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平
中国古典哲学讲求天人合一,物我相忘,注重整体观,在思维上体现出长于整合、善于提纲挈领的特点。这种整体观和综合思维优势使汉语朝着意合特征显著的综合性语言方向发展。在汉译英实践中,英语框架为整合后的汉语翻译提供了支持,好的框架结构不仅能让零散的汉语系统化,还可以让译文表达得更加流畅。认识到汉、英两种语言构成的精髓,并深刻理解“整合汉语思维,纳入英语框架”这一汉英翻译的关键,对于我们汉译英的实践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一、将“主题语言”译成“主语凸显语言”
在进行汉译英实践时,首先应对汉语思维进行整合,抓住主旨要点,再纳入英文框架,将汉语中隐含未表的关联词等明示出来,化“意合”为“形合”,而不应逐字逐句,只重“形”,而未及“意”,需谨记,汉语的“意”恰恰是汉语表达的真正核心。
二、將人称译成非人称
汉民族注重人的直觉思维,因此,汉语的意合特征受到汉民族主体思维倾向的影响,强调人的主体性,人们习惯从主体自身出发,去理解、演绎、描写客观世界。汉语较常用人称主语表达,侧重“什么人怎么样了”。而英语多用非人称主语表达,注重“什么事发生在什么人身上”,摘去了主观成分,表达起来更客观、真实。
e.g.我不知道她这么会撒谎!
原译文:I dont know she is so dishonest!
笔者试译:It never occurred to me that she was so dishonest.
分析:将汉语的人称代词为主语的句子译为英语中的无灵主语句,符合目的语读者的期待,更加地道、准确。
汉译英实践中,译者一定要关注读者的接受情况,了解读者的阅读嗜好,同时时刻把握英文世界的当下表达习惯、语言框架,不要舍本逐末去过多地强调语法、字词,而是直接指向句子的语意本质。不能只管用自己的英文讲述着要告诉英语读者的汉语概念,而要将汉语思维整合后纳入英文框架。
参考文献:
[1]Lau, Joseph S. M, et al. Modern Chinese Stories and Novellas, 1919-1949 [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1.
[2]罗新璋,陈应年.翻译论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编辑 王团兰