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 王伟平 馨子
世界是圆的,足球是圆的,中国足球也是圆的。当“国足”三番五次地带来难以愈合的惨痛记忆,我们站在风口茫然无措,不知道中国足球将会滚向何方。难道对于“世界第一运动”,我们只能一次又一次地充当陪衬和看客?没有人心甘情愿地答应!
终于,酝酿已久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正式出台,“久病不愈”的中国足球迎来了史上最好发展契机。这其中,校园足球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方案里对校园足球的描述,多达17处;计划到2025年,全国将建成5万所足球特色学校,在校生达5000万人;此外,方案还明确表示,要完善考试招生政策,激励学生长期积极参加足球学习和训练,允许足球特长生于升学录取时在一定范围内合理流动,获得良好的特长发展环境……
一股强劲的“足球风”,正猎猎地吹进栀子花香的美丽校园。
也许你现在对足球还知之甚少,也许你暂时对足球毫无感觉,不过,是时候做好热爱足球的准备了!你沒听说过当下中国男足王牌武磊的故事,这无可厚非;你对在加拿大女足世界杯上大放异彩的95后姑娘唐佳丽一无所知,也不是不可以原谅。但是,你一定不能挥一挥书本,然后抹杀掉足球的巨大魅力。
让我们一起用足球向青春致敬吧,少年!
有一种热爱,是让更多人爱上它
鹿哈是很多人的偶像,大家也都知道他喜欢足球,是曼联的球迷,也是北京国安的支持者。但是一定极少有人相信,如果他不是一位大红大紫的艺人,那么他或许会是一名专业足球运动员。他的一条关于曼联的微博评论数超过1300万条,一举刷新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粉丝们对此津津乐道,但绝大部分人却不知道他的足球是真的踢得不错。
在微博上,鹿哈多次传达出自己是一个资深足球发烧友的信息。出现得最多的,自然是他所喜欢的红魔曼联。微博头像也基本以“曼联系”为主,弗格森和范佩西就多次出现。两年前,还有粉丝送给他一件特别的礼物——一件印有23号、写满曼联将士签名和祝福的红魔球衣。实际上,中学时代的鹿晗就已经“中了曼联的毒”。那时候,他到处寻找关于曼联的比赛信息和新闻,经常穿着曼联球衣踢球。
因了足球,鹿晗和其他人气偶像有了许多的不同。就比如说庆祝生日吧,别人可能会开个歌迷会、签名会或者抱抱会什么的,既轻松又赚钱,可任性如鹿晗却出入意料地选择了自掏腰包踢足球。其实这是一件出钱出力又不讨好的事情,因为现在很多孩子真的不太喜欢这运动。由此可见,鹿哈对足球的喜爱是由衷的,是发自内心的,完全不是为了作秀。有人开玩笑说,如果用剥壳机把他身上那些偶像光芒层层剥掉,那他就是一个纯粹的热爱足球的年轻人。
在那场为庆祝生日的足球赛上,鹿晗踢进了三个球,上演了帽子戏法。只是,当比赛视频被挂到网上后,却被一些球迷当笑话看了。一些人认为,他的水平也一般般啊,实在踢得不怎么样。其实,鹿晗踢球是不折不扣的“半专业”出身。上高中的时候,他以年级主力前锋的身份参加校内比赛,总计踢入4球,成为所在球队最终夺冠的最大功臣。那时候,他最大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职业足球运动员。当然,他没有实现那个梦想,而如今大概也是没有机会去实现了。他所能做的,只能是保留那份梦想的热度,让自己不远离足球。
那么,鹿晗踢球到底是什么水平呢?要怎么描述才算生动准确呢?这真是一件让人心塞且头痛的事情。随意点的话,可以这样说:他是可以与朴智星、埃弗拉同场竞技的水平,是从后半场吊射砸在横粱和立柱交界处的水平……准确点说,他的优点和缺点都很突出,速度快,意识佳,协调性好,小技术细腻,最大的缺陷是身体对抗严重不足。好了,可以总结了——他是国内足球踢得最好的人气偶像,也是唱歌和演技最好的“球星”;而在专业足球运动员眼里,他是“业余里的顶尖”“专业里的菜鸟”。
