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欢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重要的语言现象,它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新的语法功能。学会判断词类活用是理解文言文的关键之一,本文就文言文词类活用判断技巧加以探讨,力图为文言文的阅读理解扫清障碍。
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仗剑谒太祖于临濠 仗:拿着
B. 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 翼:保护
C. 徇镇江、丹阳、丹徒、金坛 徇:掠取
D. 贼非吾敌,盍趣降 趣:归顺
解析 “杖”译作“举,拿着”,“翼”译作“遮掩,保护”,“徇”译作“掠取”,既合乎我们的古文阅读经验,也合乎这里的语境。D项中“趣”在古文中没有“归顺”的意思,译作“归顺”是望文生义;在古文中,“趣”常通“促”,意谓“赶快,急促”。
答案 D
点拨 1. 若有两个名词相连,他们之间既不是并列关系,又不是修饰关系,便是动宾关系或主谓关系,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有时,可活用作“意动用法”。例如: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性,吾当死之。(“帝”活用为动词,意为“称帝”)
2. 名词后面紧跟代词,该名词便活用为动词,有时,所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宾语发出的,动词里面暗含着“使”的意思,即“使动用法”,例如:不痛绳之。(“绳”活用为动词,为“制裁”之意)
3. 名词放在副词后面,便活用为动词。例如:蛮夷不宾,盖待之失节尔。
4. 名词放在“能”“可”“足”“欲”“当”等能愿动词后面,便活用为动词。例如:左右欲刃相如。
5. 名词用“而”“以”“且”同动词或动宾词组连接时,便活用为动词。例如:其治以脉,不以证。
名词作状语
例2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其后遂以著令 著:显著
B. 释天下之疑 释:消除
C. 多格不行 格:搁置
D. 永和阴遣人以利动公 阴:暗中
解析 A项中的“著”意为“书写”而不是显著,所以A项错误, D项“阴”用在谓语动词“遣”之前,充当状语。
答案 A
点拨 名词作状语主要通过句法分析,若名词放在动词的前面,它不是动作行为的施事者,而是对动作行为起着直接的修辞限制作用,从而担负起形容词、副词的语法功能,充当了动词谓语的状语。例如: 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动词活用为名词
例3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届期先生黎明起,扫庭除 除:台阶
B. 但使途无饥渴,而安抵都下足矣 但:只要
C. 群丐请从之任所 之:前往
D. 时邑多盗,群丐间作侦探 间:间或
解析 A项“除”为“扫”的宾语,此处处在宾语位置的动词活用为名词。D项“间”此处为副词,是“暗地里,私下”的意思,故D项错误。
答案 D
点拨 从句法关系看,动词在句中常出现在主语、状语之后作谓语,如果在谓语动词前或后出现了动词,且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事物的意义时,即可判断动词活用成了名词;有时前边有“其”字。例如:(1)追亡逐北。(2)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我们也可以总结一些动词的“使动用法”“为动用法”“被动用法”:
1. 动词的使动用法主要集中在不及物动词上。不及物动词如果带有宾语,那么该动词变成了使动用法。例如:外连衡而斗诸侯。
2. 动词不直接支配宾语,而是表示为(替)宾语或对宾语施行某一动作,宾语是动词谓语赖以产生的目的、原因或服务对象、面向对象。例如:等死,死国可乎?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例4 翻译下面的句子: 人有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
解析 此句中“善”为形容词活用名词,意为“善行”。
答案 别人做了件不大的好事,很少有不自夸的。而你的功劳这么大,却一言不提,为什么呢?
点拨 形容词兼代中心词直接作主语或宾语,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那么该词活用为名词。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例5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若无罪,还告父兄无恐 若:你们
B. 脱道中牛死 脱:逃离
C. 愿得只履事之 事:供奉
D. 君子多其能受善言云 多:称赞
解析 “脱”意为“假如,如果”,B项错误,D项“多”本为形容词,此处活用为动词。
答案 B
点拨 根据句法关系,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处在“谓语”的位置上,带了宾语,那么形容词就活用为动词,包括一般动词、使动、意动。
1. 形容词用在“谓语”的位置,活用为动词,有时有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的使动用法。例如:(1)素善留侯张良。 (一般动词)(2)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使动用法)
2. 形容词用在“所”字之后,便活用为动词,例如: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
3. 形容词放在能愿动词后面,便活用为动词。因为能愿动词总是在动词前面与动词结合使用的。因此,如果一个能愿动词跟一个形容词结合在一起充当句子的谓语,那么这个形容词大多也是活用为动词。例如: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4. 形容词放在“之”“我”等代词前面,便活用为动词,有时有表示主观上认为(觉得)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的意动用法。例如:(1)火尚足以明之。(一般动词)(2)且庸人尚羞之。(意动用法)
总之,根据句法成分分析,辅以牢记必要的活用规则,准确定位词性,分析词语的“临时职责”,是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一把金钥匙,也是战胜高考的法宝。
[练习]
1. 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籍吏民,封府库 B. 有一母见信饥,饭信
C. 沛公欲王关中 D. 而相如廷叱之
2. 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空以身膏草野 B. 大王必欲急臣
C. 侣鱼虾而友麋鹿 D. 项伯杀人,臣活之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B. 外连横而斗诸候
C. 司马子反渴而求饮
D.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