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杰戈
【摘 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一则日常录音报道《呼格吉勒图案再审被判无罪》获得2015年亚广联奖新闻节目类特别推荐奖。本文通过回顾报道过程,分析报道得失,解析日常录音报道的采制方法。
【关键词】广播 报道目标 新闻现场 连线直播 录音报道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呼格吉勒图,这五个字对我来说原本只是媒体报道和传达记录中的一个遥远的名字。2014年11月,18年前已经执行死刑的案件启动再审程序,我的同事周益帆和孙莹记录这个过程,做了连续报道。12月中旬,再审结果即将宣布的时候,因为她们都有其他任务,我奉命接手。
案件的细节在过去的18年里已经被反复报道过几轮,关心此事的公众对于“前因”和背景已经有相对充分的了解,所以我给自己设定的报道目标主要有三点:一是准确、快速地发布再审宣判的结果;二是详细、生动地记录呼格吉勒图的家人得到再审宣判结果之后的反应;三是全面、深入地解读再审过程和结果,并介绍后续处置程序。
第一个目标需要在呼格吉勒图父母的家中完成。为了尽可能地做到准确、快速,并且有生动的现场感,我事先了解了法官到场宣读再审判决书的时间、流程等信息,以及通过官方微博发布文字信息的渠道,并跟次日上午《新闻纵横》的编辑沟通了报道方案。
第二天,天还没亮,内蒙古记者站的副站长郑颖、记者宝音,以及新入台在记者站锻炼的赛娜和曾艺馨等人就陆续赶到呼格吉勒图的父母家,金建军和我随后到达。18年里,小区翻建了新房,但这个闻名全国的案子在居民心中仍然有相当的重量,尤其是到了这个再审结果即将宣布的清早。一个细节是,我和金建军进了小区,迎面遇到一位男士,我们没有开口问,他也一言不发,只是转身一指,指向呼格吉勒图的父母家。
跟预想的情况一样,客厅里的记者越聚越多,我和同事分头采访了呼格吉勒图的父母、哥哥和邻居,其实更准确地说是聊天,了解他们的心情。
大约8点24分,内蒙古高院的副院长带着合议庭的法官来了,比计划的八点半要早。我立即打通导播间的直播电话。按照原本的计划,最理想的流程是我先介绍几句现场情况,等到法官开始宣读判决书,再通过同事宝音的手机连线信号(他把接通的手机伸到法官面前),直播整个宣读的过程。在新媒体时代,广播的这种直播方式,依然能保证最快的时效。
但实际的播出效果没有达到最理想的状态,当时现场混乱,我无法判断法官们进门后拨开人群、到达呼格吉勒图的父母面前并开始宣读需要多长时间,而当时节目中也正在播出一条录音报道,此前几乎没有中断录音报道插播的先例。
等待的过程中,法官迅速到位并开始宣读再审判决书,我没有听完,就撤到层层记者外面,为的是有相对安静的环境做直播连线,同时不惊扰其他媒体。此时,后方直播间的一段录音报道播完,主持人尽量简短地说了一句导语,马上切进我和宝音的两路现场信号。判决书比预想的要短,此时刚刚读完,现场响起掌声和欢呼声。我就着现场声说:“大家可以听到掌声和欢呼声,这是内蒙古高院的法官刚刚宣读了呼格吉勒图案的再审判决书,因为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撤销原一二审对呼格吉勒图的死刑判决……现在法官正在让呼格吉勒图的父母在再审判决书上签字。”介绍完最新的再审判决结果和现场情况,我又回述了当天上午呼格吉勒图的母亲尚爱云在采访中说的话,她还记得18年前最后一次见到儿子的情形:“这件事的伤害像一个烙印在我们全家人心里,永远没有办法抹掉。”
一个月之后偶遇一位同行,她当天正好在车上听到这段直播连线:“快,而且正是我想知道的信息。”她说:“除了判决结果,还有他们家里当时的情景和家人的反应。”
遗憾的是,因为前面说到的现场条件所限,我在当时无法完整地听清宣读判决书的全过程,因此没有能够在这一次直播连线中完整复述判决书的全文。不过根据事先商定的预案,内蒙古高院的官方微博会在现场宣读完之后,发布判决书的全文,各家媒体会据此发稿。我们直播间的主持人也在电脑上随时刷新。我的连线直播结束之后,他们口播了最新发布的微博内容,并且介绍了呼格吉勒图案的背景。
从播出效果来看,这段连线直播应该是在各家媒体中最早报道了再审宣判的结果和现场情况,“快速、生动”的目标基本达到,但是“直播宣读判决书过程”的设想没能实现。反思整个流程,如何判断现场状况在法官进门后更早插播?如何在比较混乱的现场更加快速、清晰地获取和传递信息?这样的情况下要不要中断正在播出的录音报道切入现场?这些问题有赖于记者经验和能力的提高,也需要结合实践形成更加完善的节目运行机制。
