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钢铁
断奶仔猪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是饲养育肥猪的关键和基础。然而断奶仔猪各组织器官、消化机能和抵抗力还没有发育完全,极易因断奶、营养、环境变化等应激因素引起应激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要有良好的保育条件
(一)1、断奶仔猪体重应达标
断奶仔猪体重不能太小,小于6k g的仔猪很难保育成功。一般饲养条件良好,早期实行补料措施,21d断奶仔猪体重可达6 kg, 28 d断奶体重达8kg,35 d 断奶体重达10kg。
2、保育猪舍应舒适
保育猪舍要求干燥、温暖、通风。猪舍温度应保持在22 ~30℃,在冬季不能低于20℃,相对湿度50%-80%,同时要经常通风,排出猪舍的有害气体。
3、仔猪饲料应优质
饲喂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易消化的乳猪饲料,不要急早调换成仔猪饲料。
(二)保育猪舍主要设施
1、配制专门的加温热源
断奶仔猪保育舍温度要求在20℃以上,各地可根据具体情况,必须在保育舍内安装取暖设备,农村常用的有煤火炉、热火墙等,取暖效果都不错。
2、防潮设施
仔猪保育舍配制专用仔猪培育床,比较简单而又适用的是加工木制仔猪床,床的下部四边用砖头抬高10 cm左右,防潮湿效果也不错。
3、通风、温度与湿度
因猪舍强调保温,门窗关闭较严,要根据猪舍建筑具体情况,在中午气温高的时期进行通风换气。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圈舍内空气中的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增多,对猪仔造成伤害。仔猪保育舍内要安装温度计和湿度计,以便随时了解室内的温度和湿度。
4、饮水设备
水是仔猪每日食物中最重要的营养,饮水不足,猪的采食量降低,直接影响到对饲料的消化吸收。仔猪保育舍每栏若饲养10头以上仔猪,应安装两个饮水器,有利于仔猪随时饮水。
二、日常飼养技术
1、继续饲喂优质乳猪料
2、仔猪限制饲喂
3、饲喂湿拌料
仔猪断奶发生的各种应激中,食物由液态母乳向干粉饲料的突变对仔猪影响最大。仔猪保育期间采用湿拌料饲喂方法,有很多的优点,养猪规模不是特别大的场(户)均可采用。
具体方法:水与饲料比在2:1到5:1灵活掌握,冬春较寒冷的季节喂前1-2h拌好备用。夏秋季节因气温高,防止拌好的饲料发霉,一般喂前0.5-1 h拌好备用。
4、补给抗应激饮水剂
仔猪断奶是一大应激,为了缓解断奶应激,安全渡过保育期,现介绍一种抗应激饮水剂,对仔猪增重、预防腹泻发生有很好的作用。具体配方如下:水100k g、食盐3.5 k g、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10支、电解多维50 g、葡萄糖1 000 g、恩诺沙星原料10g、碳酸氢钠200 g。从仔猪进人保育舍开始,连续饮7 d。
5、尽力创造适合仔猪生长发育的保育条件
仔猪保育舍温度不能低于20℃,观察发现若整舍断奶仔猪堆集在一块睡觉,说明室温太低,马上应加温。同时,为了防止潮湿,保育舍要配制木制床,万万不能让仔猪睡水泥地面。
6、合理分群和调教
仔猪断奶后1-2d 很不安定,经常嘶叫寻找母猪,尤其是夜间更甚。为了稳定仔猪的不安情绪,减轻应激损失,最好采取不调离原圈,不混群并窝的原圈培育法。如果原圈仔猪过多或过少时,需要重新分群,可按其体重大小、强弱进行并群分栏,同栏群仔猪体重相差不应超过1-2 kg。新断奶转群的仔猪吃食、卧位、饮水、排泄区尚未形成固定位置,所以要加强调教训练,使其形成理想的睡卧和排泄区。
训练的方法:排泄区的粪便暂不清扫,诱导仔猪来排泄,其他区的粪便及时消除干净。当有仔猪不到指定地方排泄,可用小棍哄赶并加以训斥。仔猪睡卧时,可定时哄赶到固定区排泄,经过1周的训练,可建立起定点睡卧和排泄的条件反射。
三、疾病预防措施
1、定期消毒
猪舍定期消毒是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的有效措施。消毒时间要固定,一般3d消毒1次。每次消毒前先将圈舍清扫干净,为了防止保育舍潮湿一般不提倡水冲洗。养猪场(户)至少要选购两种以上消毒剂,按预防性消毒说明配成消毒液,进行带猪消毒。
2、预防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一、腹泻、僵猪综合征等疾病。
防治方法
(1)坚持自繁自养,不购入带病子猪及带菌子猪。
(2)加强饲养管理,冬季保暖的同时要注意通风,防潮,病猪要隔离,病种猪要淘汰。
(3)疫苗免疫。子猪5日龄~7日龄首免;15日龄~20日龄二免。
(4)药物治疗。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卡那霉素、克林霉素、支原净、土霉素、金霉素、强力霉素。
建议:子猪断奶后每天喂4次煮熟的豆浆、白糖、维多利(每头2毫升,恒丰强猪专用纳米级液体维生素),或奶粉冲开水、白糖、维多利(每头2毫升),再兑少量水拌湿料喂子猪,连喂3天,弱小子猪喂5天,由此可让子猪快速安全度过断奶期。
3、常规防疫
4、驱虫
仔猪在保育期间,大约体重在15k g左右,也就是保育将要结束时,统一进行一次驱虫。常用的驱虫药品有: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左旋咪哇、丙硫咪哇等,具体用药量可根据猪的体重,按所选驱虫药品使用剂量说明拌人饲料内,让猪一次性采食完成。
(作者单位:419100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公平镇动物防疫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