为了能更直观地了解鹿晗的球技,我们不妨“连线”一场有数万名观众到场的比赛。2013年6月,韩国球星朴智星携他的韩国文体明星来到虹口足球场,与上海老克勒明星队进行一场慈善赛,鹿晗在这场比赛中上场踢了几十分钟。那些与他同场竞技的人,对他的踢球水平应该是最有发言权了。所以,我们不妨竖起耳朵来听一听吧。
赛后还特意与鹿哈合影留念、曾经是中国男足领军人物的“范大将军”范志毅,之前跟鹿晗并不熟,更不了解其的足球情况,不过几十分钟踢下来,他觉得鹿晗踢足球“还真的有点水平”,并坦陈这绝对不是恭维的客气话。前申花球员郑科说得更加清晰客观,他说:“我们肯定不能以职业球员标准去看待他的球技,那是没有意义的。不过我觉得在业余球员里面,鹿哈的水平绝对算是顶尖的了。”
那场比赛,下半场的时候,鹿哈获得了一次单刀球,尽管最终错失良机,并没有将球踢进,但当时的情形还是让很多人印象深刻,同时也是他球技的最好佐证。因为要获得单刀机会,首先你要有前插的意识,这说明他很会跑位,知道哪儿是空当,以及队友可以传球的方位。在足球比赛中,想要创造出这样的机会是很不容易的。
其实在比赛之前,很多老足球运动员见鹿哈瘦瘦小小的样子,都觉得他应该踢不来,再说隔行如隔山,一个娱乐圈的“小鲜肉”能把足球耍出什么花样来呢。结果,等他上场玩开了之后,大家发现跟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他踢球的动作,都非常到位,一看就知道是有不错功底的,是踢过很长时间的“准专业”。至于说最欠缺的力量与对抗性,我们还是不要太苛刻了吧,毕竟一个唱歌演戏的人,怎么可能像职业球员那样去训练呢?
至于为什么对足球爱得如此深沉,鹿晗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说他“不喜欢做太肉麻的事情”,他之所以钟情于足球,是为了“抵制肉麻,抵制矫情,抵制伪小资”。虽然这样的话似乎有种让另一位人气偶像郭敬明躺枪的错觉,可为了足球,谁还管那么多呢?当有些人试图通过嘲笑鹿晗“太娘”来秀优越感时,应该多想想,如果到了球场,自己真的可以跟鹿晗比比脚法、掰掰手腕吗?
多说几句
现在,让鹿晗出任中国足球形象大使的呼声很高,这自然不仅仅是粉丝的力量。这个真爱、真懂、真能踢足球的人气偶像,除了在90后、00后中有着一呼百应的号召力,更重要的是还有一颗推广和普及足球的心。
鹿晗发起的“足球春日会”,爱奇艺进行了现场直播。赛后鹿晗与观众互动,一句“越位懂了吗”显得意味深长。这个走在潮流前线的年轻人,是多么希望那些对足球无知无感的拥趸们,试着认识、喜爱甚至是从事这项运动。他不只是自己爱,还想要更多人加入进来。
“鹿饭”们也终于明白了鹿晗的一片苦心,开始有了行动。他们或许还不完全清楚足球规则和各种专业名词,但也有了“一定要搞明白”的想法和决心。更直接的影响是,大家通过看他踢球,通过听他聊球,对足球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是一项阳光、真实、接地气的竞技,就如鹿晗本人一样。
有一种热爱,仿佛永远没有止境
对足球的热爱,是一个有着庞大内涵寓意的命题。有极少极少的一部分人把足球踢成了事业,而更多更多的人站上看台成为摇旗呐喊的球迷。还有一部分人千什么去了呢?他们像所有普通人一样,过着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百姓生活”,同时又把足球置于天地之间,自由且瀟洒地让踢球这个业余爱好在岁月中滚动,从不停歇。甚至于,与那些“靠足球吃饭”的职业球员相比,他们对足球的爱显得更深刻更纯粹,是令人信服的“真爱”!
