划分为认知训练、技能训练、考证训练和跟岗训练四个阶段。认知训练阶段主要强化企业环境认知、财经法规认知、会计基础认知和会计电算化认知,提升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认知能力。技能训练阶段主要训练珠算技能、点钞技能、传票翻打技能、收银技能、数字书写技能和会计票据填写技能等,提升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考证训练阶段主要是分项目分阶段强化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基础会计和会计电算化三门课程的考证训练,提高学生从业资格考证过关率。跟岗训练阶段主要是在顶岗实习期间安排学校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对学生进行跟踪管理、训练指导,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自示范校建设以来,围绕“三层循环、四个阶段”课程体系改革,学校陆续开发了6门精品课程,其中,基础会计、网络营销、会计电算化3门课程已成为安徽省精品课程;财务会计课程已通过省级立项;与企业合作开发校本教材3部,公开出版发行教材1部;开发微课程6个。

4.加强校企合作,构建新型合作模式

学校与广州福思特科技公司共同开发了3套会计教学软件,与合肥九方税务师事务所等4家财务公司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制定、教材开发等方面开展了全方位的合作,与中粮米业(巢湖)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在教师企业实践与培训、学生顶岗实习等方面开展紧密合作,与安徽华运集团蚌埠华运超市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企业合作开展“冠名班”的培养。

5.加强实训室软硬件建设,构建岗位导向的现代化“会计仿真”实训教学体系

会计专业核心课程教学采用以模拟实账操作(会计仿真)为主的项目课程教学模式,会计专业知识、会计技能学习结合会计岗位工作流程来进行,以会计职业能力表述为课程目标,重点关注学生能做什么而不是知道什么;以工作岗位任务为参照点和教学内容,重点是教会学生如何完成岗位任务;以会计岗位(项目)为载体,重点是让学生在综合化(会计仿真)情境中完成学习任务。学生从一张原始凭证、一页账簿、一张报表做起,不仅掌握了财经理论和会计准则,更精于实际操作,实现了实训目标和就业目标一致的职业性要求。

笔者所在学校的会计专业共建有8个标准实训室,其中模拟超市、模拟财务公司、手工账等实训室均按企业业务流程规划布局,充分满足了学生专业实训的现场操作要求。

四、健全三个机制,保障“1234工程”顺利实施

1.健全资金保障机制

笔者所在学校是省属财政支持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省财政每年都从预算中分配50万元以上的资金支持会计专业软硬件建设。学校还制定了会计专业建设与发展的长期规划,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为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2.健全师资培训机制

学校建立了教师专业成长分层分类培养机制,从组织、制度、经费等方面加以保证。在建设期内,每年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为期1個月的企业实践活动;4名教师参加了国家、省级骨干教师培训;8名教师参加了同济大学举办的骨干教师素质提升培训;17名教师参加了厦门网中网公司会计教学软件、动画电影课件制作等培训。通过培训和企业实践,37名专兼职教师全部成为“双师型”教师,打造了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保障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顺利实施。

3.健全实训保障机制

会计专业是省级重点实训基地,建有8个功能完善的标准实训室。在建设期内,新建校内实训基地340平方米,投入资金154.5万元,新建实训室2个,新增教学软件12套,扩展实训功能48项,新增校外实训基地6个,为实施“1234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实训保障。

五、“1234工程”结硕果,“技、率”双提升

1.技能赛场展风采

2013年至2015年度,笔者学校的学生连续三年包揽了蚌埠市中职技能大赛会计电算化和手工账项目团体和个人一、二等奖。2013年6月,学校学生杨洋在省级比赛中获得个人总分第一名,代表安徽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个人三等奖。2014年、2015年学校学生获得了安徽省会计手工赛项团体一等奖,5名学生获得了会计电算化赛项二等奖。两年来,通过实施“1234工程”,学生考证通过率进一步提高,三年制学生考证通过率从2013年的不足20%提高到了50%。

2.会计岗位显身手

学校毕业生主要在蚌埠地区中小企业就业,主要岗位有出纳员、收银员、仓管员、统计员、会计核算员和办税员等,学生良好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两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学生对口就业率也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很多学生已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

3.专业改革成示范

在示范校建设期间,学校制定的《会计专业教学标准》被多所兄弟学校借鉴和参考,省级专业带头人王支宝老师作为全省支持金寨县职教中心筹建专家组成员参与该校会计专业建设,专业带头人陈红雨老师参与全省对口高考会计专业技能测试大纲编写工作。学校连续六年承办蚌埠市会计技能比赛:2014年11月,成功举办了全省技能大赛经验交流会,多所学校的会计专业同行到学校参观交流;2015年,成功承办了安徽省职业院校(中职组)会计技能比赛和企业信息化沙盘选拔赛;安徽第一轻工学校等十余所学校来学校交流学习,在蚌埠地区形成了“学会计到科贸”的良好口碑。

六、体会与思考

通过实施“课证融合、技能递进提升”的“1234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了考证过关率,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2014年5月,安徽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由一年一考改为每月均可报考。这一改革给专业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实行“课证融合、技能递进提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信心。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和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服务。

(作者单位:安徽科技贸易学校)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改革
改革之路
金桥(2019年10期)2019-08-13 07:15:20
改革备忘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8:35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2:22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6:03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1:08
改革创新(二)
对会计专业教学的思考
基于云计算构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对外经贸(2014年1期)2014-03-20 13:58:19
瞧,那些改革推手
传记文学(2014年8期)2014-03-11 20:1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