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CL—90心理测试的江西省未成年犯心理健康调查分析

2015-05-30 16:53苏毅
课程教育研究 2015年12期
关键词:参数检验服刑编码

苏毅

【摘要】为了解江西省未成年犯在服刑期间的心理健康水平,选取江西省未成年犯管教所的16-18岁未成年犯200例和17-18周岁大一新生组99人进行SCL90量表问卷调查,通过T检验描述与测定了未成年犯服刑期间心理健康总水平和各项因子水平;通过方差分析、T检验、对数线性模型(Logit模型)等探索了影响未成年犯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做好未成年犯服刑期间的心理健康工作提供依据。

【关键词】未成年犯 SCL-90 T检验 心理援助

【中图分类号】D92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175-02

一、引言

未成年人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的社会问题,有统计资料表明,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尤其是受到刑事追究重大犯罪,正以每年15%的速度上升。更令人担忧的是,未成年犯的犯罪“回潮率”极高,二犯、三犯为数不少,再犯罪率居高不下,这与未成年犯服刑期间的心理健康状况不无关系。因此,本文旨在对未成年犯在改造期间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并针对相关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和思考。

二、对象和方法

1.样本来源

2015年3月,笔者随机抽取江西省未成年犯管教所16-18岁未成年犯200例,实地发放SCL90量表问卷200份,回收问卷200份,有效问卷200份 ;同时随机选取江西财经大学、江西财经职业学院17-18岁组学生,发放SCL90量表问卷124份,回收问卷109,有效问卷99份。

2.工具

选取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本量表包括9个因子,分别为: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主要评估受试者的心理症状和心理健康水平,得分越高,症状越严重。该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各症状效度系数0.77-0.99。

3.数据分析

使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

(一)未成年犯心理健康水平的测定

表1:未成年犯SCL-90 因子与17-18周岁常模比较

表1显示:将未成年犯(N=200)与17-18周岁常模(N=99)进行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除了“恐怖”因子外,在“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和“总症状”上均有极为显著性的差异。

(二)未成年犯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因素探析

1.不同犯罪特征对未成年犯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探析

表2:不同犯罪类型未成年犯心理健康测试总症状的描述

表2显示:在未成年犯的犯罪类型中,“故意伤害”组的症状得分最高,“抢劫”和“其他”组症状得分较低,但也远远高于常模组。

表3:不同犯罪类型未成年犯心理健康水平的方差分析(ANOVA)

表3显示:不同犯罪类型未成年犯心理健康水平的方差分析中的统计量F的P值为0.019,小于0.05,认为不同犯罪类型未成年犯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的差异。

2.不同身份背景对未成年犯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按未成年犯的症状总得分情况对其进行统计分组,研究未成年犯心理健康水平与其相关背景因素的关系。具体地,将症状总得分小于等于2的未成年犯定义为一般关注组(编码为1),将症状总得分大于2的未成年犯定义为症状组(编码为2),选取未成年犯的所在地区、文化程度和是否参加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解释变量,在进行分层筛选的基础上,建立对数线性模型(logit模型),具体SPSS输出情况如下:

表4:Parameter Estimates

表4是Logit模型的参数估计。其中,状态参数16.62,P值0.000,小于0.05,参数检验特别显著,参数数值大于0,表明样本中关注组中人数较多(实际137人),症状组中人数较少(实际67人);状态?鄢区域交互效应参数为0.21,P值,0.59,大于0.1,参数检验不显著,说明未成年犯的心理健康状态和城乡区域没有关联;状态?鄢文化程度交互效应参数为-16.2,P值0.000,小于0.05,参数检验特别显著,参数数值小于0,说明文化程度与心理健康状态(编码方式)呈反比,文化程度越低(编码为1),心理健康状态越差(编码为2);状态?鄢是否上过心理健康课程交互效应参数为0.604,P值0.054,大于0.05,但是小于0.1,参数检验一般显著,参数数值大于0,说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心理健康状态呈正比,有过心理健康课程的经历(编码为1),心理健康状态越好(编码为1)。

四、讨论与思考

根据以上对未成年犯在服刑期间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思考:一是要高度重视未成年犯服刑期間的心理健康状况。未成年犯是一个身心非常特殊的群体,心理行为及其复杂,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和引导未成年犯克服心理障碍,形成健全的人格,同时也可以降低未成年犯的二次犯罪率。二是要准确把握未成年犯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因素,结合各个未成年犯的文化程度、户籍情况以及犯罪类型等因素,在心理援助的方式上,注重对其进行个性化心理矫治,提升心理援助效果。三是要多措并举,广泛借助于社会的力量。积极发挥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邀请心理学专家、教师定期对未成年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发挥社区的文化功能,积极探索社区矫正的心理援助新方式;积极发挥家庭的情感功能,对未成年犯给予更多的包容,对其提供有力的情感支持,使其逐步平复心理、端正态度、接纳自我,积极改造,回归社会。

参考文献:

[1]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特刊):19-21.

[2]郭志刚.社会统计分析方法——SPSS软件应用[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曾天德,刘英俊,徐学,陈小梅,邱春健,陈捷.未成年犯心理需求及其教育改造新举措[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4]段俐,孟迎芳,张文慧.少年犯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5.

猜你喜欢
参数检验服刑编码
基于SAR-SIFT和快速稀疏编码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配准
《全元诗》未编码疑难字考辨十五则
子带编码在图像压缩编码中的应用
Genome and healthcare
服刑中的劳教人员可以结婚吗
87例服刑能力司法精神医学鉴定分析之我见
非参数检验的概念
中国关工委中秋慰问干警帮教服刑青少年
非参数检验的概念
非参数检验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