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长建
[中图分类号] S858.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8-0239-01
在母猪饲养管理过程中,多数的养殖户都会重视母猪产前和产中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预防,对于母猪产后的疾病防治工作常常忽视。在母猪生产之后,由于没有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母猪产后一旦出现严重的疾病,就会给母猪和猪仔造成严重的威胁,在治疗过程中,不仅会浪费大量的药物,同时,还会出现严重的死亡病例,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此外,刚出生的猪仔还会受到母猪的感染出现疾病和死亡现象,严重影响到猪仔的健康生长和发育,延迟了母猪妊娠受孕时间,降低了母猪的繁殖效率。因此,在猪的养殖过程中,做好产后母猪的疾病预防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产后母猪的危害严重的易发生性疾病的临床症状和防治对策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促进养殖户种植母猪产后的疾病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帮助。
1 产褥热
1.1 临床症状
产褥热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产后的母猪生殖道受到损伤,进而受到了化脓性棒状杆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杆菌以及大肠杆菌的影响而出现的一种疾病。母猪感染该种疾病之后,会在生长后的两道三天内,体温迅速升高到40~41度,并出现寒战,食欲降低或者完全不进食饲料,母猪在患病期间中,泌乳量会大大降低,乳房缩小,表现为精神沉郁和衰竭现象,同时在睡觉过程过程中,还会储秀安磨牙的症状,有时从母猪的阴道中还会分泌出带有恶臭味道的分泌物。猪产褥热的另一个重要症状就是高温稽留,猪的呼吸出现急迫的现象,猪的心跳开始加速,每分钟能够达到100~120次左右。病猪不愿意的起来活动,耳尖和四肢末端还会出现发冷的症状,患病严重之后,病猪起立和卧地都十分的困难,行走趔趄,四肢关节出现肿胀的现象,持续发热和关节疼痛,还会出现交替便秘和腹泻现象,猪的阴道粘膜肿胀,拥有触摸猪表现为痛苦症状。
1.2 防治对策
首先,应该做好防治工作。在母猪生产之前,应该做好产房的卫生消毒工作,人工分娩时,必须对分娩人员的手进行消毒作业,保证在生产过程中的无菌,同时,还要保证避免对母猪的阴道造成损伤,保证母猪在产后子宫不会出现细菌感染。在母猪生产完毕后的两天之内,应该向母猪紧急注射前列腺素2mg,这样可以帮助母猪排干净的子宫中的残留物,避免发生产褥热,母猪生产之后,还要强化对圈舍的消毒,确保环境的洁净和卫生;其次,做好治疗工作。当母猪出现患病症状之后,可以选择使用0.1的雷夫奴尔溶液对母猪的子宫进行清洗,然后选择磺胺类药物或者青霉素进行治疗,对于患病比较严重的母猪还可以选择使用链霉素进行治疗,按照猪体重的大小每公斤使用0.01g的链霉素注射,每天一次。同时,还可以选择使用青霉素,每公斤体重使用10000个单位的青霉素,每天注射一次。为了让母猪尽快将体內的恶露排除体外,可以选择使用脑垂体后叶素进行注射20万个单位,或者使用益母草煎水服用,这些治疗措施都能够起到不错的防治效果。
2 猪产后败血症
2.1 临床症状
母猪产后败血症主要是母猪在生产之后,像大肠杆菌、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等细菌从受伤的子宫粘膜进入母猪的身体内,并随着血液流对猪的淋巴系统产生感染而引起一种重症疾病。该种疾病还是附红体细胞病的一个致病因素。母猪生产之后,初期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在体温方面,猪的体温升高,超过40度以上,呼吸表现的急促和无力,进食量下降,卧地不起,全身皮肤发红,母猪生产之后,其阴道感染情况十分严重,生产后会连续几天排除黄色和红色浑浊的液体,猪发病到中后期之后,皮肤的颜色由红色变为紫红色,母猪行动不便,在行走过程中出现轻度摇摆的现象,患病严重后,会出现全身的痉挛和瘫痪的现象,小便颜色变为金黄色,带有腥臭味,并出现便秘的现象,个别母猪还会出现乳房炎和阴道水肿的现象,后期病猪皮肤变得苍白,出现败血和黄疸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将会导致猪呼吸衰竭而死。
2.2 防治对策
首先,做好预防工作。在母猪生产过程中,要保证产房清洁和卫生,进行全面的消毒作业,在猪分娩时,人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同时,在助产过程中,还要格外的小心,避免对猪的子宫造成机械损伤;其次,做好药物治疗工作。猪患病之后,要及时的补充猪的体液,可以选择使用10%的葡萄糖酸钙溶液60ml与本10%的葡萄糖溶液250ml经过全面混合之后,进行静脉注射,或者可以选择使用复方鱼腥草注射液或者双黄连注射液50ml,将其与阿莫西林或者舒巴坦钠混合之后,溶于500ml的葡萄糖注射液中,然后进行静脉注射。在做好母猪的抗感染工作的同时,中还要做好消炎和杀菌工作,可以选择使用三氮脒,按照每公斤体重10ml的用量,用生理盐水稀释之后进行筋肉注射,同时,选择使用10%的盐酸多西环素注射液20ml进行肌肉注射,一天一次,连续使用3~4天。
3 母猪产后瘫痪
3.1 临床症状
猪产后瘫痪主要是因为在猪妊娠期间,猪饲料中,钙元素和磷元素的比例配比不合理,维生素D含量不足导致的。同时,在母猪生产过程中,产仔时间过长,数量多、泌乳时间长以及体内骨盐的含量变少等情况也是造成猪出现瘫痪一个重要原因。母猪出现瘫痪之后,其食欲降低,肌肉经常出现痉挛和疼痛感,后肢摆动,泌乳停止,猪长时间卧地不起,患病时间一长猪的身体消瘦,最后营养不良而出现死亡。
3.2 防治对策
首先,做好疾病预防工作。在母猪妊娠之前,限制钙元素的含量,分娩之后,增加钙的含量,及时的补充维生素;其次,做好疾病的治疗工作。患病之后,可以选择使用10%的葡萄糖酸钙溶液150ml进行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维丁胶性钙4ml,每天进行一次,连续使用10~15天。
参考文献
[1]李文良,毛立,杨蕾蕾,张纹纹,江杰元.猪瘟病毒糖基化E2蛋白和E0蛋白的协同免疫保护作用[J].江苏农业学报.2015(02)
[2]尹彦文,邹联斌,胡杰,莫胜兰,屈素洁,吕思明,陆文俊,苏凯,张步娴.自拟催情散对乏情母猪的疗效验证[J].现代农业科技.2014(19)
[3]林妙顺,程君清,叶希培.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传染性疾病及防制措施[J].浙江畜牧兽医.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