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艳
[中图分类号] S4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8-0126-01
白粉病是栽培植物上常见的一种病害,它抑制植物光合作用,降低植物长势。受害植物的叶片表面常有一层白色粉状物,有时后期在病部产生黑色小点,常使叶片枯萎脱落,甚至整株死亡。菌丝体在病芽、病枝或落叶上越冬,翌春气温回升时,借气流或雨水传播。生长季节可发生多次重复侵染,以4~6月,9~10月份发病较重,尤以秋季发病严重。
1.应选择地势较高燥、光照充足且土壤深厚肥沃的地块栽培。
2.配方施肥,使植株生長健壮,以增强抗病能力。
3.及时剪除病枝病叶,冬季结合清园,扫除病枝叶集中烧毁,可有效减少病害侵染菌源。
4.冬季用石硫合剂防治两次,间隔期一个月;在易发病季节前喷洒保护性杀菌剂,如广菌灵600~800倍液,绿盾600~8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600~800倍液等;发病严重时,每隔7至10天喷药一次,连续喷洒2至3次,不同药剂应交替使用,避免病菌产生抗药性。药剂可选粉锈唑1600倍液,或优乐净800~1000倍液,必菌鲨800-1000倍液, 25%粉锈宁800至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