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骑士与绿色骑士》:从骑士精神到道德想象

2015-05-30 22:23陈红艳金玲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5年13期
关键词:敬畏

陈红艳 金玲

摘要:《高文骑士与绿色骑士》在英国文学史上被誉为经典之作,新世纪以来,研究该作品的国内外学术著作和论文也不在少数,这些评论多集中于版本与人物考证、文本和叙事结构、伦理道德与宗教思想等方面的分析研究。结合英格兰民族发展的历史,从文本与内容入手,对作品的道德、思想意义以及社会影响进行了分析。进而,在民族共同体形成的理论框架中,尝试找出该作品与同时代英格兰民族特性、民族伦理道德之间的联系与影响。

关键词:共同体形塑 高文骑士 道德想象 敬畏

一、高文骑士相关作品述评与形象发展的外延

英国十四世纪末期的《高文骑士与绿色骑士》(Sir Gawain and The Green Knight)是亚瑟王系列故事中影响力非常深远的一部诗作。作品中,高文骑士的形象生动,栩栩如生。与高文诗同时代的相关口头文学难以统计,即使当今还可追溯的资料中,高文骑士还在众多作品中屡屡出现。十四世纪末的韵文《亚瑟王在塔恩·韦泽林的冒险》(The Adventures of Arthur at Tarn Wathelene)与十五世纪的《格拉格罗与高文》(Golagros and Gawane)都与高文骑士有关。

在1485年由卡克斯顿(Caxton)出版、由托马斯·马洛礼编著的《亚瑟王之死》(The Morte D'Arthur)中,高文骑士故事的篇幅也占了很大一部分,虽然高文骑士并没有如亚瑟王(King Arthur)、特里斯丹(Tristan)或兰斯洛特(Lancelot)等人物那样被连篇成卷一般的描写,但是他如草蛇灰线般地穿插在诸多故事之间,在每个重要人物的故事中都有高文骑士的身影。高文骑士并非线索人物,却是圆形人物,该作品中的高文是一位对圣杯并无太多热情,而对其叔父亚瑟王忠诚勇敢的圆桌骑士;高文与兰斯洛特的故事也并非作品的主线,而二人之间的故事却是穿梭在兰斯洛特故事之中的——两人的生死決斗在该书最早的回目中就有伏笔与映射,即全书第二卷中关于巴令骑士与巴兰骑士两兄弟故事。高文在这部作品中是一位道德高尚的骑士,在君臣关系、同僚关系以及异性关系等方面,他都采取了非常合适、得体的方式方法。马洛礼对高文骑士的个性塑造也不是空穴来风,因为在此之前的诸多高文骑士的口头传说已形成了一位具有骑士精神的典型形象。主要的影响来自于《高文骑士与绿色骑士》和《高文骑士与芮格娜尔的婚礼》(The Wedding of Sir Gawain and Dame Ragnelle)。

在中世纪早期的韵文中,高文骑士被普遍认为是恪守骑士精神的楷模,与《高文骑士与绿色骑士》相似的作品——十五世纪的《高文骑士与芮格娜尔的婚礼》与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中巴斯夫人的故事非常相似,叙述了高文骑士为了维护亚瑟王而答应娶一位丑陋的女人芮格娜尔,之后因为高文骑士经受了两次考验而最终破除了芮格娜尔身上的诅咒,芮格娜尔因此恢复了美丽的容貌。这个寓言般的故事不仅涉及了中世纪的“丑女”(Loathful Lady)母题,而且还在骑士传统与女性相关的内容中补衬了高文骑士的形象,另外,骑士文学中的契约型结构也使高文骑士更富有人性特点,也使关于他的描写更具人文气息,在“丑陋”——“美丽”“违约”——“守信”“约束”——“自由”的二元对立中,高文骑士自身的矛盾与最后的抉择让他的形象更加丰满生动。

