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凤 魏占杰
【摘要】城市贫困问题是经济学、社会学乃至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在解释城市发展的问题上,社会空间视角具有明显的优势。《城市贫困的社会空间研究》以河北省保定市为城市贫困空间研究的“样本”,通过对城市贫困空间的实证研究,探讨了空间正义的可能性及其实现的途径。
【关键词】城市贫困;空间视角;空间正义
【作者单位】齐凤,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魏占杰,河北师范大学。
城市贫困问题是经济学、社会学乃至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目前已经取得了不菲的研究成果。但从空间视角来观察和思考城市贫困问题的成因与解决途径,却是最近的事情。林顺利博士将人文地理学的空间视域引入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的研究领域,推出了一种全新的研究范式,并形成了这本名为《城市贫困的社会空间研究》(人民出版社2015年6月版)的研究成果,确实给关注城市贫困问题的研究者和实务工作者以极大的启发。作为该书出版后的第一批读者,我们有着很深的感受,现整理出来,与大家共享。
一、城市贫困研究的空间分析传统与本土化路径
自社会学诞生以来,城市贫困研究就有空间分析的传统。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学术界对空间的关注度逐渐增加,以法国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亨利·列斐伏尔和美国学者大卫·哈维为代表的城市研究者,将人文地理学的空间思辨引入城市资本主义增长的研究中,把空间竞争和社会分化联系起来,为当代资本主义资本运行和城市社会变迁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在这样一种学术演进背景下,将西方城市社会学的社会空间视角延伸到中国城市贫困的研究领域,应该是拓展研究视野并形成本土化理论与研究方法的一条重要途径。
在以往的西方城市空间分析文献中,选取的研究对象大多是国际化的大都市,国内学术界也都选择北京、上海、广州和武汉这样的大都市作为研究对象,很少有人将这种分析方法引入中小城市。而林顺利博士将城市贫困空间研究的对象选在了河北省保定市,“标本”的解剖价值似乎小而又小。但林顺利博士有他自己的现实考量。“保定市毗邻京畿,南接省会石家庄,北接首都北京,受两地牵制,经济发展缓慢,计划经济仍有残留影响。这样一个地方城市,政府规划的影响力度更大,房地产开发还处于上升空间,同时,城市贫困的区位化也可能处于一种‘萌芽状态,做这种城市的空间分析,较之上述大城市,更具有‘地方的色彩,也更适合做基础的分析。”(见该书《自序》)
其实,就林顺利博士给出的这些理由而言,本身是颇具说服力的,但笔者感觉他刻意隐瞒了一个最重要的理由,就是他所执教的大学坐落在保定市。要想运用实证方法从事城市贫困空间问题的研究,研究者必须要对研究对象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否则他无法深入研究对象内部,更不用说形成深刻的理性认识了。与城市空间研究相类似的一个例子是社会人类学的发展历程,早期的社会人类学以落后族群为研究对象,研究者需要到所研究族群的聚居地生活很长一段时间,才能真正得到有价值的一手资料。同样的道理,要使城市贫困空间问题的研究走入本土化路径,也必须以最熟悉的城市作为“样本”,林顺利博士的选择是明智的。
二、城市贫困社会空间研究的优势在哪里
在解释城市发展的问题上,社会空间视角的优势是明显的:首先,空间包括地理空间和物质空间,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主导经济发展的根本,因此没有比用土地及其附属空间更合适于解释新时期的城市发展与阶层分化;其次,空间是符号性的,可以来区分城市的不同功能,可以从认知和象征层面去考察城市中不同人群的不同生存方式,也可以赋予不同空间以不同的意义来区分不同的阶层——毕竟,穷人居住区和富人居住区不仅仅是每平方米的价格差距,还有社会心理和人们价值评价上的差距;再次,空间是生产性的,空间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由地理空间和物质空间与人的行为互构的过程和结果,这种互构不停息,空间就不断地生产和再生产。相较于其他研究方法,城市贫困的社会空间研究能够更好地从宏观尺度揭示城市贫困人群的分布范围,这个角度是很独特的。
