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笑
教学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嫦娥奔月》,我这样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片段一]
师:指名朗读词语。
生:朗读词语。(将“接济”的“济”读成三声。)
生:“接济”的“济”应该是四声。
师:让我们来请教身边的小老师——字典(出示字典中两种不同读音时的不同意思)
生:读(jǐ:多用于地名; jì:救,(对事情)有益)
师:你能根据意思来确定接济中“济”的读音吗?
生:我认为应该读第四声。
生:我同意刚才那位同学的观点。
师:我们根据多音字的不同意思,一下子辨别出字的读音,读词语。
生:齐读词语。
[点评]
个别学生在读“接济”时,往往会把“济”读成三声,如果此时教师生硬地告诉学生,在这里“济”的读音是四声,也能达到正确朗读词语的目的,但是学生并不理解读三声和读四声的区别和意义,语文课堂上不应这样模糊地指导学生,在这一教学片段中,充分利用了身边的无声老师——字典,通过出示字典上两种不同字音下的不同意思,来引导学生探究:这里该怎么读?对照字义,学生恍然大悟,不仅正确掌握了字音的读法,而且知道为什么这样读的原因。同时,善于用好字典这一点拨也渗透了学法指导。
[片段二]
(课件出示文中一句话:“后羿的妻子嫦娥,是个美丽善良的女子。她经常接济生活贫苦的乡亲,乡亲们非常喜欢她。”)
师:谈谈你的理解。
生:我感受到嫦娥善良美丽。因为他经常“接济”乡亲们。
师:你能想象嫦娥是怎样接济贫苦的乡亲们的吗?
生: 王家没粮食了,小孙子饿得直哭,嫦娥知道了,赶紧送去粮食。
生:李奶奶病了,嫦娥知道了,就立即买药送去。
生:赵大爷没有儿女,穿的衣服已经破了,嫦娥自己买布给赵大爷做衣服。
------
师:这种给以物质上的具体援助,就叫——“接济”,像这样事例说也说不完,善良的人总是最受欢迎。你能读出这种喜欢吗?
师:偶尔帮助别人我相信大家都能做到。
生:老师,嫦娥与我们不同。我想谈“经常”一词。从这个词中我看出她帮助别人不是一次两次,而是许多次,无数次,这更能表现出她的善良。
师:做一件好事并不难,但要经常做,坚持做却并容易,而嫦娥做到了,确实令人佩服,带上你的敬意再读这句话。
[点评]
张志公先生说:“教师轻轻一点,却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想象,他的思维活动起来了,用现在的教学词汇来说,就是教师起了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于是他就会大有所得,学习的积极性也就调动起来了。”要引导学生对词语的透彻理解,教师首先要准确地理解词意,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创设想象的空间指导学生表达,在表达中不断丰富词语内涵,学生对词语的感知也能逐渐丰满,在这里列举生活实例使学生能直观感受到嫦娥的心地善良的一面。教师的评价语言也应有针对性,既有导向作用,又有小结的功能,这样学生就能很确切地理解新词,为今后的运用打下良好的基础。品评语言需要慢焙细炒。教师要放慢脚步,抓住词句等细节,引导学生探究发现,细细体会感悟。如此沉浸下去,在语言文字里走个来回,语言的芬芳才会充分散发出来。
[片段三]
师:“周旋”是什么意思?
出示——周旋的意思(1、盘旋、回旋 2、交际应酬、打交道 3、与敌人较量,相机进退)
师:你认为该选哪一种?
生:(纷纷认为选第三种)
师:逢蒙怎样威逼,嫦娥如何机智地周旋呢?我们一起想象当时的情景,想想他们的对话。
小组内讨论交流,表演。
师:哪个小组上台来表演一下。
生:(表演的很搞笑。)
师:谁来评价一下他们的表演。
师:谁愿意和老师合作表演一下。
师:嫦娥快把仙药交出来?
生:仙药?我哪有仙药?“我也不知道仙药在哪?”“可能是后羿随身携带的吧?”“你杀了我也没有用。”
师:别装蒜,后羿的仙药在你这里,把它交出来。不然我就不客气了。
生:“后羿对我不放心,所以仙药没有交给我保管。”你先坐会儿,等后羿回来问问他。
师:不行,我现在就要,你识相点,否则我就杀了你。
生:不要这样,如果你现在杀了我,你还是得不到仙药,你还是喝杯茶,让我找找看吧。
师:嫦娥故意让逢蒙放松警惕,刚才的一幕幕情景就是“周旋”。读到这里,你觉得嫦娥是位怎样的女子?
生:机智
生:勇敢
生:临危不惧
[点评]
文中讲到“嫦娥机智地和逢蒙周旋”在教学时,让学生上台表演,但效果不理想,学生更多被表演的搞笑所吸引,而忽视了“机智、周旋”等重要的内容,表演的目的没有达到,于是,我想到师生配合表演。再问学生周旋的意思,学生基本上准确理解了词语的含义,学生对嫦娥的机智也有了更深的了解。这样的表演设计,起到了让学生通过思考,更好地把握“周旋”的意思的目的。教师引导学生把模糊的概念转化为具体情景,结合生活中的积累和自己的想象,把嫦娥和逢蒙这一反一正两个人物形象充分展示出来,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思路被打开,性格特点就能很好地凸显。而且在这种情境下师生之间、教学之间产生了互动,使课堂出现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紧扣“周旋”一词的理解,创设了一个学习言语交际的训练情境,引导学生尝试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进行重组,充分调动学生的表达欲望,有效训练语言表达能力。这一过程中,既有理解词语的方法策略渗透,又有表达能力的扎实训练,将理解和表达融为一体,实现了由“教课文”向“教语文”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