高文骑士的形象并未随着《堂吉诃德》(Don Quixote)而烟消云散,即使随着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兴起而消退的骑士文学逐渐走向消亡,然而与高文骑士人物形象相关的佳作在近现代却不乏少数。在近两个世纪的文学艺术作品中,与高文骑士相关的作品包括诗歌、小说、戏剧以及电影都在不断地改编和重述着这个故事。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作家托马斯·伯杰(Thomas Berger)在《亚瑟王传奇》(Arthur Rex: A Legendary Novel)中重述了高文骑士与绿色骑士的故事,他在高文骑士原有故事情节的框架中,通过高文骑士的两难选择的描写,以及利用黑色幽默式的讽刺笔法,凸显了作者对道德观和人性复杂性的思考。小说中的人物设定也与原有故事有并不相同,高文骑士也并非昔日的光辉形象——通过现实主义描写而使高文骑士更加贴近生活。更富有隐喻性的作品来自英国作家爱丽丝·默多克(Iris Murdoch)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作品《绿色骑士》(The Green Knight)。小说中除了身着绿色雨衣的神秘人以外,并没有高文骑士等原有人物的姓名出现。小说描述的是现代人的生活,然而在这些人身上,或多或少都隐含着高文骑士等主要人物的个性特征与相似遭遇。小说打乱了高文骑士故事的原有情节结构,却与《高文骑士与绿色骑士》形成了互文。

二、骑士精神

《高文骑士与绿色骑士》中的骑士精神较之其他骑士文学的作品而言,更突显出了“契约型”的结构特点,文中的契约结构最初来自于砍头游戏的约定。《高文骑士与绿色骑士》的情节与亚瑟王系列故事并不同源,作品中的两大主题——“砍头”与“诱惑”可以追溯到八世纪爱尔兰与威尔士的传说,爱尔兰史诗《布里克里的宴会》(Bricriu's Feast)就有关于砍头游戏的记载。然而契约型的特点却与亚瑟王系列的骑士文学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大不列颠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Britannica)中,骑士精神被描述为“尊贵与礼貌是骑士的行为规范”;在《新编亚瑟王百科全书》(The New Arthurian Encyclopedia)中的解释则详细得多,主要包含三个层面:忠君、信教和宫廷之爱(Courtly Love)。

关于上述三个层面,《高文骑士与绿色骑士》中均有描写。忠君思想显而易见,这种思想来自于封建制度的内部要求。忠君思想体现在骑士们对封建制度的维护,以及对其领主的拥护与忠诚等方面,勇敢、正义的美德与高超的武艺自然是体现其忠诚的最佳方式。高文的英雄气概来自于勇于接受绿色骑士的砍头挑战,以性命为赌注的挑战曾让亚瑟王与其他在座的骑士们踟蹰不决,然而高文骑士却勇敢的接受了这个挑战,忠君的烙印深深地刻在了高文骑士身上。宗教色彩则贯穿于整个作品之中:从故事开始的时间——圣诞节,到高文骑士在城堡中拒绝女主人的诱惑——禁欲主题的描写,这些都与基督教传统息息相关。极具宗教色彩的禁欲主义的还含有一定的世俗性,这使该作品在伦理道德方面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有趣的是,“如果把高文的故事移至佛教场景,甚至移至中国传统文化场景,也没有什么根本冲突。换句话说,高文‘拒色的故事,不是基督教文化独特的现象,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在相同或相似的社会形态下的一种表现形式,带有普遍性,具有超越基督教文化的意义。”宫廷之爱的描写与高文“拒色”的描写是相互糅合在一起的,典雅爱情与色情诱惑场景的对比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在该作品中,从“砍头”到“诱惑”,骑士精神的三个层面交替进行,相互作用,叙事结构颇为完整精妙。全诗既带有口头文学中的基本特点——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又有诗歌完美典雅的韵律与诗性。骑士精神与高文故事互构互生,犹如“常山之蛇”——“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击其中则首尾俱应。予谓此非特兵法,亦文章法也。文章亦要婉转回复,首尾相应,乃为尽善。”文首的“砍头”游戏引出文末契约式的故事结局;绿色骑士三次尝试的过程中,分明是骑士道德层面契约式的判定:履约—奖赏/违约—惩罚;文中所描述的高文“拒色”的描写既是文首情节的发展,也照应了文末契约式奖惩的结果。由此,作品中骑士精神的三个层面水乳交融,被诠释得淋漓尽致。

《高文骑士与绿色骑士》被公认为当时艺术成就最高的作品,其原因或許与它塑造的高文形象不无关系。作品并未循规蹈矩的进行传教式的伦理道德说教,而是将骑士精神与伦理道德寓于高文形象之中,借事托人以说理。在叙述高文骑士这个光辉骑士英雄形象的同时,该人物所蕴涵的骑士精神也依托这位英雄为载体而被广泛地传播了。文学为人们提供了想象的空间,《高文骑士与绿色骑士》这部作品为人们提供了怎样的想象呢?进一步说,这部作品的构建的想象空间对于当时的英格兰民族又起到了怎样的影响和作用呢?

