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美研展,惊喜连连

2015-05-30 20:45婧子
大学生 2015年12期
关键词:麦收材质研究生

婧子

如果探讨学术与学历关系,由低到高从本科生排到博士生,大致是不错的。不过到了艺术领域,专业能力与学历关系的排名仿佛是倒着来的。坊间大致流传的说法是:硕士生不如本科生,博士生不如硕士生,依此类推,毕业展的精彩程度当然也是大致这么排的。

但是,2015年4月30日开幕的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展却给了我们大大的惊喜。2015展览共展出硕士、博士研究生320人约400多件作品,无论是架上绘画,或是空间雕塑、装置、影像观念、设计、建筑等作品都充满活力,呈现出崭新的视觉经验。研展开幕期间,观展人潮涌动,与以往研展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也表示,此次“研展”是研究生教学的新探索,其培养模式正逐步由单一的学术型向专业型过渡。

到底惊喜有多大?我们让作品说话。

《设计师职业健康分析》

作者:侯锐淼 材质:纸 贴纸 框

这份分析报告的精彩之处不在于展览之前做了多么详细周密的调查,而在于展览中设计的调查方法:什么地方能大规模地遇到设计和艺术圈的人?自然是艺术事件也就是展览现场!现场提一个问题,分三个年龄段,由观众选择红黄蓝三种贴纸,将答案贴在墙上。完成!

《张伟,1982-2014》

作者:杨绍淳 材质:纸、书籍、 木头

一个80后北京男孩儿2014年因酒驾而丧生,作者将他成长过程中的事件提炼成一件件衬衫,从给汶川地震捐款到去鸟巢看奥运会开幕式,时代映射在个体上的点滴被艺术家用含蓄内敛的方式再次展现。

《他乡烈酒》

作者:李江涛 材质:绢本重彩

现实之美。作者为此还作《劳工赋》一首,关切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都在其中。“霜降过后是立冬,西风漫卷透工棚。天晚地冻工已散,棚中传来觥筹声。辞别桑梓来京城,拆旧建新做工程。……烈酒酒劣酒愈烈,醉乡易醉最思乡,四海为家皆寄客,萍水相逢此杯中。”

《记·迹》

作者:王浩铮 材质:银 沙

“4月中旬,学校操场跑步,每跑一圈(400米)提取一次元素。”看到这句话时还有点莫名其妙,提取什么元素跟眼前的展览有关么?再看才知道,这个放着金属的小盒子被佩戴在身上,人运动时会让金属在沙里面不停地打磨,形成不同的形状,作者每跑一次400米提取的就是金属的形状,以此作为首饰设计的依据。这么一个小设计,将人的日常运动带来的物体形状变化与首饰设计联结,收获许多意想不到的自然又人为的图形。

《夏日里的麦收》

作者:陈志敏 材质:布面油画

麦收不一定就是要表现大场面的丰收喜悦,不管是接打电话的,还是笑着聊天的,两个男人很日常地干着麦收的活儿,这份真实与质朴就在这日常中流露。

《一树一蛇》

作者:叶森 材质:槐木

改造一棵树,化生一条蛇。民间匠作,法式简约,装置朴素。实验艺术系同学们的作品越发成熟、简练,不再以稍显粗糙的结构或堆砌示人,这也是一大惊喜哦。

《百鸟图》

作者:刘思钊 材质:综合材料

百鸟图吸引观众的不仅仅是画面的丰富色彩与层次,而是多媒体应用手法。不时有不同鸟的投影打在画面上,配合那种鸟的声音,制造的是整个森林的氛围。不得不佩服同学们对多媒体技术的娴熟应用。

《高铅玻璃的声音》

作者:任民 材质:高铅玻璃

高铅玻璃凹成灯的造型,本以为就是一盏灯,结果边上还放了一个圆头锤子,才知道,这是一个可以击打发生的小乐器。如果将它们拼接组合,更是可以直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了,可谓独具匠心。

猜你喜欢
麦收材质研究生
难忘儿时麦收那些事儿
泥砖筑叠(中国画)
刘麦收 国画作品
衣服材质大揭秘
麦收时如何进行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
外套之材质对比战
针织衫之材质对比战
10KV配变绕组材质鉴别初探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