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买!买!“双十一”当天,不少“剁手党”们从凌晨开始,已进入疯狂刷淘宝的购物模式。都说“衣缺补衣、食缺补食”,衣食基本都不缺的购物狂人们,为何还如此沉溺于此?专家表示,疯狂购物者可能存在心理障碍,心理学上称之为强迫性购物,在美国精神病治疗协会的诊断手册DSM-IV-TR中,将它结为“冲动控制障碍”。
女性是主要受害者
厦门市仙岳医院副院长陈进东说,爱网购者大致分为几种情况:一种是虽然买得多,但买的确实是需要的东西,这种情况属于正常购物;一种是看别人买什么就盲目跟风,结果买了许多自己不需要的东西,买完后又后悔,这就是所谓的“剁手党”。
“剁手党”往往比较轻率,容易冲动,常见于年轻女性,性格比较内向,生活较空虚,爱好少,也比较容易焦虑。也有个别人是在心情不好时,通过购物来发泄情绪,获得满足感。这种情况有时可以对人的情绪调整起积极作用,比如有的人在心情不好时购物,可以宣泄压力,而在心情好时购物,则可以增加幸福感。但如果发展为“见到喜欢的东西就控制不住想买,买完又后悔、自责;感觉消失后,很快又投入下一轮购物中”,这就需要引起注意。
因为在心理学上,这种表现可称为强迫性购物。这是一种功能紊乱的消费行为,这类人群失去了对购物行为的控制,持续过度地购物。
有专家表示,强迫性购物似乎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行为。很多数据显示,强迫性购物者常伴有进食障碍(神经性厌食症、贪食症)、酒精依赖、抑郁、强迫症等问题。这说明,购物跟进食、饮酒、强迫行为、情绪低落一样,都是表面的症状,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没有被处理。
是不是病从三方面鉴别
根据发表在Addiction杂志上的一则对涉及32000人的研究数据的分析,发现强迫性购物行为的一般患病率约为5%,即20个人里就可能有一个购物狂。但爱网购的人是否患有这种心理疾病,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厦门市仙岳医院心理科主任张晓阳说,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点鉴别:第一要看消费是否在经济能力的承受范围内。如果买得多,但经济可以承受得起,一般就没什么问题;第二是看购物者买完东西心情如何。若疯狂购物后,内心出现后悔、内疚、烦躁不安的情绪,那就要自我反思一下,因为这可能是某种心理问题;第三要看是否干扰了正常生活。有些人通过购物解压,但若疯狂购物消费超过了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这样不但起不到解压作用,还会干扰正常生活。
少宅在家增加运动
陈进东建议,网购成瘾者要保持心态平和,尽量少宅在家里,多与人接触,增加运动,多亲近大自然。
张晓阳表示,如果爱购物已经给日常生活带来困扰,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到其他的健康解压方式。要记住健康减压的原则是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只有这样才能健康地、可持续地减压。而面对抑制不住的购物欲,不妨通过制定购物计划、让身边的人督促自己合理消费等方式,来帮助自己,若情况比较严重,还是应及时求助心理医生。(据厦门晚报、科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