三、共同体形塑与道德想象

自1066年威廉一世登位以来,英格兰民族开始逐渐形成。英语在当时作为一种底层人民的生活语言并未在统治初期就被重视起来。随着英格兰民族的形成,英语才逐渐成为“普通话”。爱德华三世在1362年首次用英语向议会致词,这不仅体现了当时的民主进程,还反映了宫廷文化与世俗文化之间的联系与相互影响。《高文骑士与绿色骑士》、《坎特伯雷故事集》以及《亚瑟王之死》等书的刊印,让英语语言更加普及,这也使各地区英语不同的拼写与用法得到相对的统一。

《高文骑士与绿色骑士》的吟游诗人至今无法考证其姓名,可以肯定的是高文骑士的形象并非只出现在一部著作之中。而《高文骑士与绿色骑士》之所以被广泛接受并流传至今,究其原因,还是由于作品中暗含的契约式结构在当时的共同体形成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可谓应时而生。经过英格兰民族形成初期的混乱无序,人们普遍希望得到和谐稳定的生活,因此共同体内部需要形成具有民族特性的共同的道德观、价值观、伦理观。契约型的结构能够提供一种较为基础、稳定的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关系,这种转型焦虑也可理解成为共同体形成阶段的动力之一。《高文骑士与绿色骑士》恰好满足了人们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起到了缓解转型焦虑的作用。高文骑士的形象也是当时人们对理想英雄形象在文学艺术方面的具体体现。然而在英国封建社会的中后期,社会经济生产开始转型,文化思想方面也逐渐走向人文主义,在这个社会转型的时期,一个脱离社会生活的光辉形象并不能被广泛的接受和推崇,毕竟生活是现实的。

高文骑士的形象却能流传至今,究其原因,也许他并不是一位特洛伊战争中的神祗,而是一个圆形人物:一个英雄与反英雄的共轭。私藏能够保命的绿腰带让他体现出了人性,而在接受三次被砍头的考验中,第一次的躲避更加证实了他是一个畏惧死亡的人,并非不怕死的神灵。在《高文骑士与芮格娜尔的婚礼》中,高文骑士在与丑陋的芮格娜尔举行婚礼时,心中是如此的不情愿,这也体现了人性的一面。然而这些并未被当时的民众所摈弃,在歌颂骑士精神这种高尚道德的同时,市民阶层更推崇的则是属于自己阶层的英雄,而不是完美的、高高在上的神祗。基于富有人性的、具有现实意义的人物身上的高尚道德,是当时英格兰人民的一种道德描述,这种愿景包含了当时的骑士精神、宗教思想、普世观念,还带有市民生活与传统思想的特点。在文学作品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道德想象,或者说是一个民族的道德形塑。

在高文骑士与绿色骑士的故事中,死亡主题贯穿全篇。当绿色骑士进行着这个死亡游戏的时候,该主题已经植入其中。绿色骑士没有死亡,亚瑟王没有死亡,高文骑士也没有死亡,整个故事中也没有任何其他的人物死亡,但是死亡的威胁却一直持续到故事的末尾。显而易见的威胁第一次来自于绿色骑士提出砍头游戏的时候,亚瑟王与圆桌骑士不止一次流露出对死亡的惧怕。超现实主义的手法让绿色骑士并未死亡,而是与高文骑士重申一年后的见面时,高文骑士于是被打上了“将死之人”的烙印。这种死亡的威胁在高文骑士遇见城堡女主人后稍有缓和,因为在第三天当女主人赠与“免死腰带”的时候,死亡的威胁减弱了不少,然而高文骑士在诚实与死亡两者之间实际上走上了偏向死亡的一边。当故事揭晓城堡主人就是绿色骑士的时候,死亡威胁再度上升。人性与神性、善良与邪恶、诚实与虚伪同时开始发生激烈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恰好又是社会伦理道德的真实体现,故事的隐喻效果也同时达到了极致。而最终高文骑士仍然以微弱的善良避免了死亡。高文故事中的死亡并非真正的死亡,而是与死亡的威胁相关,它形成了一种模式:如果不遵照公共的伦理道德,那么就有死亡的威胁。

