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市社会局1935年7月至1936年5月统计资料简报史料/梅佳苗明玉选编
内容提要:1935年7月,国民政府行政院再次训令各省市地方政府依照前定《省(市)政府施政成绩报告项目》,按月报送各主管范围内的主要施政成绩,如办理编造困难,可暂行参照江苏省政府所编《统计资料简报》格式填送。同年8月,北平市政府训令市政府各局、处、所、场自1935年7月起,停止报送施政成绩报告,改为按月填报统计资料简报。北平市社会局报送的统计资料简报内容涵盖范围广泛,包括社会部分、教育部分、公用部分三大项,涉及社会风化、戏剧、救济事业、农工商业、合作社、中初等及社会教育、自来水、电灯、电车及车辆登记、度量衡检定等方面内容,从中可以窥见20世纪30年代北平市政管理和建设成绩及社会面貌。此次选编公布的是北平市社会局报送1935年7月至1936年5月统计资料简报的相关史料。
1936年国民政府颁修正初、高中课程标准史料/王海燕选编
内容提要:1922年(农历壬戌年)11月,北洋政府以大总统令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案》,又称“新学制系统”、“壬戌学制”,将全部学校教育分为3段5级,即:初等教育6年(初小4年、高小2年),中等教育6年(初中3年、高中3年),高等教育4—6年。1928年至1949年期间,南京国民政府对学制虽几经修改、补充,但基本上沿用的是1922年的“壬戌学制”。北平的现代学校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在课程设置上,一般中学都遵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注意德、智、体、美几个方面的教育;在教学方法上,大都强调教师的系统讲授,注意运用启发式方法,以引起学生进一步钻研学习的兴趣。另外,一般中学都比较注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校内设立学生自治组织,开展课外读书和社会公益服务等。本次选编国民政府教育部于1936年颁发的修正初、高中课程标准,以资参考。
1946年6月至11月北平市政府施政报告/孙刚选编
内容提要:抗战胜利后,从1945年10月至1948年8月,北平市政府分段系统编印了北平市施政报告,全面反映了战后北平市的市政建设情况。该史料是熊斌任市长期间的最后一份施政报告,时间是从1946年6月至11月,分别从社会、财政、警察、教育、工务、卫生、公用、地政等方面叙述了北平市的施政情况。
1951年北京市京郊农村经济调查报告/王永芬选编
内容提要:1951年7月至8月间,为了贯彻全国农村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农村金融工作,中国银行北京分行合作部对京郊农村生产、生活及思想意识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参加调查的北京分行干部和北京大学经济系学生共19人分为五个小组,对应五种不同的农业经济小区,每小区各选择一个重点村,除进行一般的深入了解外,并召开各种不同阶层的小型座谈会。此外,在各阶层中选出各种不同类型的典型户182户,深入各户访问,以座谈会所获资料来对照典型户的材料,并以典型户的材料来对照重点村的材料,进行互相对照综合分析,以确保所获材料的正确性。本件史料即是此次京郊农村经济调查形成的调查报告。
1957-1958年北京市物价工作史料/鹿璐选编
内容提要:北京市的物价工作一直是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1957年7月,根据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第一次全国物价会议精神,北京市召开了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物价会议,制订出北京市供销合作社物价工作的一系列制度文件。为了加强对物价工作的管理,1957年12月1日,北京市人民委员会组建了北京市物价委员会。北京市物价委员会受全国物价委员会和市人民委员会双重领导,主要负责北京市的物价工作,检查物价政策执行情况,研究掌握和调整北京地区的物价总水平。本组史料是1957至1958年北京市物价管理工作有关档案。
还刊登袁学军的文章“从大明门到中华门的历史变迁”,简述了历史上位于今天安门广场内、正阳门北侧、人民英雄纪念碑南面的大明门,这座昔日北京皇城第一门、明清北京城中轴线上最具传奇色彩的建筑之一,历经五百多年风雨变迁的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