说到对足球的“真爱”,一个叫赵行德的男人就跳了出来。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赵行德是谁,不过这没关系,知道他是一个业余足球爱好者就行。不过,他与大部分业余足球爱好者有所不同。准确地说,他是一个十分自恋的人。从年少轻狂的学生时代开始,他对自己球技的赞许向来都是不遗余力的,口口声声自己是“东单C罗”。
这个看上去很年轻的70后男人,在上大学时踢球拿了好几次全校冠军,然后在之后的十几年里时常拿出来炫耀。这算不算是“有炫耀的资本”,作为旁观者,我们还真不好下结论。不过他一如既往地自我感觉良好却是真的。有一段时间,他隔三差五就会说,“一定要去看看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有没有我踢得好”。结果呢,2011年的时候.身为北京某IT公司高管的他真的辞职不千了,做了一名环球旅行家。
一个足球爱好者进行环球旅行,会有什么不同吗?赵行德给出的答案很让人意外。几年时间,他走了6个大洲,去了几十个国家。和其他背包客不尽相同的是,他精简的行囊中,总有一双黑色的球鞋、一个有些磨损的足球,还有三脚架。他不论走到哪里,都要拍段颠球的视频,果真是“自恋到不能自已”。而且,每到一个地方,他也总是能找到当地那些正在踢足球的人,然后死皮赖脸地求加入。如今,他已在20多个国家踢过球,这样的成绩单让很多经常代表国家队征战四方的职业球员汗颜。
网络上有一段3分钟的视频——英国巨石阵、印度泰姬陵、巴勒斯坦隔离墙、柬埔寨塔布隆寺、美国国会大厦、智利复活节岛石像等地标景点不停切换,唯有头发时长时短、衣服时多时少的赵行德,在卖力地颠着一个有些泛黄的足球。无论是肯尼亚的火烈鸟群、玻利维亚的日出、阿根廷街头的玛法达甚至南极洲的企鹅,都没能影响他的专注。有网友说,他简直是用生命在颠球。不过这种说法马上招来众多反驳,因为“他明明是用灵魂在跟足球对话”。
聊到在别的国家踢足球,赵行德更加兴奋。
在巴西里约,他偶遇America俱乐部职业队正在进行练习赛,走到场边用一贯的口气说:“嗨!能不能加入你们啊?”结果他作为替补上场踢了25分钟,踢入两球,这让他有一种业余球员突然冲进世界杯的感觉。他说:“你知道那种幸福感有多强烈吗?原来这十几年的努力都没白费,我能跟上他们的节奏和意识,只有体能和力量稍差。”后来,赵行德在日记里写道:当别人总在抱怨现实比梦想残酷时,我却真切地感受到,如果你从未放弃,现实远比梦想美好。
在肯尼亚的首都内罗毕,他和贫民窟球队踢了一场球,那是当地一个非政府组织搞的公益活动。在纽约,他参加了一场在同城活动网站上组织的足球比赛,“气温只有零度,大家都冒雪踢着球,你能从每个人身上感觉到他们很喜欢做这件事,那种全力以赴的感觉,在其他国家是找不到的”……
足球于赵行德,正如他的颠球视频所配的背景音乐——“这真让我疯狂”。小时候在寄宿学校接触了足球,大一拿下了全校足球冠军,“疯狂”的足球梦就在赵行德心里扎了根。那时候,他跟队友聊天,谈起中国足球水平低下,说真想看看其他国家的人怎么踢球。当时大伙儿纷纷感慨:“有朝一日,能到巴西见识一下业余足球界的世界顶级水平就好了。”但十几年过去后,昔日年轻的队友早已腆起肚子行动迟缓,只有自诩“国内业余一流水平”的赵行德还坚持每周踢球,保持体能和技术,为的就是“和巴西的牛人过过招儿”。
一路走来,赵行德除了“卖弄一下自己的球技”,也有许多深入的思考。比如说,有了更多见识后,他会把国外的足球文化跟国内的进行比较。在英国看到的情景,就让赵行德很是惊讶。英国能踢足球的场地实在太多了,每隔两三站地铁就有一大片草地,随随便便就能找到地方踢。当时他就想,要是中国的足球爱好者也有这样的“福利”那该多好!可是,到过肯尼亚之后,他又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在那里参加了一场比赛之后,他觉得,与踢球的热情相比,场地条件并不重要,因为在肯尼亚那块由塑料布和烂木片围起来的“球场”,每个上场比赛的人都激情四射。比赛结束后,赵行德花了30元请所有“球员”喝水。他说:“他们的水平比国内业余球员高,最起码踢球的态度很真诚,足球能让他们真正感到开心。”
毫不夸张地说,足球已经深深镶入到赵行德的人生里。足球不但是他毕生的挚爱,如今又成为他在世界各地“恣意横行”的语言。而他自己说,“足球就是我的正能量”。虽然他每次对朋友说起自己的疯狂想法,都会毫不例外地招致嘲笑和质疑,可他并不在意,并且还用实际行动给出了最有力的证明。渐渐地,不管他的球技是好是坏,已经没有人再敢说他不行了,因为他会很得意地反击:“我曾经连续晃过3个阿根廷人,你呢?”
