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丹
一般情况下,每个班都会碰到小麻烦的幼儿,遇到个例,我们就要研究探索转变方案。
昊昊是小班第二学期转到我们班的,他没有明显的分离焦虑,自理能力也不错!可是,他总是“不按常理出牌”:晨间桌面游戏时间,他会一个人默默看书;集体活动了,他蹲在一旁玩积木;听音动作时,他跑到午睡室玩起了娃娃家……他不会主动与小朋友交往,整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没过几天,他的我行我素对其他孩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们也开始蠢蠢欲动,集体活动时注意力也开始分散……我意识到我们班上转来了一个“小麻烦”,如果不把这个“小麻烦”拉入大集体,班上的常规也会因此变得不再稳定。
通过家访,我了解,昊昊的父母是中年得子,对于这个迟来的宝贝特别疼爱。昊昊的父母在我们当地最大的菜市场做管理人员,平时工作比较忙,对于昊昊采用的是只要没有危险就“怎么都行”的教育模式。放任的家庭环境让昊昊缺乏约束和规矩,而且没有群体归属感。此外,昊昊的出生月份小,刚刚够到入园年龄,不管是生理还是心理都留有托班幼儿特点。
一、行为归因,培养交往
昊昊的散漫主要源于其生活环境,要想让他的行为加以矫正,首先要从他的交往能力入手。经过与昊昊父母的沟通,他们也意识到了问题,愿意积极配合我们。同时对于昊昊在家我们也提出了三个要求:一是工作之余尽量抽时间多陪昊昊,进行情感交流,给他讲故事、一起看书、玩棋类等有互动的游戏;二是与昊昊共同制订家庭约定,父母与昊昊共同监督、共同遵守;三是让昊昊参与家庭管理,共同分担家务,逐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改变教师的主观意识,看清昊昊麻烦背后的原因,给予昊昊更多的关注。有时候昊昊的乱串只是因为他不知道该做什么,那么老师任务就是及时发现昊昊的这种茫然,对他提供适合的帮助。第一次玩区域游戏的昊昊对什么都感兴趣,一会去娃娃家里摆弄餐具、一会去美工区捏捏橡皮泥、一会又跑到表演区拿起玩偶……看着满场串的昊昊,我轻轻地拉起他的手,向他提议:“昊昊,你能陪我去钓鱼吗?看上去好像很好玩呢!”昊昊的眼光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了下,表示同意。“不过,钓鱼的时候可一定要有耐心,不然鱼就不会上钩!”到了益智区我便向他提出要求。昊昊显然是被五彩的鱼给吸引了,笑嘻嘻地坐在鱼池边钓鱼。没过多久,昊昊开始坐不住了,开始东张西望。注意到他的动向,我及时介入游戏:“哇,昊昊,你钓了这么多鱼啊!能告诉我秘诀吗?”得到我的肯定,昊昊显然很得意:“这上面有回形针,对准回形针就能钓了!”“那我来试试看!”我故意让鱼竿晃来晃去,着急地问他:“鱼竿晃来晃去的怎么办?”“你要这样!”昊昊抓过鱼竿示范给我看!“原来是这样!你很会找方法啊!那我们来比赛吧!”有了我的鼓励,昊昊再一次坐了下来!游戏时间很快就结束了,在总结时,我特意让昊昊分享他的成功经验,并对他的坚持进行了表扬。
二、发现特长,鼓励培养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别擅长的一块,昊昊也不例外。一次手工活动“小蜗牛”,在我展示出成品后,一旁玩积木的昊昊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并搬来了小椅子,乖乖坐下。看到他的表现,我知道手工是他感兴趣的。针对昊昊喜欢动手制作的特点, 自由活动时间,我要么拿出彩纸,要么拿魔尺向他“请教”,对于他的帮助我总是大方地表示感谢。同时,我把昊昊的巧手介绍给其他孩子,慢慢地,很多孩子开始主动地与这个新伙伴游戏,大大增强了他的信心和归属感。
三、快乐游戏,增强意识
在日常活动中,幼儿之间的互动有时候比师幼互动效果更独特、更显著。因此,我经常请一些常规意识比较强的孩子坐在昊昊周围,通过他们的言行影响昊昊。小楷是我们班上的大姐姐,乖巧而大方,班上很多孩子都很喜欢她。于是我也给了小楷照顾昊昊的任务,要求小楷带着昊昊一起玩。不得不说小楷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没过多久,昊昊俨然成了小楷的小跟班。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昊昊有了明显的变化,他不再漫无目的地乱串,开始寻求同伴、共同游戏。这天,我们开展户外游戏。到了室外,孩子们都显得格外兴奋。介绍完材料,孩子们都很快地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材料进行游戏。只有昊昊开始对花圃里的植物展开了攻击,我连忙拉起他的手看着他。看出我眼睛里的责备,昊昊低下了头。“你这样对待花,它们会受伤,就不会喜欢你这个朋友!”我顿了顿继续说道:“大家都在等着你呢,快点去找你的好朋友一起玩吧!昊昊立马展开了笑颜,跑开了!
就这样,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昔日的“小麻烦”已经变身成了“小可爱”,他在我们班中找到了他的位置,感受到了来自同伴、老师的爱,慢慢地融入进来。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