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英语学习者同义词的使用研究

2015-05-30 16:24:19陈艳
校园英语·上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同义语义学习者

陈艳

【摘要】在语言学习的研究中,同义词和同义关系是普遍存在的聚合现象,在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特别是二语习得研究中备受关注,却从未成为研究的热点。在EFL教学中,同义词研究主要聚焦于目的语与本族语在同义词的意义和用法上异同,对影响EFL学习者同义词学习和使用的认知因素鲜有探讨。很少研究能够系统、深入地揭示同义词的内在属性,解析同义词的多维语义关系,本文以梳理这些问题为起点,尝试通过系统的研究,深入地揭示同义词的内在属性,解析同义词的多维语义关系,探究影响英语作为外语的同义词学习和使用的各种认知因素。

【关键词】英语同义词 语义

准确地判断同义词,可以更加清晰地把握语义脉络。恰当地选择和使用同义词,能够使表达更加准确、具体、生动、连贯,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增强语言的有效性和表现力。因此,对于语言使用者来说,同义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尝试通过语义学和应用语言学相结合的研究,更为深入地揭示英语同义词的内在属性,阐释同义词语义认知网络的多维复杂性,解析外语语义学习的多维认知性和同义词群关系的社会复杂性;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对同义词的学习和使用特点做较为系统和透彻的语言学分析;将研究结果置于中国英语教学环境之中,通过基于教学反思的内省式分析和讨论,提高对同义词意义的认识,以及由此引发在理论建构和外语教学实践方面的思考和启示。

一、问题的缘起

英语是世界上语法自由度较大的语言,同时也是词汇总量最大的语言,这些特征都源于英语的开放性和语源成分的复杂性。语法的开放性是由于一些早期的英语语法学家认为不宜对语言的发展进行规约,那样做不利于开发自由民主的天才,因为语言会随着时间的变迁日臻完善。尽管这样的发展可能会慢一些,但比作出草率的约束要好,而且历史会做出正确定论。语源成分的复杂性则是由于英语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受到多种外来语言的影响,尤以法语和拉丁语为甚。

同义词的语义存在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也确是事实。Carrell认为,任何语言中都不存在完全相等的同义词,每个词的内涵都各不相同,一个词使用的语境可能不适合另一个词。因为语言中同义词的大量存在,既是民族精神、文化个性的体现,同时也有历史发展特点的原因,是语言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流变、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

二、关于同义词定义的界定

Apresjan把同义词定义为“表示命名相同事物的词语,但强调事物的不同方面;或词语具有相同意思,只是在更细微的区分度方面有所差异”。Palmer列出同义词存在方言、语体、意义、搭配等方面的对比差异。他同样认为严格定义的绝对同义词不存在,因为意义完全相同的两个词似乎不太可能存在于同一种语言中。那些被认为是同义词的词,尤其是被词典“开发”出来的同义词,在某些方面具有不同的意义。Clark认为任意两种不同形式在意义上都是相对立的,以此说明生活中的语言不容许绝对同义词的存在,同义词的最终命运要么被淘汰,要么发展出新的意义,以示差别。

三、同义词的特征

尽管在字面上理解,“同义”意为“相同的意义”,但实际上,“同义词”是指语义不同的词。所以对于语义学者看来,研究同义关系的目的主要在于研究“同义词群”中成员词之间的对比关系,因为通过语义对比,更能体现出词语之间的差异。也就是说,在同义关系中令我们感兴趣的首先是同义词之间的差异,而不是它们的共同点。索绪尔认为:“在一种语言中只存在对比差异,而不存在其他正面关系”。Clark的“对比原则”也认为从心理语言学角度看,同义词的相互关系体现于不同维度特征所呈现的差异,因此,每个同义词都是从不同角度表征同一个意义。一般情况下,同义词的语义只有通过区别性特征的对比分析才能更加清晰地凸显出来,即同义词的属性和特征需要靠同义词的语义差异体现。这种差异可以通过同义关系,也可以通過语言的其他语义关系,如反义关系、上下义、一词多义等。根据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同义词语义关系,可以大致判断,同义词的概念义“相同”不是主要问题,而由各种不同维度体现出来的差异性特征才是主要问题。

四、作为外语学习的同义词研究视角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大规模的语料验证成为可能,对某一个或几个词的细粒度研究近些年来也越来越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强势语(intensifiers)是具体对象词作为研究目标的一个较受关注的方面。因为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能够在交际中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准。它既可以保证口头交际的顺利进行,又可以使读者正确理解书面语传达的信息,从而提高对读者的影响力。表明立场的标记语可以由多种语言形式来充当,强势语便是其中之一。强势语又称程度副词,对句子中被修饰成分的意义起增强或减弱的作用,表明作者或说话者的态度。

同义词群中的成员词之间互为语义网络,共成体系。本族语者能够在同义词群的不同成员之间构建完整的语义关系网。在判断或选择同义词时,本族语者往往并不需要总是回溯到核心词,然后再由核心词联接各成员词。因为对本族语者而言,存在语义交叉关系的所有成员词之间都能够彼此直接通达。而中国英语学习者则表现在“简单化”倾向严重、语义细节流失严重,同义词语义网络的建构不足,缺少逻辑性和网络性的同义词联接方式。从“单线式”到“逻辑式”语义关系的转变,将有利于学习者语义网络体系的建构。

参考文献:

[1]蔡基刚.英汉词汇对比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岑运强.语义场和义素分析再探[J].福建外语,1994,(3):1-7.

猜你喜欢
同义语义学习者
Dale Carnegie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学生天地(2020年15期)2020-08-25 09:22:02
语言与语义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西夏文《同义》重复字研究
西夏学(2019年1期)2019-02-10 06:22:08
西夏文《同义》考释三则
西夏学(2018年2期)2018-05-15 11:25:30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现代语文(2016年21期)2016-05-25 13:13:44
认知范畴模糊与语义模糊
论远程学习者的归属感及其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