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市精准扶贫的实践及思考

2015-05-30 05:30:30胡高裕
当代农村财经 2015年11期
关键词:忻州市贫困村精准

胡高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实现精准脱贫。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明确指出今后扶贫开发要改“大水漫灌”为“滴灌”,切实提高扶贫精准度,形成了新的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忻州市按照山西省的部署,坚持把精准扶贫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同步考核,精准扶贫机制初步建立。

一、忻州市精准扶贫现状及存在问题

对忻州市来讲,实施精准扶贫,有着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忻州既是一个革命老区,也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全市14个县(市、区)中,有11个属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其中6个县分别属于燕山—太行山、吕梁山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可以说是全市的“头号民生工程”。因贫困面积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近年来,忻州市出台了一系列精准扶贫举措。一是开展两轮贫困人口识别,完成建档立卡工作,为瞄准对象,实施好精准扶贫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重心向下,实行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通过工作队向贫困村输送项目、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稀缺资源,为贫困村的发展注入动力和活力。据扶贫部门统计,2014年全市共识别出2223个贫困村、55.68万贫困人口,并逐村逐户建档立卡,找准致贫原因、制定帮扶规划,全部录入贫困信息系统管理。各级各部门共派出干部14987名,参加机关定点扶贫、领导干部包村增收和万名干部下农村三项活动,落实开工建设项目2197个,项目资金达5.3亿元,兴办民生实事12921件,帮助困难群众41005人。

虽然忻州市精准扶贫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不严不实的问题。一是各部门受行业规划及政策制约,本领域项目资金难以向所扶贫困村倾斜。二是各部门自身资源有限,无力满足贫困村实际需求。三是专项扶贫资金严重不足,难以满足贫困村稳定脱贫需要。四是农民观念落后,农村本地致富和富余劳动力就地转化的能力不足,农村实用技术人才严重欠缺,各种保障性机制还不健全。五是扶贫工作考核督查机制还不够科学严密,整个扶贫工作的业绩考核和问责制度有待进一步强化。

二、进一步加强精准扶贫工作的建议

(一)建立精准扶贫机制。在精准识别扶贫对象基础上,要努力在体制机制上取得新突破,不断加快创新精准扶贫的模式和途径,努力实现扶贫政策、扶贫项目、扶贫资金与扶贫对象的无缝对接。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办法,进一步摸清底子,对每个贫困户建档立卡,建立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做到户有卡、村有册、镇有簿、县有档,深入分析致贫原因,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

(二)完善精准扶贫政策。按照山西省确定的“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养老”的“两不愁、四保障”扶贫开发总体目标,深入推进“社会保障维持生存、扶贫开发促进发展”的“两轮驱动”战略,进一步做好民生托底政策的顶层设计,研究制定针对贫困家庭重大疾病全额报销、接受学历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全部免费、易地移民搬迁少出钱或不出钱等特惠政策,充分保障贫困群众基本生存权利,为其彻底摆脱生存困境、实现自身发展卸下包袱奠定基础。

(三)制定精准扶贫规划。按照突出现代农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扶贫搬迁、村容村貌治理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等六个方面要求,定位好区域布局,强化行业规划、产业规划与扶贫规划的高度衔接。充分发挥忻州市农业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有机蔬菜业、优质杂粮业、电商物流业。继续实施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促进扶贫开发规模产业项目尽快建成投产、民营企业项目达产达效。要落实各项扶贫措施,在面上要突出整体联动,在点上要突出地方特色,加强分类指导,一县一策、一乡一策、一村一策,一家一户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确保扶到最需要帮扶的群众、扶到群众最需要扶持的地方。

(四)突破精准扶贫难点。治贫先治愚,输血先造血。建议成立由相关部门组成的涉农项目资金整合领导小组,建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整合涉农资金重点支持扶贫开发工作,解决财力不足问题。实施统筹安排、集中使用、精准发力,解决难题,不断提高扶贫开发成效。进一步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加大资助力度,解决好贫困地区留守儿童就学中的交通、寄宿、餐饮和人性关爱等问题。同时,有针对性地做好贫困地区特别是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想方设法提供就业岗位,设立专项资金,引导鼓励他们自主创业,特别是通过返乡创业拉动就业,带动脱贫致富。

(五)落实精准扶贫责任。实行分级责任制,明确市县乡村四级扶贫开发工作应承担的工作责任和工作目标任务。制定扶贫开发考核办法,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县、市直部门年度综合工作目标。重心向下,实行干部驻村帮扶工作,要明确每一名扶贫干部的具体责任,结对帮扶。通过工作队向贫困村输送政策、项目、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有效资源,为贫困村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六)培养精准扶贫人才。事在人为,党的事业全靠干部带头完成,精准扶贫更是如此。要对扶贫干部进行素质提升教育,让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充分认识到做好扶贫工作必须做到“五个真”,即“真心、真情、真问、真谋、真扶”,也就是做到“真扶贫、扶真贫、出真效”。让每一名扶贫干部把心安在农村、把情系在农村、弄清贫困情况、因地制宜谋划、实事求是帮扶,这样才能真正取得精准扶贫的实效。

(作者单位:山西省忻州市财政局)

责任编辑:欣闻

猜你喜欢
忻州市贫困村精准
忻州市沙棘育苗技术
山西林业(2021年2期)2021-07-21 07:29:32
美丽乡村行——走进忻州市
山西财税(2021年4期)2021-07-15 08:40:56
贫困村开通“网上大集”
今日农业(2020年24期)2020-12-15 16:16:00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当代陕西(2020年21期)2020-12-14 08:14:36
由“贫困村”变成“百万村”
河北画报(2020年21期)2020-12-14 03:16:06
“崖窑”之战——一个深度贫困村的“突围”
当代陕西(2019年22期)2019-12-18 05:32:06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当代陕西(2019年18期)2019-10-17 01:48:50
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县:坐在家里能养鸡
今日农业(2019年11期)2019-08-15 00:56:32
精准的打铁
NBA特刊(2018年11期)2018-08-13 09:29:22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6:4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