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城市的市政道路设计

2015-05-30 19:14刘军
信息周刊 2015年12期
关键词:市政道路思路设计

刘军

【摘 要】市政道路在城市建设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目前,随着国内运输业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人们越来越关注市政道路设计。可以说,市政道路就是城市的一张名片,代表着城市的形象与发展基本状况。本文对城市市政道路设计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优化城市道路设计的策略。

【关键词】市政道路;设计;思路

引言:

市政道路设计的好与坏,将会直接影响人们出行以及交通运输。因此,应该高度重视市政道路设计,精心规划城市道路的建设与发展,为推动城市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可以说,市政道路设计是当前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时代课题,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探讨。

一.交通分析是城市道路设计的重要的环节

工程设计的好坏, 设计对于施工、监理和养护对城市道路的质量和路用性能起决定性作用。深入细致的可研、方案、扩初和施工图,是保证设计质量的前提。但在实际工作中,不少项目筹备过程的规范性和科学性较差,业主往往不要求设计单位做可研报告,即使是城市主要道路也不例外,缺乏路网协调性的交通分析。交通分析包括流量、流向、车辆组成、车速、周边路网等的系统考虑。道路等级的定位、规模的确定都依赖于交通分析,如果仅给出个规划红线,而忽略了交通分析,就会出现新路修好了,拥堵随后又出现了,设计人员也成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工程医师。没有正确的交通分析,是很难做好与周边路网相协调的城市道路设计的。我国现在许多大中城市出现的拥堵现象很多与路网不够协调有关,所以,充分重视交通分析是城市道路设计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二.有关施工图的设计

道路系统施工图设计一般包括道路系统总平面设计、各组团道路平面设计、道路纵断面设计、道路标准横断面设计、路面结构设计、交叉口竖向设计等内容。而系统总平面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它全面、直观、准确地反映了整个城市路网的范围和内容,总平面设计必须包含各条道路的平面位置、控制点坐标、横断面宽度、车道的组成情况等内容。各组团道路的平面设计为各条道路的施工提供了准确的定位,是施工测量放线的重要依据。除了要满足上层次道路网规划中的规定,道路平面设计还应考虑到机动车行驶及消防的要求,并根据需要适当增设消防通道,一般车道的宽度应>3.5m,道路的转弯半径必须>15m。在道路平面设计中,尤其要注意圆曲线的设计,其半径的大小应符合规范及设计车速的要求。

道路纵断面设计体现道路排水的走向,由于排水走向与场地设计平整标高互相影响,因此在设计时首先要定确定道路的关键控制点的标高,以满足排水管线纵坡坡度设置等设计的需求。在道路标准横断面设计中,主要考虑道路的车道宽度设置,一般每条车道取3.5m,车道的横坡坡度取1.5%~2.0%。目前,市政道路的路面结构主要以沥青混凝土路面为主,路面结构按面层、基层、垫层进行设计。

三、优化城市道路设计

1 机动车设计车辆尺寸

机动车设计车辆外廓尺寸大部分以下面3种车型为主要依据:小型汽车、普通汽车和铰接车。这里总高为车厢项或装载顶至地面的距离,而总长是指车辆前保险杠至后保险杠的距离。以小型汽车为例,规范要求的参照标准为总长5 m、总宽1.8 m、总高1.6 m、前悬1.0 m、轴距2.7 m和后悬13 m。然而在日常实际生活中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快速发展,小型汽车已经悄然走进了千家万户,在时常上也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尺寸不一样的各类小型汽车,比如有吉普车、加长轿车以及越野车等。可以说,好多车的总长已经远远超过了5 m,有的已经达到了5.8 m;有的小型汽车之总高大于1.6 m,好多小型轿车如新奥迫A6等车宽都在1.8 m以上,如果车长有所不同,则车的转弯半径也就不一样了。因此,运用总长为5 m等指标作为设计尺寸的规范已经不能包含市场上的各类小型汽车了。為此,市政道路设计工作者在道路设计时应该注意到此个问题。

2 无障碍设计

时下,我国所有的城市均在加速度发展中,城市建设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我们在实际中常常可以见到城市道路之扩建或者改建的情况,其中无障碍设计一方面可以体现出以人为本、社会关心、帮助、理解残疾人,为其积极创造各种出行条件;另一方面可以反映出残疾人不断克服自身各种困难,积极融入到社会大家庭中去的自立、自信、自强的精神。刻丝,由于许多业主单位常常对施工完成时间要求过紧,市政道路设计工作人员常常是没时间去周密设计,从而忽略了缘石坡道与一些提示盲道的设计。为此,笔者认为,不仅市政道路的人行道上要有缘石坡道而且重要路口还要增加音控人行横道提示灯。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在停车场最方便的地方为残疾人设置车位等等,使残疾人与老年人出行比较方便。所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我们的设计工程师应该充分体现出人性化设计的服务理念,以便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3道路绿化设计