多说几句
如果是真爱,那对足球的爱应该是没有止境的。赵行德是这句话的忠实拥趸。据说他现在已经不满足于在世界各地踢球了,他要把足球踢到太空去。这不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因为他真的进入了美国的一个太空训练营,很可能会成为第一批登上太空的普通人。说起真去了太空后的愿望,他还是简简单单两个字——踢球!
也许有人不太认同赵行德,觉得他更像是“足球界”的一个相声演员,对推动中国足球的发展不会有多少积极意义。然而,真相肯定不是这样的。众所周知,良好足球文化的形成,有出色的足球运动员和忠实的球迷还远远不够,真正能让足球成为“全民所爱”,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更多的时候就是需要像赵行德这种普普通通的业余爱好者。
有一天,当我们在学校,或者是在一些不起眼的空地,发现许许多多人在踢足球,而他们并不是为了成为专业的足球运动员,那么中国足球的春天就真的已经来了!
有一种热爱,可以穿过风雨
在绝大多数学生眼里,学校就是一个读书的地方。所谓校园生活,无外乎就是“考试”“成绩”“高考”这些关键词。对于足球,可能并不陌生,但实在谈不上热爱。球场上也经常有追着足球奔跑的身影,但那可能更多的只是体育课的一部分,又或许是一群足球爱好者在切磋技艺。在那根被成绩诅咒的“指挥棒”下,几乎没有人愿意去跟一足球较真。好在也有例外,比如接下来要跟大家分享的琼中女足的故事。
九年前,一个名叫肖山的男人以支教老师的身份来到五指山深处的海南琼中,在琼中中学担任体育老师。他有一个梦想,想要在这里组建一支女子足球队。所有人都以为他在开玩笑,因为那些从小在山里长大的孩子,甚至完全不懂足球,而且也错过了最佳训练期。包括肖山自己,也一度犹豫。而最终促使他下定决心付诸实践的,是作为专业足球运动员出身的他看到了那些赤脚在山里跑的姑娘们的潜力。
肖山首先花了几个月时间,跑遍了琼中,从一千多个山区学生中,选拔了首批24名队员。虽然觉得孩子们都有潜力可挖,但跟她们聊起足球,还是让人心里打鼓。他问一个姑娘:“你知道什么是足球吗?”结果那个小姑娘毫不犹豫地回答:“知道,足球就是把排球扔到地上用脚来踢。”如此残酷的现实,让踌躇满志的肖山哭笑不得。更让他惊讶的是,刚开始组队训练时,孩子们总是穿着拖鞋就上场,她们宁愿光着脚,也不愿意穿上发给她们的球鞋,因为光着脚比穿鞋跑得还快。
虽然顾虑重重,但开弓没有回头箭,肖山觉得,既然已经把梦想托在手上,那就算负重也要前行。更重要的是,这个梦想并不仅仅属于他一个人,也不仅仅只是关于足球。挑选球员过程中的一些经历,让他对梦想以及足球有了全新的思考。山里孩子生活的艰辛以及对外面世界的无知,深深剌痛了他的心。他对自己说:我要给这些可能初中就得辍学的孩子一项生存的本领,不仅要让她们知道足球不是用脚踢的排球,而且要让她们真正懂得如何用奋斗来改变命运,改变自己的人生。
名义上他是球队的教练,但其实他担负的责任远远超出了“教练”二字的定义。他还是球队的司机、领队、队医,球员的训练比赛、后勤保障、对外联络等等,事无巨细,都需要他亲力亲为。甚至,他还是球队的厨师。每天下午训练结束后,他都要和妻子一起给孩子们做饭吃,因为这样至少可以让孩子们吃得好些,吃得健康些。
都说“付出总有回报”,肖山和孩子们用一段段可歌可泣的奋斗历程,给这句话添上了最好的注脚。2009年,琼中女足代表海南参加全国女子足球青少年U16联赛,取得了第6名的好成绩,并获得比赛技能测试第一名;2010年,球队成为海南历史上首支冲进全国U18锦标赛的球队,并获得第4名;2011年,两名球员入选国家青年队集训名单;2012年,主教练肖山被评为“最美乡村教师”……
