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全球化的环境危机和文化冲击下,城市开始变得拥挤和污染严重。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似乎并未给我们带来理性中的美好家园。景观都市主义应运而生,对景观设计学科究竟是机遇还是挑战?从景观都市主义出发,探讨景观都市主义的过去与未来的可能性以及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景观设计的学习者们该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去承担拯救城市环境的义务。
关键词:景观都市主义;建筑学;景观设计学;生态
十多年前,新的关于城市设计的理论——景观都市主义,在国外的景观设计与城市设计领域开始被议论,并广受学生们的欢迎。有趣的是,对景观的再次发现,主要是由建筑师和建筑学背景的学者发起的。这对于景观专业的我们来说无疑是一件让人兴奋的事,因为建筑师们渐渐从他们的角度发现了景观在城市中的重要作用。景观都市主义描述了当今(城市建设)所涉及的相关学科,即景观取代建筑成为当今城市的基本组成部分。对许多不同专业的人士来说,景观已成为一种透视镜,通过它,当今城市得以展示;同时景观又是一种载体,通过它,当今城市得以建造和延展。然而景观设计师和景观设计学背景出身的学者们开始都不屑一顾,因为景观设计的先驱们早就这么认为了,并且进行了实践。而我并不在意景观都市主义究竟是新酒还是陈醋,只要让我们重新发现景观设计的可能性与未来,发现我们在城市设计中的主导地位,就是景观都市主义出现的意义了。然而在我们国家还是存在着建筑至上的建筑都市主义,如何扭转这样不健康的格局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原本应该密切关联的学科在今天其实被人为地阻隔开了,甚至在教育的时候,就被分得过开。有些院校的园林景观设计是属于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下面的,有些却属于艺术学院的环境艺术专业。其实两门是相通的专业,却为何会分在不同的院系。从这个出发点再来看我们当今城市建设最为密切的几个相关学科:建筑设计、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之间的关系,也处于同样的境地之中。甚至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学科在学习建筑设计的人看来只是一个附属学科,根本不屑一顾。而景观都市主义的提出无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整合的思路,也许别的专业的人会认为做景观的人要去统治和侵犯他人的领域,其实不然,设计学本来就是一个复合的概念。提出这样一个概念,实际上是对建筑师和规划师们说,要关注景观,要关注生态,我觉得这是很有意义的。
那么什么是景观?景观,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是一个美丽而难以说清的概念。地理学家把景观作为一个科学名词,定义为一种地表景象,或综合自然地理区,或是一种类型单位的通称,如城市景观、森林景观等;艺术家把景观作为表现与再现的对象,等同于风景;建筑师则把景观作为建筑物的配景或背景;生态学家把景观定义为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的系统;旅游学家把景观当做资源;而更常见的是景观被城市美化运动者和开发商等同于城市的街景立面,霓虹灯,园林绿化和小品。而一个更文学和宽泛的定义则是“能用一个画面来展示,能在某一视点上可以全览的景象”。尤其是自然景象。但哪怕是同一景象,对不同的人也会有很不同的理解,正如迈尼希所说“同一景象的十个版本”。景观设计师应该是更广泛意义上的设计师,除了传统所关心的园林这部分之外,应该还包括历史、人文、经济、交通等城市的种种问题,这样会对未来的城市发展有一些建议与贡献。因此无论是学习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还是景观设计的学生,都要多多学习其他学科的一些知识。本科时期,学校规定大一大二所有专业的课程都是一样的,到大三大四再做自己专业的设计。所以我们都学习过建筑制图、植物学以及一些简单的施工图绘制。现在的城市发展越来越复杂,没有哪一个专业可以独立地把这些事情都了解和完成,所以更应该有一个全局观,大家都共同做事情,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城市更加美好。
城市正在急剧膨胀,我们正在经历的现代化和城市化过程以一种无法想象的加速度前进。新兴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地拔地而起,吞噬了原有的村庄、稻田、湿地甚至湖泊水系。我们的国家发展致力于建造一座又一座摩天大楼。我们的城市发展致力于建造一座又一座地标性的摩天大楼,附属的是再添加些绿化点缀。理查德·马歇尔认为亚洲这样的全球化城市项目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对于“缺失的都市主义”的恣意追求。在他看来,“缺失的都市主义通过对建筑、道路、街巷、公园、人行道等的布置,刻意建构城市形式,而从不试图营造一种社会领域。这种回避确保了全球性的计划不会遭到破坏”。而这种“缺失的都市主义”往往与环境恶化相伴而生。景观都市主义可以帮助我们扭转这样的局面么?景观都市主义能够确立可操作的战略手段,来强化保证景观现有多样性和质量的基本结构特征,并能抵消负面倾向,同时为进一步城市化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手段。比如景观都市主义策略可以用于城市和农村的交界处,目的是充实城市、乡村,而不是人为地制造城乡差距。城市农业的空间可以为邻近地区创造适宜的小气候,并通过相连的市区公园扩展到公共领域。城市农业园区不仅是生产景观,也是有意义的公共空间。此外,城市农业可以为城市和农村的日常生活提供直接的联系。当今城市随着高架快速路的建设,农村土地的流失变得越来越大,交通也越来越拥堵,环境变得越来越糟糕。我们在城市规划的时候应该多加考虑利用景观中和。
