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马克林(Colin Mackerras)
作者马克林教授是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院士、格里菲斯大学荣休(Emeritus)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级文教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少数民族问题、中国形象、中国艺术,主要作品有《中国少数民族与全球化》《新剑桥当代中国手册》《西方的中国形象》等。
本书主要讨论解放后的新中国形象,这是外国学者较少专门涉及的一个领域。他从政治、外交、经济、人口政策、环境问题以及社会文化等方面,较为全面地展示了1949年至2012年中国在西方国家尤其是在美国的形象,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自身多年亲历中国的经验,对这些形象进行修正、补充,甚至是驳斥。
关于中国的政治与外交形象,有观点认为,1949年至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之前的中国形象是非常负面的,当时美国人用“蓝蚂蚁”一词来形容中国人民,还把中国塑造成“好斗中国”。但是马克林教授并不认同这样的观点,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反驳,认为当时的中国人“聪慧、忠诚、勤奋,是一群与你我无异的常人,而绝不是西方普遍认为的‘蓝蚂蚁”;同时他认为中国并不是西方所渲染的那个“集权地狱”,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中国的利益背离了西方的利益”,西方国家才尽力“妖魔化”中国,之后的中国形象转变也证实了他的这个解释,因为随着尼克松的访华,西方的中国形象大为改观。从尼克松访华至2000年近30年的时间里,作者对中国的印象是:生气蓬勃、自由、时尚、开放。他认为尽管中国还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是中国人民在努力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好,西方的很多“中国形象在我看来依然是有失公允、吹毛求疵的,它们反复强调中国的薄弱之处甚至是无中生有”。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形象持续走低,2009年跌至谷底。马克林教授认为,一方面是美国等西方国家“从未将中国视为平等一国对待”;另一方面是“没有任何一个处于统治地位的文明愿意黯然离场,它们必然會对挑战者表现出极度的警惕和猜疑”。他认为,西方国家倾向于夸大中国的不足而忽略中国的成就。
相对于政治与外交形象,西方的中国经济形象要好得多。但是与经济相关的人口与环境形象,在西方则以负面为主。在马克林教授看来,“负面形象主要源于政治而非现实,且在很大程度是无稽之谈”。由于政治立场与利益的关系,西方国家在看待中国经济发展及相关问题时,一般难以持客观中立的态度,甚至会出现完全对立的态度。
60多年来,中国的总体社会文化形象是逐步提升的。中国实现了婚姻自由,男女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伴侣,男女更加平等。在宗教方面,他认为,除了“文革”期间,中国的宗教活动实际上非常活跃,中国政府尝试过控制宗教活动,但绝无压制宗教信仰的迹象。关于互联网形象,他认为中国的审查制度一方面压缩了人们的自由,另一方面是阻碍了融合的进程。并且认为中国社会尽管比以往更自由,与全球社会的信息融合更流畅,但这个制度的确损害了中国的形象。
马克林教授为改善中国形象提出的建议是:尽管中国形象受制于西方的发展,中国仍然有改善形象的方法,比如教育交
流、公众外交以及领导力的培养。( 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 苏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