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中刚
【摘要】扣球是排球项目进攻得分的主要手段,扣球成功率体现了球队的整体实力水平。扣球力量是扣球质量的关键因素,集中体现了排球运动攻击性、欣赏性、效能性。对扣球力量的研究,无疑是有效提高课余排球运动队训练效果的重要策略与途径,因此本文对影响扣球力量的体能因素以往的训练方法进行了研究和创新总结,更加有针对性的,有效地提高运动员排球扣球的力量。
【关键词】排球;扣球力量;体能因素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扣球的成败,是比赛胜负的关键。是争取主动,摆脱被动最积极有效的武器。在扣球的各个因素中,扣球的力度是最主要的。如孙雁雄在《影响排球扣球力量的因素及针对性训练》中,对扣球的技术动作进行了分析,从中找出影响扣球力量的因素,并运用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进行训练,从而提高扣球力量 。
虽然对排球运动员扣球力量的影响因素研究已经很多了,但在体能因素对扣球力量的影响方面的研究还是相对较少的。
青少年排球运动员接触排球这个项目时间相对于成年运动员来说要短的多,对扣球这一技术动作理解的还不够深,甚至有误解,比如说有人就只认为扣球和手臂力量有关系,就只增加手臂力量,忽略了其他身体部位的练习,这些除了自己体会琢磨外还需要依靠一些已有的实践成果和研究理论的帮助。这样运动员提高扣球力量才有理有据,才会更明智更健康更科学。
二、影响扣球力量的相关因素
扣球力量是指运动员腾空扣球时,随之所做的收腹、挥臂等动作中所表现出来的瞬间爆发力,它是运动员起跳、收腹、挥臂、甩腕动作过程力量因素的综合体现。影响扣球力量的相关因素可以归结为三类,分别是:击球技术因素、身体素质因素、身体形态因素。
1.击球技术因素
挥臂击球动作是扣球技术的关键环节。挥臂时应以迅速转体、收腹及伸肩的三维合成动作发力,带动肩、肘、腕各关节依次加速形成鞭打动作,在右肩的前上方击球。鞭打动作是否合理是能否加快挥臂从而提高击球速度的关键所在。
2.身体素质因素
身体素质是完成各中技术动作的基础。与前排扣球力量有关的身体素质主要是爆发力和协调性两种。爆发力又称速度力量;协调性是指在做各种形式的运动时,中枢神经系统支配全身各部位协同一致完成动作的能力。爆发力和协调性好的选手在扣球挥臂时,背肌尽量放松并协助腹肌,胸大肌在收缩的瞬间释放出更大的能量,并在适当的时机及时制动,使相关部位产生较大的动量变化,向末段环节传递,提高挥臂击球的力量。
3.身体形态因素
身高和体重是评价运动员身体形态最常见的指标。经过长期科学的力量训练,肌肉的体积适当增加,收缩时的绝对力量增强,身体各环节的质量也相应增大。人体与球体的撞击在水平方向上遵循动量守恒定理,有研究表明,中国男排的平均体重低于世界杯赛前6 名的平均体重,而且中国男排的平均身高与世界杯前6 名的平均身高基本持平,这表明取得世界杯赛前6 名的欧美球队选手的身体更为匀称,厚实。另有文献报道,长期以来,中国男排的力量训练是重下肢、轻躯干和上肢,身体单薄,队员上肢挺举10 次40 千克都很吃力,而阿根廷男排队员挺举90 千克却非常轻松,这对他们提高后排进攻击球后的球速打下了物质基础,身体形体方面的不足是导致中国男排扣球力量欠缺的一个重要方面。
4.身体素质和扣球技术之间的关系
前文提过,身体素质是完成各种技术动作的基础,在完成扣球动作中,需要迅速转体、收腹及伸肩的三维合成动作发力,带动肩、肘、腕各关节依次加速形成鞭打动作,这些都需要肌肉力量的支撑,迅速的转体,需要腰背肌的力量,收腹需要腰腹部的力量,伸肩带动肘,腕发力,这些都是上肢的力量,包括:胸部、肩带、上臂、前臂肌群和手腕。要提高扣球力量必须加快挥臂速度,这需要相关肌肉的爆发力,此外有了良好的力量,动作不流畅,或者说力量得不到叠加也是影响扣球技术和扣球力量的另外一大因素,扣球起跳后,身体在空中成反弓状,在此基础上,躯干开始鞭打。上肢各关节的肌肉爆发似的收缩,进行积极、有序、连贯地主动鞭打,使各关节的动量依次增加,增加的动量和初始动量叠加在一起向末端传递,进一步加大了手的击球速度。这个动作过程中能够积极、有序、连贯的鞭打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支配全身各部位协同一致完成动作的能力,是良好的协调性的一种表现。良好的协调性决定了扣球力量的叠加,是力量传送的关键。所以,归根结底身体素质左右扣球技术,影响扣球的力量。
三、决定扣球力量的体能因素的分析
1.体能的定义
体能无外乎包括了身体形态、运动素质、生理机能、心理机能及身体和心理的适应能力几个方面。而这几部分有些是由先天因素决定的,有些是在后天的训练中获得的。
2.决定排球运动员扣球力量的体能因素的分析
通过体能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决定排球扣球的体能因素就是身体素质和身体形态这两方面,要提高排球扣球力量必须得从这两方面下手。
前文提到,中国排球运动员比较疏忽对上肢力量的训练,导致体重和力量上都欠缺于欧洲运动员,我们应该注重上肢力量的训练,而且从青少年就应该有意识的培养,而对于身体素质的训练,在大肌肉群训练的基础上还应该注意,小肌肉群的训练。除了力量训练为外,协调性的训练也尤为重要,作为体育运动中特殊身高人群,排球运动员更需要加强协调性的训练。
【参考文献】
[1]钟秉枢. 跟我学排球[J]. 中国排球,2000,(3).
[2]黄尔联. 对排球运动员正面扣球两种挥臂动作的研究[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89,(4)
[3]丙岖申二. 男排高点强攻科学化探讨[J]. 日本排球月刊,1983,(2).
[4]張萍. 排球[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5]Ricky Martin. The Exercise-Induced Simplying Analyse and Initial Validatian.J. of Sport.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