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恋土情结是路遥的创作心理机制的重要构成部分,是我们了解路遥、感受路遥作品的文学魅力和现实意义的一把钥匙。他的作品中鲜明的平民意识,彰显着人文关怀与人性之光,是我们认识路遥的重要向度,引人深思。
【关键词】路遥;恋土情结;平民意识
【作者单位】杨紫玮,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武汉大学文学院。
自古以来,农耕社会的乡土文化作用于人的意识观念,集中体现为人对土地的依恋和热爱,这种“恋土情结”长期存在于世世代代人们的潜意识中,形成了一种倾情于乡土的心理定式。普通民众一致持有和认可的情感、观点、态度等意识的总和,就是平民意识。在文学创作中,如果作家能够摒弃知识分子的优越感,突破居高临下的思维方式的局限,站在平民的立场上,用普通人的视角,观察、思考并反映普通民众的现实生活,那么,他就具有平民意识。一般说来,恋土情结与平民意识紧密相连。路遥作为20世纪中国文坛著名作家,他的文学作品具有质朴、雄健、恢宏的美学风格,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浓浓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平民意识,彰显着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人文关怀。
一、路遥恋土情结的形成
地域文化是乡土文学创作不竭的源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作家的创作风格和取材内容。路遥的家乡在陕北清涧,位于黄土高原的腹地。在历史上的民族融合过程中,陕北地区吸收了各民族的传统美德,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地域精神和道德准则。正是这样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氛围,造就了路遥独特的思维模式和写作风格。他以陕北黄土地为创作的地理背景,以黄土地文明为创作源泉,将黄土地上普通民众的淳朴善良与吃苦耐劳表现得淋漓尽致。例如,《姐姐》中有这样一段描写:“父亲一手牵着出走的女儿,一手牵着儿子,穿过田野,向村子走去,一边走,一边喃喃自语……好雪啊,这可真是一场好雪……明年地里要长出好庄稼来的,咱们的光景也就会好过……噢,这土地是不会嫌弃我们的……”这是姐姐的恋人因地位变化而抛弃她时,父亲的一段话,在这里,作者借父亲的口歌颂了黄土地的宽容和博大的爱,这是一块包容一切的土地。路遥用他手中的艺术之笔乃至其生命为生育养育他的黄土地歌唱,他是黄土地永远的歌者。
思念故土,是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知识分子普遍的一种情怀。作为一个典型的传统知识分子,路遥对故土的眷恋达到了顶礼膜拜的程度。他常常借笔下主人公的所感所悟来表达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之情。在《黄叶在秋风中飘落》中,刘丽英离乡进城之后仍与故乡有着剪不断的联系;在《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无论身在何处,经常沉浸在对双水村的思念中。
二、路遥恋土情结的表现
路遥作品中鲜明的陕北地域文化色彩,是其恋土情结的重要体现。
1.独特地域色彩的描绘
文化心理在乡土文学里表现为鲜明的地域色彩,是乡土文学最显著的特征。作家家乡固有的色彩会影响作家色彩词的选用。自幼生活在黄土高原的路遥,深受陕北黄土地文化的熏陶,在色彩词的选用上偏好于使用“黄”字。下面我们将对路遥小说中“黄”这一色彩词加以统计和分析。
据统计,路遥用黄色描写或修饰的事物大致可归纳为四大类:①黄土类,包括土、土地、土壤、大地、土山等,共计 43 词;②天色类,包括黄风、黄尘、光芒等,共计 26 词;③植物及其所在地方(草地、田野、山野等),共计53 词;河水类,共计 6 词。此外,路遥小说中“黄”字的出现频率(1.44 词/万字),远比作品中其他色彩词出现频率高。路遥在小说中展现陕北黄土高原的自然风光,如脚下的土地是黄色的,风沙是黄色的,河水都是黄色的,甚至连人们的饮食中也不乏“黄”这一色调,黄色的小米稀饭,黄色的玉米团子等。路遥对黄色的偏好几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2.特色风情民俗的描写
