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一兵
【摘要】本文从学校体育的概念、体育可而成内容设置改革的特点与中国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三个方面,对中国的学校体育特色进行分析,对中国学校体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努力构建一条中国特色的中国学校体育之路。
1.学校体育概念
2.体育课程内容设置改革的特点
3.中国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
1.学校体育概念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是根据国家制定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方针,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适当的身体练习和健康知识为手段,通过体育课、课外体育锻炼、体育训练、体育竞赛等多种组织形式,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为目标而进行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2.体育课程设置内容改革的特点
我国的体育课程是作为必修课单独设置,我国的体育课程设置改革呈现出以下特点:
2.1从我国的体育课程改革的演进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体育学科作为学校教育的必修课,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
教育部于 1956 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该《大纲》明确了中小学体育的地位和任务,即:“体育课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规定了体育课程是中小学教学的必修课。这一既定方针一直延续到 2000 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课程教学大纲》。《体育与健康体育课程标准》对体育课教学时数的安排与以往的历次《教学大纲》相比,有了显著的增加。这表明我国对于体育课在学校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高度重视。
2.2 我国的体育课程结构的发展呈现出由“单一化”的必修课向“多样化”的课程类型方向
转變。
我国的学校体育课程长期以来一直注重单一的必修课,造成部分学生的运动兴趣和运动爱好得不到满足,个性特长得不到应有的发挥,从而使其对体育课程教学失去了兴趣。进入20 世纪 90 年代,这种情况已经有所改观。学校的课程结构不再只局限于必修课,增加了选修课、活动课等多样化体育课程。吴刚平(2002)指出:“作为学校课程的三大板块,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的提出和开设,对于打破固有课程的单一性、增强课程的适应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2.3我国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由“统一化”转变为日益“多样化”和“弹性化”。
一直以来,我国的体育课程内容由于受竞技运动的影响,人们对竞技运动与学校体育的本质认识较为模糊,甚至有人认为竞技运动项目就是学校体育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这就难免造成体育课程内容竞技化、成人化的倾向过强。
3.中国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
3.1相互依存的关系
以往在认识和处理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二者的关系上,往往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把二者看成对立的、水火不相容的事物,不主张学校体育引进竞技体育。此种观点认为,学校体育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增进学生的健康水平,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而竞技体育则是搞训练,为竞赛、争冠军、拿奖牌,是少数竞技精英从事的运动,所以不宜把竞技运动引入到学校体育中来;第二种倾向是认为学校体育要尽量多地采用竞技运动技术,甚至认为学校体育改革要以竞技体育为导向,把学校搞成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基地。其实,以上两种看法都带有偏激。
3.2竞技体育与学校素质教育的关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意志。
3.2.1竞技体育与学校健康教育相辅相成
20多年来尽管对学校体育思想有种种解释,但对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指导思想是大家达成共识的。这种共识是中国传统文化赋予体育社会功能的反映,也是百年来民族体质衰弱屈辱地位形成的一种自强意识的反映。
3.2.2竞技体育可以培养学生运动能力
在体育课上传授技术就是发展学生的运动技能。我们是要把学生培养成运动员,但是要提高他们身体活动的技能,使他们具备更高的掌握各种技术(包括生活技术、劳动技术和军事技术)的能力。一些简单的身体素质练习固然可以迅速地增加运动负荷,但是把掌握技术的过程忽略了,而学生恰恰可以从这过程中得到极其宝贵的东西技能。而且学生并不欢迎那些过于简单的练习,不少教学实验证明缺乏娱乐性、竞技性的练习,是难以持久的。
3.2.3竞技体育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人类赋予体育的理想:和平、进步、团结、友谊,以及相互尊重和了解,对人的正直和尊严的充分尊重等等,这都集中表现了人类梦寐以求的民主愿望,充分反映出体育的民主目标。而竞技体育参与的大众性,和比赛结果评定的公开性,在程序上决定了体育比赛必定是个民主过程。
3.2.4竞技体育可以激发学生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竞技体育是一种提高审美意识的情感文化,它可以净化社会情感,提高社会的审美情趣,陶冶社会心理;竞技运动是一种观念文化,它所负载的价值,在深层结构方面影响着社会心理和民族精神;竞技运动对人的教育,对人的社会化作用,对个性的发展和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3.2.5竞技体育培养学生主体精神和团队意识
竞技体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是相互依存而不可或缺。学校体育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同时,应当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开展课外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如有识之士所说:“我们需要走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之路,本着既要以宽广的胸怀学习和借鉴国外学校体育的先进经验,又要立足在我国国情这个根本上,总结自己的东西”。走借鉴与融合的道路,才是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之路。愿中国学校体育的未来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我国借鉴国外学校体育的思考。谭次平,马卫平
[2]中国、英国中学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比较研究。盛晓明
[3]体育强国视阈下中国学校体育发展方式探。董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