相信每个人都知道,这样的成绩背后必定隐藏了太多的汗水与泪水,但是,很多情形还是超乎了我们的想象。
对于琼中中学其他学生来说,周末休息是必须的,可这群踢足球的姑娘一年却只有一周的假期。为了不耽误正常学习,队员们每天五点半就要开始训练,雷打不动。不管下多大的雨,刮多大的风,也不管太阳有多烈,时间一到,她们都会准时站在操场上,天天如此,从未间断。集合之后,先围着操场跑10圈,每圈400米,然后颠球,熟悉球性,直至七点半学校上课。下午放学后,四点半开始进行运球、传球和停球等基本训练,接着还要在4分钟内跑完800米,直至天黑。周六和周日不休息,且训练时间相应延长。
此外,训练场地也是一个大困难。由于球场凹凸不平,积水严重,满地小石头,好几个姑娘因此受伤,最严重的脚踝骨裂。那怎么办呢?姑娘们每天自发抬着箩筐上球场捡石头,一捡几箩筐,却没落下一天训练。
肖山深知,要让这些山里走出来的孩子成为一名真正的球员,必须在训练上严格要求。在他看来,琼中女足小队员们的技术不是最棒的,但在球场上却一定是最坚韧最顽强的。而且,她们在速度和踢球节奏上也是一流的,年龄大点的姑娘,12分钟耐力跑甚至达到了中超男子职业运动员的水平。由于在场上拼抢积极、“跑不死”,琼中女足甚至还被对手称为“橡皮糖”球队。而她们所拥有的这些特质,恰恰正是中国足球一直以来最缺乏的。
2015年,对琼中女足而言,又是一个丰收年。她们在“斯凯孚‘与世界有约希望工程青少年足球邀请赛”中,代表海南参赛,并夺得冠军,从而取得了代表中国赴瑞典参加享有“小世界杯”美誉的“哥德堡杯”青少年足球锦標赛的机会,真正走到了世界足球的舞台上。
很多人可能会问,如此高频率高强度的训练,孩子们的学习会受到影响吗?“没有耽误!我们都是利用课余时间训练,现在琼中二小这批小队员中,有的孩子单科成绩在全年级排第一。前几年带的一线队员现在基本上都是本科生了。”肖山对此倍感自豪。并且,他还希望这些球队的队员们,特别是上了大学的“那帮孩子”,以后能够像种子一样撒在海南的每一个县,通过她们在每一个县都建立一支女子足球队。
肖山说,孩子们在踢球时培养起来的拼搏奋斗精神,将影响她们一生。她们得到的,一定不只是足球。正如琼中女足的队歌《向天空划出未来》里唱的一样,“大步向前,穿过暴风雨”,带着来自大山的祝福,这帮孩子们正在走向美好的未来……
多说几句
曾经,当球迷对中国男足绝望的时候说过这样的话:“国足”不能说自己缺技术,因为我们无数次败在了“技术糙哥”的脚下;不能说身体条件比不过别人,因为一次又一次地被身高、体能都不如我们的对手打得晕头转向;不能说我们底子薄、起点低,因为我们曾经像开玩笑似的1:5惨败给泰国;同样,也不能说运气欠佳,因为上帝总是公平的……那么我们缺的究竟是什么呢?琼中女足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如果多一些像琼中女足这样的校园足球队,那么中国足球所得到的,一定不只是源源不断的人才供应,还有“年少无畏”的拼搏精神。她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又“为中国足球之崛起而踢球”。她们走过的路,也必定会是中国足球塑造辉煌的路。校园足球的未来,也必定会成就中国足球的未来。
然而,琼中女足所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其实不仅仅是“竞技足球”。正如她们的主教练肖山老师所言,“孩子们在踢球时培养起来的拼搏奋斗精神,将影响她们一生”。是的,校园足球的最终目的,其实是“育人”。