民俗和民歌是构成地域风情的重要元素,对乡土文学创作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路遥的小说世界中,有不少对陕北地区相亲、娶亲、赶集等风情习俗的刻画描写。例如,陕北农村娶亲时,吹鼓手走在前面,新郎骑在披红挂彩的高头大马上“压马”,迎亲的“引人”骑着毛驴跟在后面。按习俗,招待迎亲队伍的第一顿饭是吃饸饹面(一种用荞麦面轧成的条状食品),接着是传统的“八碗”酒席。路遥的小说中还有大量的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创作,在《平凡的世界》《人生》等作品中直接出现的民歌就有三十多首。例如《人生》中,巧珍曾在她心上人高加林洗澡的河畔附近唱:“上河里(那个)鸭子下河的鹅,一对对(那个)毛眼眼照哥哥……”作家以此歌声表达巧珍对心上人的爱慕之情,同时也塑造了巧珍的朴实个性。路遥对陕北民俗民歌的倾心刻画,是路遥对黄土地文明的一种认同,也是路遥恋土情结的又一重要体现。
3.人物对故土的渴望
受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影响,路遥的小说创作倾向于表现农民回归土地的渴望。高加林抛弃巧珍,追求黄亚萍,他向往城市生活,最后却被解聘回乡,土地是他最终的归宿。刘丽英抛夫弃子,嫁给城里干部,摆脱了贫寒的生活,可是最终还是离开了城市那个富裕体面的家,回到了自己的寒窑。在《在困难的日子里》中,路遥通过逃荒妇女的口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就是生命消失能和故乡的土地融为一体,这也是人的最后一个夙愿”“死了用一抔黄土掩埋”。在路遥的意识中,“归土”实际上是人性的回归和对故土的依恋。
根据路遥生前遗言,逝世后他被安葬在故乡的土地里。同他的先辈一样把自己的血肉融在黄土地里,把自己的根深置于黄土地之中。
三、路遥平民意识的形成、表现与特色
1.个人创作经验是路遥平民意识形成的关键
路遥的个人创作经验积淀是路遥平民意识形成的关键因素。作为农民的儿子,路遥对社会生活的体验和判断,都是站在普通民众的立场上,反映平凡世界里普通民众的喜怒哀乐。
2.立意和表达的平民化是路遥小说平民意识的重要表现
路遥的这种平民意识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立意选材平民化。作为一位拥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作家,路遥同情社会底层民众的悲苦,他在小说创作过程中,往往站在平民的立场上真实地再现来自城乡交叉地带的普通民众的人生苦难与心灵遭遇,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情怀。《人生》《平凡的世界》《在苦难的日子里》等作品都取材于普通人的生活,作者善于在平凡世界的一些普通元素中思考普通人对生活的选择,通过对小人物奋斗历程的刻画描写来关注普通民众的生存价值,进而挖掘普通民众身上的人性美。
另一方面,表达方式平民化。路遥小说中的人物语言贴近平民生活,用口语化、世俗化的表达来真实地反映平民的生活。如刻画陕北父老乡亲时,采用陕北方言,描摹人物的口吻,真实地展现了陕北人的性格气质和心理活动。如刘巧珍向高加林表白时说:“加林哥!你如果不嫌我,咱们俩一搭里过!你在家里盛着,我给咱上山劳动!不会叫你受苦的……”这里作者用方言词汇与连句式的表达方式,表现了陕北少女巧珍的质朴而率真的性格。
3.独特的写作视角和人性发掘是表现路遥平民意识的特色方式
(1)“城乡交叉地带”的写作视角。路遥偏好写城乡交叉地带上的“小人物”,如高加林、孙少平等。他曾说“我是农民的儿子,在大山野里长大;又从那里走出来,先到小县城,再到大城市参加了工作。农村是我熟悉的;城市我正在努力熟悉着;而最熟悉的是农村和城市的交叉地带。”他那些关于“城乡交叉地带”的认识和描述是我们理解他多数作品的关键所在。
(2)长于挖掘“小人物”身上的人性之美。受儒家“人性善”思想的影响,路遥在评价普通民众人性时,注重挖掘其身上的传统美德。例如对刘巧珍的塑造,她对高加林的爱是那么热烈、忠诚,即使高加林后来抛弃了她也无怨无悔。她之所以尽快与马栓结婚也是为了成全她心爱的人,让其不要为自己牵挂分心。后来,高加林身败名裂被开除回乡,她还暗中帮他再当民办教师。刘巧珍对高加林这种热烈、忠诚的爱是刘巧珍特有的,路遥这样挖掘人性善恶,既有思想的深度,也有性格的深度。
研究路遥的恋土情结和平民意识,关注草根命运,关注弱势群体,对于当前社会心态失衡以及解决城乡发展问题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恋土情结是路遥的创作心理机制的重要构成部分,是我们了解路遥、感受路遥作品的文学魅力和现实意义的一把钥匙。他的作品中鲜明的平民意识,彰显着人文关怀与人性之光,是我们认识路遥的重要向度,引人深思。
[1]李剑锋,李宁一. 论文学创作中的平民意识[J]. 飞天,2010(18).
[2] 张亚平. 论新时期文艺创作中的平民意识[D].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0.
[3]李海龙. 略论中国现代文学中平民意识的流变[J]. 贵州社会科学,2006(5).
[4]李向明. 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学创作中平民意识的思考[J]. 才智,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