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雷雷
暗黑特质Dark triad
无独有偶,2014年8月,一组“手术室自拍”结合当下紧张的医患关系成为众矢之的,媒体的狂欢和网上的怒火烧到现实世界,涉事医生以及领导受到严厉处分,照片中的病人说:“我知道拍照,医生辛苦那么久保住我的腿,我不知道大家为什么要批评他们。”他的话在喧嚣的责骂中略显苍白。
人们追捧嘟嘴卖萌的中二少年气质照、厌恶过度PS美化的自拍照,坊间流传着与闺蜜自拍时的小心机调侃,有人甚至还说爱自拍的人心理有问题,再结合上述两个例子,民众对自拍的态度可见一斑——自拍往往与娱乐、炫耀和满足自己病态的暴露欲有关。
自拍者们,特别是广大男性,先不要着急否认,因为社会科学研究也来插刀了。2014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研究传播学的杰西?福克斯(Jesse Fox)等人做了一项关于暗黑特质、自我物化与某些网络行为(上网时间、自拍数量、是否美化自拍)之间关系的研究。部分结论是:男性越自恋,自拍越多。
在这里,所谓的暗黑特质(Dark triad)指的是自恋(Narcissism)、精神病态(Psychopathy)和极权主义(Machiavellianism)三种。自恋是指极端的自我中心。自恋的人非常希望得到别人的崇拜,“我比大多数人都有能耐”或者“只要我有机会就必须炫耀”是他们惯有想法。精神病态是指冲动并且缺乏共情的能力。极权主义是指控制欲非常强,往往不考虑他人的感受,道德感薄弱。研究中所说的自我物化(self-objection),指的是把自身物化,特别是会从提升性吸引力上下很多功夫。有自我物化倾向的人会非常重视自己的外在,并且将自身价值建立外表上。
自拍和这些特质有什么关系呢?这项研究调查了18~40岁的800名美国男性(注意哦,是男性),他们在网上填写了测量上述特质的问卷,并且报告自己的上网行为,比如上网时间、自拍数量和是否美化自拍。数据的结果表明,如果一个人在自恋和精神病态上得分比较高,那么他晒的自拍数量就会更高,同时自恋的人和自我物化程度高的人会更多美化图片,但是精神病态倾向的人则不会。
自拍到患病BDD
除了这个研究在科学地黑自拍男性群体,有些好事的网站也加入到斗争中来。2014年3月,The Adobo Chronicles网站宣称美国精神疾病协会把自拍正式定义为精神疾病,并且规定一天自拍三次就是成瘾行为。该新闻在国外的社交网站上得到了大量转发,很快就漂洋过海来到了国内,很多微博大V,甚至是新浪科技都转发了这条新闻,控诉身边的自拍狂魔们。尽管身处于“人人都有病”的时代,什么拖延症、懒癌晚期等,自拍三张就能算是成瘾这也太扯了一点儿。最后有人去美国精神疾病协会一查,发现果然是个谣言,此后便化作了调侃自拍狂魔的谈资罢了。
不过对于英国的小伙儿丹尼?比欧曼(Danny Bowman)来说,自拍却成了大问题。作为一枚情窦初开的少年,他特别想吸引女孩子的注意,以至于每天花10小时的时间拍大约200张自拍,并从中挑选自己觉得完美的图片上传到社交网络。自拍严重了影响了他的正常生活,15岁辍学,连续6个月没离开自己的住所,当自己不能找出完美自拍时,他甚至试图自杀。丹尼的行为完全脱离了正常的轨道,医生认为他患上了BDD(Body Dysmorphic Disorder)。BDD是一种心理疾病,主要表现为患者对自己一些外表上的不完美格外关注,尽管别人很难发现那些缺陷。他们深受其困扰,会不停地照镜子来观察自己不完美的地方,并且因为害怕别人发现或者嘲笑自己的缺陷而选择远离人群,甚至会选择不断整容来修正自己的问题,自杀的风险非常高。在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的时代,那些自拍成瘾和夸张修图的一些人有可能就是BDD患者。特别是青少年和成年早期的人群,因为这个时期的人对自己的外表格外关注从而有相对较高的发病率。
冻脸效应FFE
那自拍就没有一点儿好处了?当然不是。有人说,通过自拍她更加接受了真实的自我,也看到很多真实的别人,毕竟夸张修图的人还是少数。自拍带来的真实性,加强了人们之间的亲密感和信任感。安德烈?勒塔蒙迪(Andrea Letamendi)是一位临床心理学家,她认为自拍是年轻人表达情绪和记录重要时刻的方式。技术的发展确实在不断革新人们记录和表达自己的方式,从人类早期的非言语交流,到后来的语言交流、文字交流,以及现在的图片交流,尽管方式在不断发生变化,但人们对于爱和关注的渴求,对美的追求以及对孤独的抗争,一直在继续。