然而由于很多人认为景观都市主义在提法上没有创意,在内容上也不新鲜,其实践更是缺乏生态的基础。另一个更全面和更新的“主义”已经在哈佛开启,那就是“生态都市主义”,它不仅继承了景观都市主义的观点,更重要的是将生态的内涵构建其中,并有志于更全面的融合。一方面,它反映了一场世界范围内新的城市思想和实践的革命,一场关于改变现行城市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模式与方法的革命,甚至是一场新生活方式的革命。这是我们对于现今日益明显的全球气候变化的警示,而对当代城市及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的颠覆性思考。另一方面,它反映了世界范围内关于生态城市的思潮和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从绿色交通的实验到沙漠上的零碳城市;从绿色屋顶到都市农业的设计;等等。这些探索共同构成了对“生态都市主义”的定义。当然,关于现代城市的批判和生态城市的探索也不是全新的理念,诸如新都市主义、绿色城市主义、景观都市主义、农业城市主义、宜居城市、步行城市、公交优先、紧凑城市等等,这些主义和思想及实践的探索,都从各个不同侧面为改变现代城市的各种“病症”开出了“药方”。而生态都市主义与这些主义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将城市看做一个系统,一个城市生态系统,试图从社会、经济、文化、规划设计和技术等各个方面来创造一个和谐、高效、绿色、城市时代的人类栖居环境。中国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更需要这样一个思想。我们筑楼造城,建造出了中国特色的现代主义城市,中国大地被笼罩在阴魂不散的雾霾之下,地表水的污染、土壤污染和地下水超采造成的地面沉降,迅速消失的物种和栖息地、优质耕地被城市吞没,等等。生态安全危机、粮食安全危机,加上胡乱拆迁所带来的文化遗产的破坏以及全国范围内的交通拥堵和屡创新高的房价……所有这一切都在警示我们:城市和城市化的理念、方法和技术必须改变。
中国的最高领导人和中央政府以强有力的措辞明确地发出了针对城市和城市化的变革信号:从党的十八大报告、十八届三中全会,再到紧随其后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从推进生态文明的总体目标的提出,到关于城镇发展格局、农业发展格局和生态安全格局三个格局优化思想的宏观控制,再到“新型城镇化”理念的提出以及“要优化布局,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把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要坚持生态文明,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的具体行动指南,乃至“看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具体目标的提出,生态城镇建设已成为中国各级领导和全民的运动。去年六月,由浙江省住建厅牵头,联合中国美院和杭州市富阳区政府在富阳洞桥镇试点美丽宜居村庄建设。由中国美院王澍教授主持规划设计。他认为现在的城市大拆大建使得城市里的建筑文化传承几乎没有,仅剩一点“种子”在乡村,希望它还能发芽。他以保护老房子为前提,对那些老村中如癌症细胞的新民居,提出两种解决方案:一是就地重建,遵循整旧如旧原则;二是深度改造,不是简单外立面粉刷,而是望闻问切,根据每个房子不同风格进行深度改造。这是设计师为了保证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而作出的创新。
城市景观设计和建设是为了更好地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创造一个符合人类审美并且对现实生活安全又健康的生态系统。我们是为了生活在城市包括农村中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们设计,为了他们日常的生活工作,学习娱乐而设计。而不是为了侵占农村的土地、扩建城市而设计。从城市建设的角度来说,能够帮助我们走出目前建筑至上的建设困局,改善生活环境问题就是最适合我们的理论。
不管是景观都市主义也好,景观生态主义也罢,这些都给了建筑学、景观设计学一次大融合的机会,碰触到了长期以来学科之间的藩篱,带给城市设计的理论和实践反思,更重要的是给了景观设计学发展的机会。不论景观都市主义是不是一杯“新酒”,它终究会变成一碗“陈醋”,因为未来还会有类似“景观生态主义”这样更多的“新酒”出现,而景观作为建筑和基础设施的“载体”,它的位置将历久弥新。
参考文献:
[1]查尔斯瓦尔德海姆.景观都市主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俞孔坚.景观的含义[J].时代建筑.2002,(01):14-17
[3]翟俊.基于景观基础设施的景观城市——景观都市主义之路[J].景观设计学,2009,(05):16-21
[4]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R]. 北京:新华社,2014-3-16.
作者简介:
顾晓羚,苏州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