城市道路绿化有助于实现交通、组织街景、改善小气候,并以丰富的景观效果、多样的绿地形式和多变的季相色彩影响着城市景观空间和景观视线。在对城市不同类型的干道进行绿化设计时,应该遵循生态学原理,并根据美学特征和人的行为游憩学原理来进行植物配置,体现各自的特点。绿化植物配置还应视地点的不同而有各自的特色。

景观游憩型干道的植物配置应从人的需求出发,设计可供游人参与游赏的道路,实现其观赏和游憩功能,并且兼顾植物群落的自然性和系统性。防护型干道的绿化植物主要是用来实现隔离有害有毒气体、噪音的功能,并且兼顾观赏功能。植物的配置应选择具有抗污染、吸尘、隔离噪音的植物,如雪松、圆柏、桂花、珊瑚树、夹竹桃等。绿化设计时,采用由乔木群落向小乔木群落、灌木群落、草坪过渡的形式,形成立体层次感,既能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又具有极好的景观效果。园林道路的主路绿化代表整体园林绿化的形象和风格,植物配置应该鲜明,形成一定的气势和氛围。绿地的次干道常常蜿蜒曲折,植物配置在视觉上应疏密有致,高低错落,有遮有敞,可以有草坪、花丛、灌丛、树丛、孤植树等,以达到曲径通幽的效果。

四、道路建设设计创新

1.理念创新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人为本”的理念渐渐深入人心。市政道路建设影响人们的生活起居,“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应该在市政道路建设上体现。以前的市政道路建设主要满足交通的便利和行驶安全,现在更加注重市容市貌的建设,满足人们审美的精神需求。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对于推动社会文明和提高城市品位具有积极的作用。

2.生态道路建设设计思路创新

目前,环境污染严重,PM值爆表、雾霾天气、黄尘风沙等恶劣气候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所以不管是基于视觉欣赏还是改善环境气候的因素,生态建设的思路必须全面渗透到市政道路建设设计上来。从建设工程开始就将生态设计作为重点考虑的因素,设計人员必须充分结合道路的特点和环境因素,综合运用技术指标和方案,进行合理的规划,达到保护生态环境、防尘降噪的目的。

铺路的材料选择上应该尽量选择热容量大、反射率低、下垫面温度高的材料。普通的沥青和水泥因为下垫面性质的不同,以致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的作用各有差异,例如在炎热的夏季,白天的沥青路面地表温度会达到40℃甚至更高,再加之汽车排出的二氧化碳,就会很容易形成“热浪带”,严重地破坏了地表原来的热平衡,加重了生态环境的破坏。针对这种情况,道路路面材料的选择就应该择优选取。

结语:

市政道路是当前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元素,在推动城市建设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日益突出。城市的市政道路设计是作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重点问题,为使我国的城市道路建设出现新的面貌,城市形象得以改善,城市内涵得到提升。我们必须在这个问题上多努力。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市政道路设计人员为了更好完成业主单位下达的施工图任务,常常出现套图纸、套规范、赶任务之现象。这就使一些设计人员无更多对问来论证施工图,更没有时间来自主创新了。与此同时,一些设计院是比较缺乏鼓励创新之机制与体制,不重视新工艺、新设计方法以及新材料等方面的研究,这就使许多市政道路项目设计之质量难以达到预定的要求。时下,环保与节能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为此,政府有关部门以及设计院应该高度重视,鼓励自主刨新,多方面探究新工艺与新技术在市政道路工程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从而让市政道路的使用者更加安全舒适,最大程度的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石永善,孔丹华.探讨现代城市市政道路改造工程的设计[J].科技与企业,2012(14).

[2]张平,戚静,王晨云.重庆市西部国际会展中心道路交通设计一体化[J].中国市政工程,2011(5).

[3]毛新莹,王丽健,陈勇勤.对交通道路设计的几点看法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0).

猜你喜欢
市政道路思路设计
市政道路维修与养护措施
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中的应用
不同思路解答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换个思路巧填数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思路一变 轻松赚钱
某市政道路照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