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病,你知道吗

2015-05-30 16:26全鑫
中老年健康 2015年11期
关键词:对号入座搜索引擎网络时代

全鑫

搜索引擎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靠网络盲目自诊,看病先检索,总把病往最坏的方面想……网络时代衍生的“百度病”正在扩散。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心理现象呢?为此,本文特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理科祖思博士,为我们诠释“百度病”背后的心理诉求。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现如今,搜索引擎已经渗透到我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查病、防病、咨询病都会上百度,当下渐渐流行的“百度病”其实就是网络自诊自查的现象。不少网友有了病痛,第一时间不是上医院、看医生,而是先上网“百度一下”,看看网上怎么说。有些人还按网上检索后的说法对号入座,甚至会因心理暗示而感觉身体不适。

“百度病”究竟因何而来?祖博士解释说,心理层面上,百度病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转移,二是自我关注。例如一些人是因为自己对现实感到不满,继而将注意力转移到身体上。比如工作上自认为已经尽力了,但仍被领导批评,不仅没有得到预期的赞美,反而受了委屈。工作上遇挫,心灵也受到了创伤,便试图通过寻找疾病的方式来转移注意力,以求让自己的不足得到合理的解释。转移的另一个好处是有些人因为生病就不需要再去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了,还能获得认可和安慰,也叫继发性获益。自我关注的人常常是由于童年受到了忽视或者被过度关注,前者通过过度关注弥补童年的创伤,后者则是沉溺于过度关注的模式。而两者都是利用身体的不适,来博得更多人的同情和关注。

只有摆脱负性情绪,改善心态,才会真正改变自身行为。怎样才能摆脱“百度病”呢?祖博士给出了如下建议:

充实业余生活,不要为自己贴上宅男腐女以及不善于交际和改变的标签。强大的社交网络有助于促进身心健康,应适当增加社交活动,不喜欢也要尝试改变。其如同孩子学习走路,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多为自己培养兴趣爱好,如与亲密的朋友一起旅行、运动,通过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来开阔视野,多与自己关注的人交往,逐渐摆脱过度关注自己的心理需求。

记录心情日志。国外有调查显示,心情日记可以有效地改变我们认知和情绪。将每天发生的不开心的事情记录下来,并分为三栏描述:第一栏记录不开心的事件,例如“领导批评我”;第二栏记录自己对事件的想法,例如“领导认为我能力低下”;第三栏记录自己乐观积极的想法,比如我只是这件事没干好而已,领导对我的总体评价还是好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就会发现内心已经慢慢发生了改变,当负性情绪再次出现的时候,会主动提醒自己,我可能又把问题想偏了,事实根本就不是这样的。

替代宣泄。当受了委屈又无处发泄时,可用枕头粘贴对方名字或是套上相似面具,将自己不能当面说的话表达出来或用拳头进行发泄,第二天就又可以精神饱满地工作了。

若通过以上办法均不能改善情绪,就需要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也许是童年的创伤导致自身对于某些问题或想法不能释怀,但每个人情况不同,心理医生会通过专业的谈话或其他心理治疗,对当事人进行更深层次的沟通交流并加以分析,最终给出相应的建议。比如成人后的暴力行为、自卑、没有耐心和安全感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可能是由于父母的感情不和,从小常被忽视,父母没有或很少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而导致的。

当人们衣食无忧,不用为了生计而奔波后,适当关注自己身心的需求是正常现象,无可厚非。但网上信息良莠不齐,如果真的有看病的需求,也不要盲目对号入座,还需请专业医生诊治。

在我们身边,不少人习惯依赖搜索引擎寻求答案。出门要搜线路,吃饭要搜餐馆,购物要先网络比价……毋庸置疑,网络是把双刃剑,它在带给我们便捷的同时,也会让我们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有所退化。重要的是,网络时代千万不要迷失了自我。

猜你喜欢
对号入座搜索引擎网络时代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一场网络时代的围殴
对号入座清夏火
网络搜索引擎亟待规范
网络时代
Nutch搜索引擎在网络舆情管控中的应用
基于Nutch的医疗搜索引擎的研究与开发
广告主与搜索引擎的双向博弈分析
网络时代“人”的再发现
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