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王佐良《谈读书》翻译过程中的隐化

2015-05-30 13:37梅葵
新课程·下旬 2015年2期

梅葵

摘 要:通过研究并归纳王佐良所译的《谈读书》中翻译语言的隐化现象,将这些现象分为逻辑关系词隐化、人称代词隐化和词汇笼统化三个方面,并从汉英语言差异和关联理论的角度分析了其成因,以期为翻译实践提供指导。

关键词:关系词隐化;人称代词隐化;词汇笼统化

一、隐化的内涵

隐化这一翻译技巧最早由Vinay于1958年提出来,指的是将在源文本中用来表明具体意义的词汇或信息等,隐藏于目的语文本的上下文之间或以更笼统抽象的方式呈现出来。

在英汉双语转换过程中隐化具有其必然性。英语重形合,形态表意,单词词性多曲折变化,意义之间由功能词连接,而且句子内部结构逻辑严密,主语和谓语位置固定,是句子必不可少的核心成分,其他成分以主语和谓语为根基依次叠加,层次分明,结构清晰,表意准确。汉语的特点是重意合,以神统形,神形皆备,意义起决定作用而且决定句子的形式,因此汉语里的词语无曲折变化,连接词和介词的使用较少,而是通过时间、空间等隐含的逻辑关系来表现意义。

二、王佐良《谈读书》中的隐化及原因分析

经过分析和总结,笔者发现王佐良先生《谈读书》一文中所涉及的隐化手法主要分为逻辑关系词隐化、人称代词隐化和词汇笼统三个方面。

1.逻辑关系词隐化

汉语的行文惯于隐性连贯,注重事物之间的逻辑事理顺序,着重表现功能意义,以神统形,采用意合法。而英语语言的建构上依赖词语本身的形态标记建立以动词为中心的空间结构体,词语和分句用语言形式手段(如关联词)连接,注重显性连接,注重句子形式和结构完整,采用形合法。因此在英汉转换时要适当地将一些逻辑关系词隐化,而借助词语或句子所含意义的逻辑联系来实现局部之间的连接,使各句衔接自如。

如,王佐良先生用隐化的转换方法,把由if引导的三个并列条件句 “ if a man write little,...;if he confer little,...;and if he read little, ...” 译成主句中主语的前置定语,“不常做笔记者…,不常讨论者…,不常读书者…”,而没有沿袭源语文本的句式特征译成状语的形式,读起来更加简洁凝练,朗朗上口,更符合汉语的习惯,也充分展示了语言大师驾驭语言的能力,值得研读模仿。

2.人称代词隐化

《谈读书》原文中有很多并列的句式,气势恢宏,作者对读者的谆谆教诲既充满了哲理性的思辨之美,又言简意赅地道明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指导。

如,王佐良先生在译“So if a mans wit be wandering let him study the mathematics;...If his wit be not apt to distinguish or find differences, let him study the schoolmen;...”这一句时,驾轻就熟地隐化了那些具有统称意义的第三人称,运用了“如不…可令…”的相同句式,将这段话译为“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将原文简化为地道纯粹的汉文,虽未指明受事者,但不会给读者造成任何理解上的困难,反而觉得简洁明了、一气呵成,没有一丝累赘拖沓,符合汉语排比句的句式,和原文不仅意似、形似而且风格似,完美地避免了由英语译成汉语时所要面对的两种语言间的不对称问题。

3.词汇笼统化

出于行文需要,译者往往会把部分表具体含义的词语译成具有笼统意义的词语或意义更广泛的词语。

在翻译“Read not to contradict and confuse;... nor to find talk and discourse;...”时, 王佐良先生用“存心诘难”来译原文中“contradict and confuse”,与姚宗立译文中的“挑碴”和“唱反调”相比,二者都准确表达了原文的含义,但王佐良先生的译文更加简洁,用词更显精准。译文读者读到“诘难”一词就能领会到作者要表达的含义,脑海里就会闪现各种读书时与作者较劲的各种态度,反驳、吹毛求疵、甚至无中生有的横加指责等,“诘难”一词包括以上所有这些读者的态度,而“挑碴”和“唱反調”追求和原文字面对等的感觉,不如“存心诘难”的译法灵活巧妙。

三、结语

隐化的运用让王佐良先生的译文汉语特征明显,读起来朗朗上口,完全感觉不到英译汉转换过程中迁移性信息冗余的翻译腔,实现了译文和原文之间的等效,不愧为上乘之作,值得学习和效仿。此外要学会充分运用隐化这一技巧,除了充分了解汉英语言差异之外,译者还需具备良好的语内翻译和转换能力,以根据实际需要对词汇进行笼统化和抽象化,在源语作者和目的语读者之间架起一座顺畅沟通的桥梁。

参考文献:

周杲.汉英在语言形式及其意义上的比较分析[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2).

编辑 李 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