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256-01
社区护理是社区健康服务的重要内容,国外在19世纪就已开展了社区家庭访视工作。现在社区护理已成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医学模式的改变,人们的健康观念也逐步转变。人口的老龄化、疾病谱的改变、医疗费用的增长等,使社区护理的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1]。国外的社区护理教育主要为学校课程教育和毕业后继续教育两大类,都以培养能为个人、家庭、社区提供整体护理的人才为主要目标[2]。我国的社区护理起步比较晚,社区护理教育可以说还是一项空白,至今没有一所学校培养专门的社区护理人才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由于社区护理所需的知识面及知识结构的特殊性。加快社区护理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护理教育的重要任务。目前我国各个学校在意识到社区护理的重要性后,也纷纷开设社区护理课程。然而部分学校仅仅是将公共卫生学的部分内容更改,也缺乏适合的社区护理的教材、师资等。为满足社区卫生服务快速发展对社区护理人才的需要,《社区护理学》教学实践就成为护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因此为了培养高质量的社区护理人才,我们对社区护理学进行教学改革。
1.设定改革的目标
我院开设《社区护理学》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应用性人才,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和技能范围,为社区护理提供和储备专业人才;同时促进护理学科发展和师资队伍建设。在此期间,教学过程不断改进和完善,培养2~3名专职教师,并积极进行教材建设,形成符合本地社区卫生需求特点的社区护理教学体系。
2.制定改革的策略
我国社区护理正处在初级阶段,社区护理教学更是处在课程建设研发状态,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不够成熟,因此,我院开设《社区护理学》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思考和分析。
2.1完善《社区护理学》教学
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学院采取调研等形式使教师对开设《社区护理学》的必要性、可能性达成共识,并结合培养目标,社区需求、学生状况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教学计划。
2.2优化教学内容
我们制定《社区护理学》的教学计划为36学时的理论讲授与社区实践,使学生获得社区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社区护理的基本原则,服务模式:就是为社区人群提供生理—心理—社会全方位、连续性、以预防为主的服务,要从事连续性、综合性的照顾以当地人口学特征、社会文化背景为基础,与我国社区卫生发展政策相适应的教学内容。使学生熟悉社区护士的职责。
2.3制定课程目标
在学院护理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以学院总体的培养目标为基准,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制定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3.科学控制教学质量
教学工作具有不断循环的特点,进行全面质量管理。从《社区护理学》教学计划的制定,课程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效果的评价几个过程均可以利用科学质量管理。
3.1计划阶段
教师分析所选教材情况、大部分学生和个别学生情况及学院提供的其他教学条件,找出影响教学的因素和不利环节,拟订具体教学方案。
3.2执行阶段
教师采用讲授、角色体验、模拟练习、现场见习等方式,将学期授课计划和拟订的具体教学方案落实到每一堂课中,实现创造性的教学为解决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的难点,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及学生综合素质,将学生分组排序,安排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深入社区进行健康服务和家庭护理。社区护理教学改革突出学生学习动机、态度、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帮助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做到“三鼓励”,即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培养综合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搜集信息、查询资料,培养自学能力;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三动”即动脑(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动手(实施设计性实践、护理体检)、动口(与居民沟通、实施健康教育及家庭护理),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观察、分析、动手、协作等能力均得到锻炼,整体素质得到提高。结果显示,学生参与率96%,实践考核成绩优良率68%,学生综合能力明显提高,社会反映良好。由此说明,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是学生实现自我认识、自我完善的良好机会,是检验理论教学的客观标准。
3.3检查阶段
通过个人和班级作业、操作实习、调研报告等多种方式对教学方案的落实过程和效果进行检查。
3.4处理阶段
总结教学过程,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解决。社区护理学教学的初始阶段,诸多教学环节可能存在问题,需要创新和改革,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不断循环提高的过程,目标是将《社区护理学》课程的教学不断推向新水平。
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社区护理的开展离不开社区护理教育。由于我国社区护理的开展还处于创始阶段,社区护理课程的开设、社区护理人才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和紧迫。社区健康与社区文化密切相关,社区护理的教学也应该结合当地的社区实际情况,综合考虑社区的文化传统、经济特点, 培养适合社区实际需要的护理人才,而不应仅仅是重复或照搬国外或外地的作法。希我院开设《社区护理学》课程的建设,从教学计划制定、教学过程的实施到教学效果的评价实施科学的管理,有效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拓宽了学生护理实践技能。同时,社区护理与许多学科之间有着交叉联系,这就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广博的心理学、预防医学、营养学等学科的专业知识及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充实多学科知识,加强临床实践,扩大知识领域,以提高教学能力,适应新时期护理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小红.高职护理专业综合化、模块化课程设置模式的探讨[J].中华护理教育,2006,3(3):124-126.
[2]程伯基.实施医学教育国际标准与我国国情相结合的思考[J].医学教育,2002,4:12-13.
作者簡介:
李佳佳,女,郑州大学护理学本科,周口职业技术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