林顺利博士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保定这座城市物质空间的变动过程和当下城市贫困社会空间的实证研究,具体描述和分析了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各种力量对城市贫困空间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并且仔细分析了在这些力量相互作用下所形成的城市贫困空间结构。更难得的是,他又从主体日常生活的视角考察了城市贫困主体对外界空间变动的反应,并分析他们对自身所处社会空间的建构行为和建构过程。这种宏观角度的研究极具理论与现实价值:首先,通过检索统计资料和实地考察(包括研究者自身的观察和对贫困人群的访谈),廓清了保定城市贫困人群的集中分布区域,为后续研究铺垫了基础,唯一不足的是未能勾勒保定贫困人群分布的地理图;其次,通过城市发展史和城市地理学视角的梳理,揭示了保定城市贫困空间形成的历史与现实原因,既包括政府主导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规划,又包括市场主导的商业土地开发(房地产开发是其中的主要部分);再次,通过专业的社会学研究方法,揭示了社区环境对城市贫困社会空间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指社区贫困聚集的氛围和最低生活保障对低保人员的影响,以及其他阶层对贫困人群的排斥与隔离。
三、城市贫困社会空间研究的价值何在
与其他视角相比,空间分析具有较为强烈的批判精神和人文关怀的价值取向,这一点在城市贫困社会空间的微观分析过程中体现得最为明显。
林顺利博士通过对一个社区的微观分析,揭示了社区内城市贫困的空间结构和特征。他将城市贫困空间划分为居住空间、日常生活空间、组织和交往空间三种类型,归纳了不同类型空间的独有特征:(1)在居住空间方面,贫困人群的居住范围在贫富差异不明显的社区基本上是分散的,贫困人口集中的地方主要出现在老城区、过去的集体宿舍以及“城中村”里。(2)在日常生活空间方面,贫困人群无论是在经济活动空间、休闲娱乐空间,还是在购物活动空间,均呈现出一种被边缘化的特征。(3)在组织和交往空间方面,城市贫困组织身份缺失,贫困人群的交往空间呈现出“内缩”的特征,即贫困人群与外界交往实务意图也越来越弱化。对城市贫困社会空间结构的划分,是本书的一大亮点,也是林顺利博士基于实地调查数据所做的理论提升,对于形成本土化的城市贫困社会空间理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城市贫困社会空间结构的划分,不只具有理论建构上的价值,更有实务层面的可操作价值。
首先,作为城市主体之一的贫困人群,他们在存在感和身份认同方面存在着被边缘化倾向,对空间的认知和认同体现为“悬置”的自然态度和策略性的社会态度两种。实际上,城市贫困人群虽有强烈的意愿表达诉求,但在实际行动上却是苍白无力的,因为他们可支配的社会资源十分有限,态度消极者就把自身地位上升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人身上,这很不利于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城市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应该给予贫困人群以更多的意愿表达渠道,认真倾听他们的利益诉求,提升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其次,城市贫困社会空间的生产和再生产是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多方面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城市贫困主体自我构建的结果。这一过程带有明显的空间剥夺性质,是城市主体间权力分配不等的体现。针对这一结论,林顺利博士从社会政策角度出发,探讨了空间正义的可能性及其实现的途径。实现空间正义,是前面所有研究的逻辑结论。只有实现空间正义,才会对城市贫困现象的减弱与消除奠定良好的基础。
城市研究发展至今,包括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提出的热点问题 “京津冀一体化”抑或者是后来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提法,其本质实际上仍然是“发展”为主导的思路。大城市集群发展固然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局,但这一系列空间规划和演变给弱势群体带来的边缘化后果也理应得到重视。从京津冀整体发展的大趋势来看,本书所调研的保定市似乎面临着一次城市发展整体提升的契机,但是,在空间分析的体系中,地方城市融入以北京为核心和主导的大城市群,必然意味着城市产生新的增长极,也会使原老城区进一步衰败。
即使城市发展的动力足以将老城区整体纳入规划,老城区同样也会面临新一轮的城市空间生态竞争和分异的过程。因而,社会政策的制定者需要高度关注城市贫困群体的空间权力,并且在福利和服务方面对弱势群体予以支持,这也是城市贫困社会空间的存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