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人和气,这是新疆的政界朋友对栗智的评价。在2007年《人物周刊》的一次访谈中,栗智讲述了自己的为人处世的原则,就是:决不树敌。他说,在我的字典中,查不到某一个人是一个天然的坏人。我当领导干部,我有义务有责任让下级不要走到邪路上去。我当下级,领导说对了,我就照办,领导说错了,我就根据实际情况,把事情办对了就是了。他说,对同事也是这样。这么多年,我对任何人,总是去想他对我怎么好,而不是去想对我怎么坏。这是我对自己最满意的。
但作为一个领导干部,怎能当老好人?有时不得罪人,就没法推动工作。
他的这种性格,恰好碰到了“7·5”暴恐事件,在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犹豫,往往是致命的。新疆因为民族众多,且和边境外势力多有往来,因此,历史上的治疆经验,往往讲求刚柔相济、宽猛并济。栗智的风格明显偏于柔。而他的前任,同样在2013年落马的杨刚,风格则更加强硬。
杨刚在1999年至2006年期间,担任了7年的乌鲁木齐市委书记,之后调任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常务副主席,后调任中央,任国家质检总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转任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不到一年,落马,并被开除党籍和公职。他的处理意见除了严重违纪违法之外,还赫然两个字:“通奸”。
这个土生土长在新疆兵团的“兵二代”,杨刚的执政风格“素质过硬、强硬果断”。有人称,兵团出来的干部,始终保持了入疆初期革命者的强势凌厉和拓荒建设时期的坚韧倔劲,融合边疆民族的粗犷,往往无刚不克。
杨刚主政乌鲁木齐的七年,恰恰是当地国企改革和城市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当时,他在乌市强力推广的一系列城市发展规划,至今仍有重要影响。2002年,他提出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设想,以及乌鲁木齐城市扩展的思路:“南限北扩,东延西进”,一直沿用至今。
不過杨刚的强势作风,也引来颇大争议,“独断”、打击异己,是不少跟他有接触的人对他的印象,甚至有些在工作上与其意见不合的下属被调离、冷落。
当然,杨刚也栽在了这个“毫无顾忌”的作风上。在2002年后,杨刚主导的乌鲁木齐市荒山绿化工程中,乌市多家地产商涉及对杨刚进行商业贿赂和利益输送,2013年年中以来,已有近十位地产商相继被调查。亦有多方信源指出,杨刚的亲属利用其权势影响,染指新疆的旅游和房地产开发领域。
而对于自称“胆小如鼠”的栗智来说,如何严重违法违纪?看来,权力真能让人壮胆。
(澎湃新闻网2015.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