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后为何痴迷张国荣

2015-05-30 02:16
凤凰资讯报 2015年14期
关键词:张国荣悼念歌迷

每年的四月一日对“哥哥”张国荣的粉丝来说,是年度“张国荣日”。他们年复一年在每个春暖花开或阴雨绵绵的日子凭悼他。

悼念队伍中充斥着大量九零后青年,这与梅艳芳、邓丽君的粉丝群不同。同是不属于这个时期的已故明星,后者拥有基本固定的拥趸,现今大多人到中年。只有张国荣却持续享受着每一代年轻人的喜爱。

对22岁的李茜婷来说,张国荣几乎是她唯一爱慕的偶像,即便在张从二十四层纵身一跃结束自己生命时,她小学还没毕业。李茜婷也承认,13岁以前她对张的记忆仅限于“爸爸常听他的歌”“好像戏也演得不错”。在哥哥坠楼的消息传遍大街小巷时,她也只是“父亲悲伤的旁观者”。

“說好是一辈子就是一辈子,差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算一辈子”,直到在《霸王别姬》里看程蝶衣说出这句台词,张国荣三个字对李茜婷才有了特别的意义。“你看他那时的眼神,眼里的那种绝望…其实那时候也还小,但不知道为什么,那样的场景就是能够戳到你心里。”这一戳让李茜婷心里生出一股欲望,想要了解他,了解他是个怎样的人,能演出这样的角色。

九零后几乎都是通过这样的方式爱上张国荣的,看他的电影,听他的歌,进而看所有能找到的访谈,逛遍大大小小的论坛。最后痴迷其中,“一入荣门深似海”。

真实、仗义、善良,是所有张国荣的粉丝列举出喜欢他的理由的公约数。张送歌迷回家,陪歌迷在路边等一整夜之类的故事至今在粉丝群体中广为流传。斯人已逝,很多事早已真假难辨,但张的年轻粉丝们并不在乎。“可能就是因为他不在了,所以他的形象更美好了。这些事是不是真的我不关心,但我相信他做得出来”,同样二十出头的梁松并不介意美化张国荣。

李茜婷却并不愿意用“完美”去定义自己的偶像。她眼里的张国荣很小孩子脾气,讲话经常得罪人,这正是“真实”的一个注解。“他不会把自己包装得很完美,不像现在的明星,但也正是这样,我们觉得他不是神,跟我们一样是活生生的人。”

知乎用户Maud Smith指出“张国荣年代是老的,但内核是新的”,梁松和李茜婷都认为这正是九零后喜欢张的独特原因。李茜婷强调张具有先锋精神和前卫理念:“他在那个时代,就穿高跟鞋、穿裙子亮相演唱会,更关键的是,他且只有他穿出来好看。”梁松则在张身上读到一种与生俱来的气质:自由而慵懒——这正是一大批九零后年轻人标榜或追求的。

前年,李茜婷赶去香港参加了“继续宠爱·十年”音乐会,活动中她结识一位香港大学的荣迷,对方告诉她自己是为了离哥哥更近一些才考去香港念新闻专业,希望毕业后能有机会做关于张国荣的报道。有的荣迷直到现在还会每天去张国荣吧留言,说自己的近况,对张说“我爱你”,他们觉得哥哥听得到。而每年的悼念活动,则是“大家聚在一起,跟哥哥交流”。

人们常常对一个影响自己生活的人抱有长久的怀念,张国荣对粉丝的影响不仅是演过多少不朽的银幕经典,留下多少脍炙人口的歌,在为人处世的态度上,偶像的力量“润物细无声”。一些九零后的粉丝相信,喜欢一个人,就会慢慢成为他。(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人物为化名)摘自《大众电影》

猜你喜欢
张国荣悼念歌迷
沉痛悼念张庆林教授
沉痛悼念何鲁丽同志
山水册页 《禾木印象》 张国荣
沉痛悼念周常林先生
树是风狂热的歌迷
刘力扬十年纪念生日会各地歌迷赴“十年之约”
哀悼脸:美国歌手Prince的歌迷
张国荣的异国粉丝
沉痛悼念黄荣波同志
似与不似率性自然
——张国荣艺术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