除了呼格吉勒图的父母家,当天上午的新闻现场还有另外两处,一是内蒙古高院的新闻发布会,另一处是呼格吉勒图的墓地。前者的时间确定,且需要做直播,我和同事郑颖、金建军先从呼格吉勒图家赶过去,在中国之声的《央广新闻》中直播了内蒙古高院新闻发言人介绍再审情况的过程,并且采访了现场的两名法律学者,分析案件错判的原因和后续的追责问题。赛娜则留在呼格吉勒图的父母家等待,然后跟随他们一起前往墓地。呼格吉勒图的母亲在墓前哭诉、家人把再审无罪判决书复印件烧给呼格吉勒图的情况,也很快在《央广新闻》中连线报道,现场图片在中国之声的微博上发布。
几段连线直播结束,报道工作转入录音报道的制作。我和同事分头整理上午多个现场的录音素材。这些素材比较完整地记录了当天的三个现场。其中,话语类音响的有法官宣读判决的过程,有内蒙古高院副院长跟呼格吉勒图母亲的对话,有对呼格吉勒图的母亲、哥哥和律师的采访,有呼格吉勒图母亲在墓地的哭诉,还有内蒙古高院新闻发言人对再审情况的介绍,以及两名法律学者的分析。此外,还有一些非话语类的音响,例如呼格吉勒图父母家里的环境音、宣判之后燃放的鞭炮声、墓地现场的哭声和风声以及焚烧再审判决书复印件的声音。这些全面、丰富的素材让我心里有底,可以做一篇“用音响说话”的报道。从最终的成品来看,现场音响大约占到节目总长度的2/3,只有音响不能体现的信息才用记者旁白来表达。
录音报道从法官走进呼格吉勒图家宣读再审判决书开始。在录音报道中,采访对象的话语除了面对面接受采访,还有一种是自然状态下的表达,说话的对象不是记者,不是录音机,而是其他人。很多时候这样的表达可能更真切、更生动,我在采访中一般会留意录下这样的话语,以备选用。这篇报道中,呼格吉勒图的母亲尚爱云和内蒙古高原副院长赵建平的对话就是这样的例子。在法官读完再审判决书、宣告呼格吉勒图无罪之后,赵建平送上三万元慰问金,向呼格吉勒图的家人鞠躬致歉,两次说出“对不起”,表示会吸取教训、深刻反思,防止冤假错案发生。而呼格吉勒图母亲的回答有一些出乎意料,她没有哭,也没有说追究责任,而是说出了一个要求:“以后每一个公检法(人员)在办案期间要认认真真地去对待每一个人,从我儿子这个案子截止,再不要有这样的悲剧,这是你们公检法的一个教训吧!”赵建平就反复说:“这个教训我们一定会吸取的,一定会吸取的。”
虽然看不见画面,但是这样一段对话,通过内容和语气呈现出的,是一个省级法院的副院长为冤案低头认错、深刻反思的谦卑态度,以及一位年迈的母亲在儿子沉冤18年得雪的时候,不再只关心切身的个案,而是将目光投向整个法治状况的隐忍和大义。这比单独采访两个人的效果要更鲜明、更有冲击力。
另一段类似效果的声音是尚爱云在呼格吉勒图墓前的哭诉。当年知道儿子清白但无法施救,18年后再审改判,作为母亲,在听判决和按手印的时候都没有哭,之后来到儿子的墓前,情绪才有一个出口,得以充分宣泄。呼格吉勒图的母亲尚爱云的哭诉最后一句落在“你是一个无罪的人了啊,儿啊……”接着是一句简短的旁白,“家人把写着‘无罪的再审判决复印件,烧给了呼格吉勒图。”衬着风声和焚烧纸张的声音,作为节目上半部分的结尾,突出“无罪”这个词。这段声音是同事赛娜采录的,我不在现场。我是配合图片、视频和赛娜的描述来写出简短的旁白,作为同期声的补充,描述墓地环境,也带出呼格吉勒图18岁冤死的遗憾。
呼格吉勒图的妈妈哭倒在儿子坟前
报道的第一部分在墓地现场之后结束。主持人口播简要回述案件之后,进入报道的第二部分。先用内蒙古高院新闻发言人李生晨在发布会上的话,介绍了认定原判决“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原因。之后没有继续大段引用发布会的话,而是先请法律学者对此展开分析评论,揭示当年错判和如今改判的原因和时代背景。
随后,报道再转入发布会上的一个焦点问题:问责。除了有李生晨的表态并介绍问责工作进展,也进一步由法律学者评述,指出比追究个人责任更重要的,是落实防止错案的制度:“时至今日,我们的法官、我们的检察官可以说宪法规定的‘独立还远远没有实现……现在的当务之急是真正做到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检察权。”这句话深刻有力,切中要害,从个案问题上升到对中国司法现状的反思。使节目在第一部分的真实生动之外,更增添了深度和思辨。
回顾节目的采制过程,当时只是把它当作一条重要的、受关注的日常新闻,希望能够尽可能地在时效、生动和深度几方面都有所实现,最终也基本上达到了预期。这得益于内蒙古记者站全站的通力合作,以及各位同事在前期报道中打下的基础,还有中国之声早间节目部的信任和配合。从中央电台到亚广联给这篇报道的一些奖项,对我来说是意外收获。更重要的是,希望报道中的一些经验教训能够帮助我把以后的日常报道做得更好。
(作者单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