高文骑士的故事产生于英格兰民族形成时期,由凯尔特人、盎格鲁-撒克逊人以及其他民族逐渐形成的英格兰民族在当时并没有形成共同的语言,也没有形成共同的伦理道德标准。各民族不同的风俗、不同的生活方式是形成了思想观念的异质化。从文学与文化的角度来看,高文骑士故事以及相类似的民间故事与作品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英格兰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在建立民族精神的过程中,它起到了两个层面的作用。其一,由于民间故事的传播,英语语言才能通过这个文学载体而广泛传播,共同体内部的语言与对话才能得以实现。口头文学利用了口述故事为主要的传播方式,这也为语言的传播提供了最便捷的途径。当人们有着共同语言进行交流的时候,这个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基础就建立起来了。其二,在思想观念异质化的社会团体中建立共同的伦理道德观念,就必须进一步探求各个不同团体和族群中共有的、相通的情感。高文故事以敬畏生命为共同的情感基础,确实是人们共有的情感,对生命的敬畏是每个民族所共有的,因此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伦理道德的愿景描述才有可能被不同群体和阶层的人们所接受。无论是带有目的性的,还是通过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高文故事的教育意义也就随着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而凸显出来了。上文介绍爱丽丝?默多克的著作中,就是对英格兰民族共同体形成之初的再认识、再思考,毕竟当时的时代特点也让不少作家和评论家开始回溯追求最初的原型,从而转向对现实社会的思考,J·R·R托尔金(J.R.R.Tolkien)、C·S刘易斯(C.S.Lewis)、T`·H怀特(T.H. White)等人都采用了中世纪骑士形象的素材进行过文学创作。

无疑,高文騎士已成为一个人们自古传颂的英雄。这位英雄在中世纪的中后期成为了人们崇拜的偶像,在他的身上可以找到很多适合时代发展的道德品质。正如卡莱尔所说:“崇拜就是无限敬仰…我把英雄崇拜看作古代思想体系中主要的修饰因素……对星辰或自然物体的每一敬仰与崇拜,是一种根源,或是根源中的一个部分。但是,英雄崇拜却是一切根源中最深刻的根源,是主根,其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是从中吸取养分而发展起来的。”通过文学创作出来的时代英雄高文骑士,正肩负着人们的敬仰与敬畏之情一直走到现代。对生命的敬畏,对合乎社会与人类发展的伦理道德的敬畏都是人们共同的美好的愿景描述,这种道德想象并非停留于中世纪,在《高文骑士与绿色骑士》中所能瞥见的仅仅是想象的开始,而民族精神的发展与道德想象的延续则是更加深远,这种敬畏之情既可作为民族缓解转型焦虑的方式,也是共同体形塑过程中的内在形式。

参考文献:

[1]Marie Borroff, Sir Gawain and The Green Knight[M].New York:W. W. Norton & Company, Inc.,1967.

[2]Sir Thomas Malory, Le Morte D'Arthur[M].London:Philip Lee Warner Press for the Medici Society,4 volumes,1910-1911.

[3]罗贯中著,毛宗冈评.全图绣像三国演义[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135.

[4]E.M.Forster,Aspects Of The Novel[M].Cambridge:The Provost and Scholars of King's College,1927,1974.

[5]Sir Thomas Malory, Le Morte D'Arthur[M].London:Philip Lee Warner Press for the Medici Society,Four volumes,1910-1911.57.

[6]Alan Lupack.The Oxford Guide to Arthurian Literature and Legend[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7]王立新.亚瑟王之死[M].前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7.

[8]Thomas Berger, Arthur Rex: A Legendary Novel[M].Reissue:Dell Pub Co.,1985.

[9]Iris Murdoch.The Green Knight[M].New York:Penguin Group Inc.,1993.

[10]Frank D. Reno,Arthurian Figures of History and Legend[M].North Carolina:McFarland & Company,Inc.,2011.111.

[11]Chivalry,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Ultimate Reference Suite[K].Chicago:Encyclopedia Britannica,2012.

[12]Chivalry,Norris J. Lacy, The New Arthurian Encyclopedia[M].New York & London: Garland Publishing,Inc.,1991.

[13]刘乃银.世俗的表象和宗教的精神——高文爵士和绿衣骑士的色情诱惑场景[J].湖北:外国文学研究,2003,(4).

[14]杨义.杨义文存:中国叙事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77.

[15]托马斯·卡莱尔著.周祖达 译.论英雄、英雄崇拜和历史上的英雄业绩[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猜你喜欢
敬畏
学习三个敬畏,践行当代民航精神
敬畏自然 敬畏设计
一些敬畏
敬畏一粒米
敬畏“签字权”
SF Motors:怀揣敬畏之心造车
放弃哗众取宠,永存敬畏之心
敬畏先烈
知敬畏 守规矩 重实效
“敬畏”和“信任”去哪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