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敏
摘 要: 近年来,我国影子银行快速发展,脱离了传统的宏观政策调控范围,对我国的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产生了相关影响。本文通过研究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情况及其信贷创造的特点,结合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析了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对货币政策传导的负面影响,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影子银行;货币政策传导;影响研究
我国经济发展正在进入新常态发展时期。新常态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出了高水平要求,重点是保持适度宽松的基础上,加强去杠杆去泡沫进程,并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在保持货币存量稳 定不变的情况下,影子银行加大了市场上货币的供应,规避了传统货币政策的规定和部门监管,对传统的调控和监管带来了挑战。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影响了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导致其实施效果受到一定影响,甚至会产生负作用。通过研究我国影子银行发展特点,分析其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对当今复杂局势下的货币政策制定与实施有重要意 义。
一、影子银行体系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
(一)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模式
从经济主体来看:货币政策的传导是中国人民银行一商业银行一企业和居民,具体来说就是根据央行制定的货币政策,商业银行调整其信贷规模,从而影响到企业和居民的投资决策;从经济变量来看:传导机制是指由货币供给量一利率、金融资产价格一投资、消费一国民生产总值(GDP),具体来说就是若央行制定的是扩张性货市政策,首先影响的是基础货币的供应量,反之亦然,从而对金融市场上的利率和股票、债券价格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人们的消费比例和投资决策,国民生产总值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二) 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
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构成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目前我国的货币政策主要是信贷传导机制,信贷渠道主要包括银行信贷渠道,资产负债表渠道。而影子银行体系在我国对信贷具有明显的替代效应,对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机制的影响具体表现如下:
1.削弱了传导机制中商业银行的基础作用。
中央银行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 首先是对商业银行的准备金、融资成本起作用,其次再调整对社会的货币供应量和优化金融市场的利率结构。然而影子银行体系的飞速发展,开辟一条可以规避对商业银行管制的途径,商业银行可以通过积极创新理财产品、开展私人定制业务、加强与银信、银证的合作联合开创新业务,将表内资产转移至表外,在利益的驱使下,大部分商业银行的重心产生了偏移。另外,影子银行给金融市场带来了活力和竞争,也促使了金融市场的创新。企业或者个人在面对越来越多的金融交易工具、金融交易机构的情况下,他们除了商业银行外有了更多的选择,影子银行抢夺并取代了商业银行的一部分业务,也影响了银行在整个金融体系的作用,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方面商业银行的重要性随之也被影子银行的取代而弱 化。
2.影响了企业和居民对市场信号的判断。
企业和居民行为的市场化程度很大程度上影响货币传导机制的效率,只有在市场信号真实地反应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调控取向时,人们只有根据真实的市场信息才会做出正确的反应,如果信息的真实性都有待考察,人们的反应只能是非理性的,行为也是不恰当的。但影子银行改变了货币政策工具本来的目的、影响了中间目标,人们对市场提供的信号也会产生错误的理解,因此消弱了国家宏观调控市场的效果。譬如说,国家为了抑制经济过热发展,可能会提高利率回笼货币等紧缩性货币政策,目的是为了降低市场上货币的流动性,收紧对公司的贷款,而影子银行会想办法间接采取各种其他方式给公司提供贷款,冲击了货币政策本来应该产生的效果;对消费者而言,影子银行因为给出了比较有吸引的高利率,大部分消费者都会选择把存款存入银子银行,当政府实行提高银行存款利率的货币政策来回笼资金,降低市场货币流动性时,影子银行的高利率严重影响消费者的投资决策。因此,当人们面对的市场给出信息是不正确的时候,他们的抉择也是非理性的,那么这些因素都会阻碍国家宏观政策调控过程,使货币政策的效率大大降低。
3. 增大了货币政策传导时滞的不确定性。
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主体的变化反应来影响各个其他的经济变量,但是在整个政策的调控过程中包含了许多机构和主体,他们的反应不具有同步性,他们的不及时导致了传导过程的时滞,而每一个过程中的都会或多或少有一些偶然因素,这些偶然因素又会导致传导时滞本身产生不确定性。影子银行的出现促使其他金融机构加强金融产品的创新,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推出的一些眼花缭乱的金融产品严重影响人们的选择,一些偶然性的事件发生的概率大大增加,货币政策传导时滞更不好控制,降低了货币政策传递的效率。
二、政策建议
影子银行本身存在很多的缺陷,存在法律上和监管上的漏洞,要政府和市场的修正,重视“疏堵结合”,将影子银行等微观层面的需要监管的机制,纳入到宏观管理框架内,在减缓周期影响的同时,调整我国金融市场的结构,提高货币政策传导的效率。
(一)加强对传导渠道的疏通
一是加快利率市场化的步伐,发挥货币传导渠道的作用。利率市场化有助于利率有效的传导。首先应该建立优良的宏观环境,要着力建设稳定的金融市场,提高市场的创新和深化程度。再次,建立适合中国国情具有特色的金融市场基准利率,稳定的市场基准利率使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更加有效。最后,加强金融机构资产流动,巩固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效果。加强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产流动,建立层次丰富、多元化的信贷结构,减弱企业对传统商业银行的贷款依赖,构造多个信贷传导渠道的中介,满足多层次的资金需求,增强运行效率和扩大信贷客户,争取优质的客户,扩大信贷传导渠道。
(二)强化对影子银行的监管
影子银行体系获得套利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展开各类金融交易活动,并且加强对自身金融资产的流动性的管理,体系内部具有高风险的特征。我国需要改变这些机构的内部管理机制,加强内部监管,提高其管理人员的资质要求,明确影子银行机构资本金、准入、注册和监测要求,建立适度的监管方式和监测制度,针对其设立的专门监管机构,现场调査和非现场调查相结合,达到动态监管的目标,特别是加强对高风险产品的监控,提前考虑相关的货币政策给金融资产价格带来的波动及影响,采取跨市场、跨领域、跨机构的协调监管,综合银监、证监、保监三大职能部门的能力。
(三)优化和创新货币政策工具
我国现在较为单一的货币政策工具完全无法适应我国不断变化的经济现状和结构变化,我们应当优化或制定出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其可以有效的应对低流动性、高风险性、信用程度低的等产品和机构对传导机制的不断冲击和阻碍,是货币政策的传导变得透明化、灵活化、前瞻化,在除了要运用一般政策工具“三大法宝”以外,对于汇率政策、特种贷款、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工具要进行有选择的使用,来应对不断变化的经济需求。一方面,我们的货币政策以数量型为主的同时,多穿插使用利率型货币政策工具,综合提高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的建立的健全性;另一方面,优化和创造出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可以有效的合理引导预期,使政策工具“去债务化”、“去杠杆化”,形成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 周莉萍. 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机制、效应和应对思路[J]. 金融评论,2011 (4):37-53
[2] 姚军,葛新峰. 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现状及其对信贷调控政策的影响[J]. 金融纵横,2011 (10):11-14
[3] 陈剑,张晓龙. 影子银行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J]. 财经问题研究,2012 (8):6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