有一种热爱,叫“待你如初恋”
足球,永远都不只是场上22个人的较量,也不仅仅是主教练之间的斗智斗勇。放眼世界足坛,纵观足球“进化史”,很多时候,球迷甚至比足球以及比赛本身更能代表足球文化。有人甚至给出过这样的结论:“与其说是足球的无限魅力把越来越多的人变成球迷,不如说是球迷让足球真正拥有了生命!”的确,如果没有球迷,足球原本就什么都不是。而许许多多忠实球迷的故事,在绿茵场外被书写、传颂。
英超的曼联,绰号“红魔”,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这个享有世界级声誉的老牌球队,从来都不缺乏球迷,一名叫芬克的男子就是其中的一个。从1945年开始,他每个赛季都会购买红魔的季票,从未间断。这让曼联俱乐部十分感动,为了感谢芬克的支持,曼联名宿罗布森专门赠给芬克一件印有“芬克,1945”的曼联球衣。
在比利时,有更动人的故事。洛伦佐一直都是布鲁日的忠实球迷。只是很不幸,过去20年他一直在与癌症抗争,先后进行了37次手术。最后医生告诉他,“也许到了该放弃的时候了”。于是,他为妻子和女儿写好了几十年的圣诞贺卡,然后拖着早已脆弱不堪的身体去完成“死前最大的心愿”——再看一场布鲁日的比赛。那天,在比赛现场,其他球迷为他打出了“你永远不会孤独地离开”的横幅,而他却说,他不希望如此悲伤地与所有人告别。最终,球队如他所愿,干净利落地赢得比赛。他在赛后几度哽咽:“我的喜悦无法形容,我最后的梦想实现了,可以平静地离去了。我会在天堂庆贺这场胜利!”
相比之下,德国老牌劲旅汉堡队的幸福则来得更实在。近些年,由于经营不佳,球队在引援上没有太多资金可用,陷入了畏手畏脚的窘境。这个时候,一名“真正的汉堡球迷”站了出来。他叫克劳斯·迈克尔·库恩,是德国的航运巨头。为了帮助球队签下强援,他为自己支持的球队注资2500万欧元,用于收购心仪的目标。
在中国,也有许许多多关于球迷的故事。在上个赛季的中超联赛中,哈尔滨毅腾的球迷就让我们领略了死忠球迷对球队的爱。那天,毅腾队对阵上海上港,如果不能全取3分,球队将提前降级。毅腾球迷用手机亮光组成了“I LOVE YOU”字样为球队加油鼓劲。虽然最后比赛双方以一场平局握手言和,这意味着毅腾降级已成定局,但是在赛后球迷们却依旧不离不弃夹道欢送他们心中的英雄。
而在中国足球职业联赛,最令人动容也最广为人知的球迷故事,来自上海的白柯和福建的游嫦娥,他们不约而同地上演了一场“一个人的呐喊”。
在一场中超联赛中,上海申鑫客场挑战广州恒大。在客队球迷看台上,出现了一名球迷,这是唯一一位千里迢迢来到天河体育中心为申鑫加油的球迷。在将近四万名恒大球迷的巨大声浪中,他一个人的呐喊显得微小,甚至完全被湮没,但他始终站着为自己的球队加油。最终,申鑫大比分落败,而他在赛后接受采访时却说了一句令人感动的话。他说:“球队对于我来说,可能没有任何责任,但是就我个人而言,追随和支持球队就是我的责任。就算申鑫降级了,我也会跟着它再打回中超。”
