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研究,敢当“驿站”第一人
这是一个特殊的课堂,这也是一节难以驾驭的课堂,因为班级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年级,学生学习的好坏程度、习惯参差不齐,教学的内容也是第一次大胆的尝试。
面对这样的挑战,一位老师在精心组织教学下,使得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们趣味盎然,频频举手,个个喜笑颜开。这就是三山区留守儿童“快乐驿站”第一堂课的真实记录。桂万如老师精湛的教学技能不仅赢得了学生的尊重,也博得了家长们的赞叹。
三山区留守儿童“快乐驿站”,旨在利用周六上午集中辖区内留守儿童开展辅导教育活动。桂老师得知这一信息后,主动请缨承担起第一堂课的教学任务。为备好课,桂万如老师潜心研究,查阅资料,积极探索,分析学情。也正是她这种执着的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实现了“快乐驿站”第一堂课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她这种敢当“第一人”的魄力和勇气值得认真学习和反思。
热爱关工,甘当“驿站”奉献者
退休后,离开了课堂,离开了她挚爱的学生,但她却始终放心不下孩子们。当她得知三山区“快乐驿站”将逐步在全区得到推广这一信息后,她下定决心尽心奉献,主动承担起每一所驿站揭牌仪式后的第一堂课。
尽管像她这样一位有着多年丰富教学经验,教学成绩硕果累累的“优秀教师”,在满怀信心的同时也没有丝毫的懈怠与马虎。因为她知道课堂上不仅要面对着来自不同年级和学习程度参差不齐的学生,还要面对着彼此陌生毫无了解的留守儿童。面对这样的一个群体,尽管有了第一课的成功案例,但桂老师仍旧认真反思,与同行交流切磋。
在课堂上,她善于采取循循善诱、循序渐进、灵活多变、举一反三的教学方法,深得同学们的欢迎。一堂“趣味数学”辅导下来,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都能“吃得饱”,程度好的还能吃得好,即使是“旁听的学生”亦能弄懂其中的数学奥秘,令在场的家长们啧啧赞叹,无不拍手叫绝。
无私奉献,乐为“驿站”守护者
课堂上桂老师是一位“严师”,课堂下她是一位慈爱的“母亲”。由于“快乐驿站”招收的都是留守儿童,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学习兴趣、综合素质不高,不便于管理。桂老师了解到这些情况后,从入站开始便主动与孩子们进行沟通,了解孩子们的家庭、学习以及兴趣、爱好等情况。
由于“快乐驿站”的孩子总数不多,一下子就拉近了与所有孩子们的距离。在整个交流过程中她总是笑脸相伴,让孩子们感到她既像一位亲切的老师,更像一位体贴入微的亲人。
桂老师时刻能够记住课堂上的“特殊”学生。当她第二次走进驿站时,站在讲坛上发现第一次频频举手的学生不在班级时,她急忙询问。当她得知那名学生的父母已经返乡时她很欣慰,因为少了一名“留守儿童”。同样她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格外关注,面对课堂上有“问题”的学生她总是能够俯下身子予以指点帮扶,直到弄懂改正为止。同时,为不给驿站带来更多的负担,下课后她总是悄悄地离开,不领取一分钱的报酬,她就是这样一位无私奉献,乐在其中的一位优秀辅导志愿者。
桂老师是第一位“快乐驿站”辅导志愿者,也是每一所“快乐驿站”的首位辅导志愿者。每到一处,她总是兢兢业业、虚心学习;每到一处,她总能赢得孩子、家长们的掌声;每到一处,当她离开时,人们总是恋恋不舍;每当我们向桂老师表示感谢时,她总是说:“我虽然离开了一辈子工作过的教师岗位,但是我一直热爱着孩子们,在我今后的退休生活中,有‘快乐驿站这样一个平台让我一如既往的关爱着我们的孩子,为他们的快乐成长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我很快乐,也很幸福。”
“快乐驿站”需要这样一位无私奉献的辅导志愿者,她像一位忠诚的卫士守护着孩子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只要人人都能付出点关爱,多参与一次志愿活动,留守儿童的明天才会更加绚丽多彩,伟大的祖国才会更加繁荣昌盛,和谐美丽。
(安徽省芜湖市三山区关工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