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丝》中译本乡土色彩的重构

2015-05-30 17:05张桂芳王侠乔春英
出版广角 2015年17期
关键词:苔丝重构

张桂芳 王侠 乔春英

【摘要】翻译家张谷若被称为是“哈代专家”,由他翻译的托马斯·哈代的三部小说在国内外广泛流传,其中,以作品《苔丝》最受读者与评论家的关注。本文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分析张谷若在译作《苔丝》中对乡土色彩重构的手法。

【关键词】《苔丝》;乡土色彩;重构

【作者单位】张桂芳,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王侠,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乔春英,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

托马斯·哈代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后期的著名作家,在他的一生中创作了不少诗歌、诗剧、短篇小说以及长篇小说,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他“威塞克斯”的乡土小说,如《还乡》《绿荫下》《无名的裘德》和《苔丝》等。这些小说都具有相当浓郁的乡土色彩,大量的描写了“乡下佬”、农村景色以及当地习俗等,完美地再现了“乡下佬”优秀的一面。

一、《苔丝》译本“地方色彩”的重构

对于乡土小说作家而言,由于他们大部分都出身于农村,所以作品中大多主要展示家乡的“地方色彩”,具有强烈的地域文化特点。《苔丝》原文中的威塞克斯就是依照作者哈代的家乡来写的,小说中大部分的人物、情节、背景都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哈代对那里的生活方式、语言、文化、习俗等都了如指掌,因此小说文笔顺畅,有声有色,内容极富浓郁的地方色彩。张谷若为了再现原文中的乡土气息,在翻译策略上选择了四字格和方言对译。

1.“威塞克斯”的地貌重构

对于乡土小说来说,乡村自然景色的描写不仅可以呈现所写地域的“地方色彩”,而且也可以作为一种隐含文化精神象征的载体,同时更是小说个体或流派风格的明显识别标志。因此,为了突显小说的“地方色彩”,必须要注重地貌元素。哈代小说中的“威塞克斯”风光从不同的方面突显了地方色彩,一方面是建构了一个空间性的乡土背景,另一方面是刻画了鲜明的乡土人物。在原文中,威塞克斯的自然景物有了生命的气息,哈代将人物与自然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两者彼此相互映衬:人的精神面貌代表了当地的自然景色,反过来,自然的景色又折射出人的精神面貌。因此,哈代小说中的自然景物可以说是具有生命的人物。在《苔丝》中,景色的描写往往都与主人公苔丝的思想转变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乡村景色对突显乡土气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将原文中的乡村景色再现,在目标文本中为读者传递原文流露的感动与启发。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翻译不单单是将不同的语言进行转换,而是要符合原文的意境、形式等。张谷若在翻译《苔丝》的时候并没有受到形式的约束,而是在译本中彰显了中国的语言魅力,凭借言简意赅的四字格表达了美的艺术效果。原文中一句“the lanes are white, the hedges low and plashed, the atmosphere colorless.”,这是描写布蕾谷的部分,哈代将自己的家乡作为原型,为了再现家乡的秀丽景色,他运用了比较简洁而且贴切的词语,比如“white”“colorless”等。另外,他还运用了排比的手法,赋予小说鲜明的节奏感与强烈的感染力,给读者纯净般的享受。张谷若在译本中将中国的语言文化发挥得淋漓尽致,以四字格的形式重构了原文的艺术效果。如在译文中将词语翻译成“漫漫灰白”“无颜无色”等,都具备非常强烈的节奏感,同时四字格也使译文形成了与原文相同的排比效果。此外,四字格的运用也将秀丽的景色跃然纸上,作者成功地将威塞克斯的风貌与意境在译文中进行传神的重构。

原文作者将自然景物与主人公苔丝的思想转变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刻画出独特的人性化自然。张谷若在文本中对这个鲜明的特征进行了完美的重构,将自己的语言文学技巧展露得淋漓尽致。哈代以群山环抱、幽静的布蕾谷来象征苔丝天真纯净的心境。苔丝被丈夫抛弃之后,为了照顾病重的父母,她必须要回到自己的家乡,当时的苔丝心中无比的痛苦且无助。哈代以“chilly”“steely”“wan”等词语刻画了凄冷的黑夜景色。张谷若在译文中也用了特别的手法,以“春寒料峭”“冷清”“苍白”等词语深刻地表达出阴冷的景色与苔丝的无助。在整个翻译的过程中,张谷若使用了大量的汉语四字格,惟妙惟肖地重构了原文的地域景物,没有给读者生硬的感觉,实现了功能对等理论的最大化。

不过,张谷若在汉语四字格的运用上,也有不妥的地方。比如四字格的大量使用造成了语言过于文雅呆滞,与清新自然的乡村景色有一定的差距,影响了乡土气息的渲染。另外,他所使用的四字格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自己造的,当中存在一些让读者难以理解的词语,比如“悄悄冥冥”“潜潜等等”等,影响了读者对原文的正确理解。不过在乡土小说的翻译过程中,只要能够传神地将原文中独特的地貌重构,有些许理解障碍也是无法避免的。