这名“特立独行”的申鑫球迷就是白柯。他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甚至连其他球队的球迷都由衷地纷纷为他点赞,表示这样的球迷才是真球迷。而申鑫俱乐部也迅速作出反应,通过努力找到了白柯,并决定向他表达敬意。在随后的一场主场比赛中,申鑫官方向白柯授予申鑫忠实球迷的奖牌,以及一件印有12号的队服——寓意他是球队最忠实的“第12人”。是的,不论是对于职业球队还是中国足球,球迷的支持永远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无独有偶,在中乙联赛征战的福建超越队,也有一名铁杆球迷。她叫游嫦娥,是厦门一所幼儿园的老师,上班时细声软语与小朋友交流谈心,而工作之外当球迷时,她却是看台上声音最大的一个。她是2009年加入福建闽魔球迷协会的。这么多年,主场的比赛她一场都没有落下,客场的比赛几乎也全去了。在球迷协会里,她被其他会员称作“女魔头”,因为她几乎每场都在,而且助威声比绝大多数男球迷都要大,每场比赛还能喊到最后,这让很多男球迷都自愧不如,果真是巾帼不让须眉。
最让游嫦娥难忘的一次客场之行,是有一年去武汉。总共有100多名福建球迷去客场为自己的球队加油,他们集体乘火车前往武汉。很不幸的是,炎炎夏日,火车上的空调居然很不解风情地坏了,这让一帮球迷不得不忍了20多个小时的高温“蒸煮”。
另外,游嫦娥也有过与申鑫球迷白柯相类似的经历,那就是“一个人的呐喊”。2015年的中乙联赛开幕式在丽江嘉云昊的主场进行,福建超越队客场作战。游嫦娥提前5天出发,先是从厦门乘火车抵达昆明,在火车上度过了差不多两天的时间。到昆明短暂休息之后,她又马不停蹄地赶到了丽江。
4月26日下午,比赛开打。那天,主场的球迷达到两万多人,而在看台的另一面,游嫦娥显得有些形单影只。她先是把印有“福建闽魔”字样的巨大横幅挂在了客队球迷区,然后开始了一个人的呐喊。由于声音嘹亮,她的举动也引起了主场球迷的注意。中场休息时,主场两个球迷来到客队球迷区,把丽江嘉云昊的队旗送给了游嫦娥,并合影留念。对于游嫦娥的举动,主场球迷也是竖起了大拇指。
那场比赛,福建超越队最终1比2输了。游嫦娥自然很伤心,可比赛结束后,自己所喜爱和支持的球队的举动,又让她感动不已。赛后,超越队员集体来到游嫦娥的身边,向她鞠躬致谢。那一刻,游嫦娥没能控制住,痛快淋漓地哭了一场。
至于对中国足球,特别是中国男足的支持,球迷们的热情也随“国足”一起慢慢走出了低谷。特别是中国男足在亚洲杯上的良好表现,让长时间落入平阳的中国足球“虎躯一震”,同时也让很多“珍爱生命,远离国足”的球迷重新找到了呐喊的力量。
在与东道主澳大利亚的那场比赛中,在桑科体育场,代表东道主的黄色与代表中国的红色狭路相逢。据统计,那天有四万六干多名球迷入场,而中国球迷占了半数以上。红黄大战,中国球迷赢了。虽然比赛结果不尽如人意,中国队因为一个有争议的意外丢球落败,但赛后球迷仍然不离不弃。终场哨响,曲终人未散!当澳洲球迷退场后,坚定的“中国红”留在了场内,他们打开手机闪光灯,用微弱的灯光照亮国足回家之路。他们始终站立在雨中,继续挥舞着国旗、高举着“再接再厉”的横幅,高唱着国歌……
“国足虐我千百遍,我待国足如初恋。”这是戏言,更是忠贞。正如一个球迷所说,如果你没有陪中国足球流过泪,那你连骂的资格都没有,连高兴的资格都没有。
多说几句
中国足球的发展,必然是需要球迷支持的。只是所谓的支持,并非一定要做到故事里那些主角一样才能受到肯定和赞誉,更不需要像足球狂人李文刚那般不顾一切。外号“罗西”的李文刚堪称“国足”的头号球迷。为了足球,他花光了家中的积蓄,与妻子离异……自1986年起,只要有“国足”的比赛,基本上就会有他的身影。29年来,他僅仅错过了4场比赛。之所以没在讲述故事的时候介绍他,是因为他其实并不是一个值得人人效仿、学习的“励志榜样”。对于“学生党”而言,做中国足球的球迷,支持中国足球,更多的时候,喜欢足球,或者保持对中国足球的关注和热爱其实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