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院,举步维艰的金字招牌

2015-05-30 10:48:04文九
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 2015年12期
关键词:画师藏家画院

文九

In recent years, Chinese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market has made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and these contemporary painters including Wang Mingming, Wang Xijing and Liu Dawei continuously created new upsurges in action. However, whats the role and functions that academy of painting can play in the creation of contemporary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 And how to development in such a difficult situation?

在中国,做什么事都离不开身份、头衔、名号,书画圈自然也不能“免俗”。近几年,中国当代书画的行情一路走高,甚至让其他版块有些许“眼红”,其中,以王明明、王西京、刘大为等“画院派”为代表的当代画家纷纷迭创新高,在这波当代书画行情中起到了领涨的作用。那么,画院这一新中国建立后出现的体制下机构,又在今天的当代书画创作与市场领域起着怎样的作用呢?

金字招牌

在当前当代书画市场的火热行情中,有百分之七八十的“弄潮儿”都是画院画家,如王明明、何家英、王西京、刘大为、冯远、徐乐乐、史国良,等等,他们的作品不仅备受藏家追捧,行情升幅也最为明显,堪称当代书画市场的“领涨者”。因为画院画家一般都是已成名的画家,且能进入画院多少说明了其作品具有一定的艺术含金量,购藏“画院派”的作品相对更“保险”。画院作为画家的一个“招牌”,对藏家来讲无疑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而在一些艺术评论家看来,如今一流的当代画院的画家因为大多师承齐白石、黄胄、李可染、程十发、傅抱石等老一辈著名的画院画家,所以起点较高,在传统中汲取营养,形成了自己较为完善的艺术风格。再加上,身为画院的专业画家,其创作也得到了政府和画院的大力支持,有更多机会参加美术机构的研究、评论和频繁的交流活动,这些都让“画院派”有条件把现代意识与传统精神有机结合,最终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创作风格。

其实,不仅是拍卖市场,在一级市场,画院画家也具有相当的优势。正所谓“背靠大树好乘凉”,画院为画家提供了更好的创作和交流的平台,有利于画家创作水平的提升,因此,通常来讲,“画院派”的作品艺术水准还是有一定保证的,这也是不少藏家和投资者看重“画院”这个招牌的重要原因。

体制束缚

尽管画院派画家在市场中风光无限,但光芒的背后,也已然投射出了些许隐忧。数十年不变的固有体制、“大锅饭”式的创作空间,为画院的前路蒙上了一层阴影。

上世纪50年代初,全国各地涌现出一批国家体制下的画院机构,主要是为了安置那些从民国走进新中国的老画家。然而,时过境迁,当年画院内的“盛况”如今早已不复。据了解,目前国内上下大大小小的画院多达1000余个,但相当一部分却是空有一张招牌,而鲜见成绩。有些地级市或县级画院,甚至只有一两位所谓的画师,平时不用坐班,要求的创作量也很少,不过是每月领着工资,在名片上多了一个头衔而已。

这种青黄不接的现象直接影响着画院的发展与建设,即便在国画传统较为深厚的江浙地区,也存在着画家年龄断层的尴尬。目前的画院画师大部分集中在40岁左右的年龄段,而这对于一个画家来讲,可能还在自我风格的摸索阶段,远未到成熟期。没有真正的艺术大家,这样的画院显然无法得到公众的认可。

除了年龄断层,市场对于画院的冲击也十分明显。从前的画院画师都是闭门创作、彼此交流,而今却变成了四处“走穴”、急着向钱看。

画院面临的这些困境,其实归根结底还在于体制。画院虽然有着统一的名称,但事实上在各个地方却有着不同的主管部门,有的归属当地文化局,有的划到当地文联旗下。画院的人员都有编制,有的一次招一两个、有的招三四个,待遇等同于公务员。在这种体制下,当地政府对于画院的要求,通常最大的希望就是画师们既然不愁吃喝了,就能尽全力在全国大展上拿奖,有助于当地文化建设能出些政绩;而画师们也心态浮躁、过于功利,职务感觉总是很飘忽,缺乏归属感。

开拓变革

针对种种困境,有一些画院已经开始进行种种尝试,希望能够在体制内走出一条人性化的道路。当前画院的改革主要在于如何提升画院自身的竞争力、管理机制怎么建立等方面上。

提及画院改革,北京画院是不得不说的。2005年,北京画院成立了自己的美术馆,依托于大量20世纪名家作品珍藏,举办了齐白石、黄宾虹、林散之、李可染等一系列大师展览,在业界赢得了极好的口碑,且成为2010年文化部核准的9个重点美术馆之一。

而广东画院则开辟了另外一条改革的道路。广东画院是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之一,近年来主要有两个改革制度,即成立广东画院签约画家制度和广东青年画院制度。这使得广东画院在办院模式上走在了国内同行的前列,也让广东画院绽放出一种更加开放、包容的学术态度。在画院本身的管理制度上,广东画院不仅仅空有“名头”,而且有强有力的考核、准入和淘汰制度来保障。这就避免了很多其他画院画师一方面吃着国家发给的“空饷”,另一面却在市场上奔走淘金。

猜你喜欢
画师藏家画院
重拾画院的写意精神
国画家(2022年1期)2022-03-29 01:19:46
藏家之友
中国书画(2021年12期)2021-09-03 20:50:44
藏家之友
中国书画(2020年8期)2020-12-01 06:49:42
荣宝斋画院招生简章
艺术品(2020年6期)2020-09-17 11:32:56
浙江画院建院35周年系列海报
中国画画刊(2019年6期)2019-09-30 05:49:44
小小画师本领大
敦煌画师,I服了YOU
百家讲坛(2017年14期)2017-11-08 08:26:28
春睡画院教师美术作品欣赏
师道(人文)(2017年3期)2017-03-27 01:14:01
藏家之友
中国书画(2016年4期)2016-09-19 22:42:49
天才画师创意无眼的逆天3D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