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海洋馆,我们可以看到种类繁多、各具特色的鱼儿,它们色彩鲜艳、模样可爱,带我们进一步认识了海洋。那么问题来了,真正生活在大海里的鱼儿会自行捕捉食物,那么生活在海洋馆里的鱼儿呢,它们吃些什么?这些食物又是从何而来呢?下面就请北京向东小学的同学们来给大家讲讲鱼食的秘密!
鱼类需要什么营养?
鱼类按照喜欢吃肉还是吃素,可以分为肉食性、植食性、杂食性三类。鱼类需要的营养成分和人类很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都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对各种营养成分的需求量不同。鱼类对蛋白质的需要比人类高,是因为鱼类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能力比较弱,需要把一部分蛋白质转化为能量,尤其是肉食性的鱼。如果鱼吃了太多碳水化合物,有可能会得糖尿病和脂肪肝。由于鱼类生活在水中,所以它们有“喝矿物质”的本领,来从水中获得一些矿物质营养。因此,鱼食里的营养均衡,小鱼们才能活得健康!
鱼食是用什么做的?
制作鱼食的原料各种各样,有海藻、海带、裙带菜等水生植物,也有大白菜、生菜、黄瓜、番茄、玉米等陆地上生长的植物,这些“素食”制作的饵料投喂给植食性的鱼类。需要注意的是,菠菜含有大量草酸,鱼类不容易消化吸收,所以不能用菠菜来做鱼食。肉食性鱼类的饵料中少不了肉,我们常吃的牛肉、鸡肉都可以作为原料,还有小虾、青鱼、鲅鱼等经济性鱼类。因为这些原料水分很多,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烘干、脱水、制粉、混合,才能做成鱼食。无论荤素,这些原料有三个特点:1.有营养并且鱼类容易消化吸收;2.容易获得;3.价格低。
为什么把鱼食做成各种形状?
鱼食有很多形状:粉末状、微颗粒状、细颗粒状、大颗粒状,以及薄片状。这些饲料各有各的主人——粉末饲料、薄片饲料、微粒饲料适合小鱼吃,如七彩神仙:有些鱼食是方块状、片状、大颗粒状,适合体型大、口大的鱼吃,如银龙、蓝鲨等,这些饲料小鱼是难以吞咽下去的。所以,鱼食不仅要有营养,形状和大小也很重要哟。
鱼食为什么有轻重之分?
我们把鱼食投放到水中后,有的会快速下沉,有的会漂浮在水面,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鱼食分量有轻有重。生活在海洋中不同位置的鱼生活习性也各不相同,并且演化出了不同的“嘴型”。生活在海洋上层的鱼,嘴巴会往上翘,下颚比上颚长,比如鲤鱼:生活在底部的鱼,嘴巴朝下,形状和上层鱼正好相反,方便它们吃水底的食物,比如清道夫。所以鱼食要有轻有重,各层鱼才能方便地吃到自己喜欢的食物。
鱼食的颜色有什么奥秘?
鱼食的颜色各种各样,有深绿色、墨绿色、深红色、粉红色、棕黄色……鱼食的不同颜色代表了不同的营养,是原料呈现的颜色。以植物为主的鱼食呈现绿色:以肉类、虾、鱼为主的鱼食偏红色和黄色。有的颜色是人工添加的色素,比如亮红色,那么喂食这种饵料的鱼,它们的身体就会出现漂亮的红色,适合观赏鱼的喂食。
听了北京向东小学同学们的讲解,你心中的疑问是不是已经纷纷解开了?海洋世界还蕴藏着无尽的秘密,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