比如从图片进化到现在火爆的短视频。美国2013年推出一款App——Vine,允许用户拍摄6秒钟的视频。此后各种应用便开始瓜分这块空地。目前国内的视频App美拍已经网罗了2128.9万用户,秒拍、微信的短视频也开始不断发力,抢占移动互联网的最新风口。相比于图片,视频除了传达更多信息外,还有关键的一点是——同样的情况下,视频中的人看起来更具有吸引力。2012年,心理学前沿(frontiers in psychology)上的一篇文章详细介绍了图片的“冻脸效应(the frozen face effect)”。
所谓的冻脸效应(FFE)指的是当我们看某个人的视频时,中途如果按下暂停键,你就会发现停在画面中的人脸肯定没有视频中移动状态的时候好看。如果不信的话,去网上搜搜各种视频截图,看过多个男神女神被暂停的瞬间,保准会对冻脸效应有深切的体会。研究者找来7名大学生进行实验,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看一些短视频(40个2秒的视频),这些视频都来自网络,是播报新闻或者接受采访等自然状态。除了视频,参与者还会看到一些静止画面。看完某个视频或者静止画面,7名大学生要评估一下其中人像的吸引力。结果表明,同样的人在视频中更好看。
为了科学的严谨,研究者们又考虑了多个可能影响面部识别的因素,比如把人脸倒过来,这样在实验中会使得面部识别变得困难一些。视频和静态图片还有不少不同之处,比如是不是在视频中呈现了一个人的多种状态,并且肯定有最吸引人的一面,但是实验者在静态图片的选择中可能选择了比较“丑”的几张,从而影响了大家的反应;是不是视频中的信息量要比图片的大,从而影响了大家的判断呢?为了排除上述几个因素的影响,研究者在以上实验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多个研究,最后发现这些都不影响冻脸效应的产生。
冻脸效应为何会存在?为什么你总觉得拍不好照片,或者永远觉得照片中的自己比真实的你要丑呢?除了怪摄影器材、摄像技术和笨笨的男朋友以及路人甲,也可以对着人的天性无奈叹口气。首先,从进化上来讲,人类早已经习惯观察动态的面部,而照相机的出现不过百年而已,大脑还没准备好去接受静态的图片;其次,大脑就是一个爱偷懒的家伙,虽然我们现在不能完全了解“美”是如何产生的,有一个观点是——谁让大脑觉得省事儿,大脑就觉得谁美。比如众多研究表明,“平均脸”更有吸引力,所以人们觉得视频中的人脸更具吸引力也许是因为大脑在短时间内对多个脸进行加工,从而有一个平均化的趋势,因此会觉得视频中的脸更好看。所以,如果要拍得好照片,“自然状态”就是最好的状态,也是最高的要求。
可见,短视频App的流行并非空穴来风。美拍在国内的成功更得益于其MV风格的主打,视频的多种滤镜和美化,迎合了众多追求美感的用户需求,更重要的是一段动态的自拍视频并不会招致像自拍一样的吐槽,从而受到很多人的追捧。
从图像自拍到视频自拍,人们在短时间内接受着科技对现实世界的不断复制。智能手机以及各种智能可穿戴设备的火热,使得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多地被科技占据。正如人的大脑中还残留着进化的痕迹、追忆过去的时光一样,人们对科技涌现的巨大力量存在很多适应问题,这种适应问题伴随着全民娱乐化而激发了许多人的恐惧。比如自拍狂魔的出现。严重失真的美化,科技将人群中那部分稍微“特别”的群体通过图像等方式暴露在大众面前,从而加深了人群对新科技的焦虑。
在我看来,科技确实在不断鼓励人的自恋。社交网络让人们不停地记录与自身相关的信息,发送自拍或者其他与自己生活相关的图片,购物网站不断将你的浏览记录整合,从而推送人们喜欢的商品。学者和商人都在讲“个性化”和“私人化”的服务,于此同时,这样贴心的服务也塑造了一个个极度膨胀的自我,所以有人说这是一个自恋指数不断飙升的时代,也许没错。随自恋而来的则是一种孤独,个性通过科技的不断释放迫使人际交往模式不断改变,处于过渡期的我们这些人类生活在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责任编辑:张蕾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