2.威塞克斯的方言重构

方言是小说表现地方色彩不可或缺的主要因素,他可以显示地域色彩,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小说中的方言可以增加小说作品独特的地方风味。哈代在《苔丝》中使用了大量的农民用语,即威塞克斯方言,这些方言与规范的语言存在较大的差异,其拥有自身的拼写规律以及独特的发音。中西文化有着巨大的差异,因此在翻译时不可能将威塞克斯的乡土色彩全部在译文中重现。在方言的翻译中,可以采取口语化、文雅化以及方言对译的翻译手法。在原文中有一句是女主人公苔丝与她的母亲的对话:“ad it anything to do with fathers making such a mommet of himself in thik carriage this afternoon?...”。苔丝从小就在农村长大,因此会有许多土语的使用,如“mommet”“thik”等一些词语,这些土语的运用鲜明地描绘了善良、纯朴的农家姑娘形象,同时赋予作品浓郁的地方色彩。张谷若对方言的翻译,选择了以山东方言对其进行重现,大量使用了“俺”“过晌儿”等贴切、生动的山东方言。张谷若在译文使用中国的方言,这有可能会误导读者,让读者以为原文中的人物是一个中国人,致使威塞克斯独有的风味没有呈现出来。不过译文忠实于原文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并且刻画了鲜明的乡土人物。综合多种因素,张谷若的这种翻译手法重构了原文作品中以方言突出地方特色以及乡土人物的作用,让读者感受到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小说中人物的语言应该与自身的性格、身份、文化相对应。在《苔丝》的原文中,作者将克莱与他的家人们所使用的语言统一选定为标准的规范语言,以象征他们的文化地位。而在乡村,有些人同样会使用规范语言,目的是表明自己拥有与他人不一样知识和地位。比如,苔丝在自己家里都会使用方言,不过当她上学有了知识后,在外面或者是与有身份地位的人谈话时,则会使用规范语言。因此,译者在翻译的时候还要重视不同语言的使用,可以让人物的语言与其身份或语境相符。文中女主人公苔丝试探性地向克莱表达爱慕之情时,有一段非常深奥玄妙的对话。在那段对话中,苔丝为了抬高自己的地位,使用了标准的规范语言,这样便使自己与克莱站在了平等的位置上。张谷若在这一处的翻译中,实现了功能对等,使用了标准的普通话,以重现了原文中的艺术效果。

张谷若之所以在译文中选择了山东方言来对译原文中的威塞克斯方言,是因为他从小就在山东长大,非常了解山东方言,应用起来也游刃有余,可以更好地塑造人物,传达情感,将原文中的乡土气息重构,符合功能对等理论的要求。他使用的方言对译法,生动地再现了原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符合不同人物的文化与地位,并且淋漓尽致地传达了原文中浓郁的乡土气息与地方特色。虽然山东方言无法让读者们联想到原文的威塞克斯,但是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为了能够重构原文的乡土色彩,出现这种问题是在所难免的。

二、《苔丝》译本突出显露乡土色彩的缘由

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会受到自身的多方面影响,比如自己的主观意识、文化程度以及生活经历等,不同的译者对相同的作品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表达,不同的表达方式所强调的艺术效果也不完全一样。

张谷若在《苔丝》的译文中最大限度地重构了原文的乡土色彩,与他“地道的原文、地道的译文”翻译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翻译过程中,张谷若重视一个“信”字。这个字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内容、形式、性质以及性习惯,这与功能对等理论的要求完全一致。此外,张谷若与原文作者哈代相同,都是在农村长大,对自己的家乡有着十分深厚的情感。而乡土小说的创作必须要作者扎根于具有乡土气息的土地,才能够向人们展示其自然风景与风俗的魅力。原文作者在小说中充分抒发了乡土情感,赋予作品浓郁的乡土色彩,而译者张谷若在译作中也充分地重构了这些乡土色彩。在突显原文乡土色彩这一方面,张谷若的译本可称得上是最为成功的。

[1]褚松涵. 论张谷若《德伯家的苔丝》译本乡土色彩的重构[D]. 首都师范大学,2009.

[2]贾鹏. 功能主义视角下的文学翻译[D]. 天津理工大学,2008.

[3]翟清永. 论张谷若的翻译[D]. 山东师范大学,2004.

[4]吴为娜. 论哈代小说的乡土色彩和民俗因素[D]. 南京师范大学,2006.

猜你喜欢
苔丝重构
视频压缩感知采样率自适应的帧间片匹配重构
长城叙事的重构
蜂鸟——致苔丝
北京的重构与再造
从现实主义视角解析苔丝悲剧的必然性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成因
论中止行为及其对中止犯的重构
《刑法》第64条的实然解读与应然重构
对教育会诊的反思与重构
《德伯家的苔丝》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